一种薄型无缝绢感连裤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78138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3 22:16
一种薄型无缝绢感连裤袜,包含裤腰、三分裤裆、第一绢感裤腿和第二绢感裤腿,所述三分裤裆的上端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上开口无缝编织连接所述裤腰,所述三分裤裆的下端具有两个下开口,分别无缝编织连接第一绢感裤腿和第二绢感裤腿;所述第一绢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所述第二绢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二弧形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连接无缝,穿着更加便利和舒爽,还提高了耐穿性,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型无缝绢感连裤袜
本技术涉及连裤袜的
,尤其涉及一种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
技术介绍
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衣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爱美的女性在以往单纯追求衣物耐穿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舒适和美观外穿性,针对现在女性非常西海的连裤袜,目前国内外生产的针织连裤袜,先通过袜机进行编织,编织后的二只袜筒拼裆缝制或加裆缝制而成,故针织连裤袜裆部上均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缝制线,而这样的连裤袜存在如下缺陷:(I)穿着不协调,没有一体化的感觉,特别是外穿比较紧身的衣服时,缝制线的轮廓就会凸现出来,极不雅观;(2)接缝处容易脱丝,造成接缝处破口 ;(3)为追求牢固,连裤袜的织法过密,不仅穿着紧绷,不舒适,且十分闷热;(4)连裤袜的生产工艺流程长、效率低。为此,本技术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实现连接无缝,穿着更加便利和舒爽,还提高了耐穿性,降低了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包含裤腰、三分裤裆、第一絹感裤腿和第二絹感裤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分裤裆的上端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上开口无缝编织连接所述裤腰,所述三分裤裆的下端具有两个下开口,分别无缝编织连接第一絹感裤腿和第二絹感裤腿;所述第一絹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所述第二絹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二弧形部;所述三分裤裆包含前布片和后布片,所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所述前布片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前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的一侧为第一前开口布片,另一侧为第二前开口布片,所述后布片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后连接部,所述后连接部的一侧为第一后开口布片,另一侧为第二后开口布片,所述前连接部与所述后连接部进行缝合以形成裆部,所述第一前开口布片和第一后开口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的一个下开口,所述第二前开口布片和第二后开口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的另一个下开口;所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织物组织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絹感裤腿和第二絹感裤腿的织物组织结构相同,均由进线编织的四路组织构成,第一路和第三路为20D以下的氨纶包覆纱,第二路和第四路为25D以下锦纶长丝。其中:所述裤腰为圆筒状,由双层的罗纹组织扎口形成,所述罗纹组织包含八路进线,所述第一、三、五、七路进线的奇数针成圈、偶数针不成圈形成浮线;第二、四、六、八路的全部针成圈。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的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1、去除了裆部的缝骨,使裆部完全无缝,使人穿着更舒爽;2、通过絹感的裤腿,使裤腿表面细密、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超薄透爽,还原女性的完美曲线;3、无缝连接和絹感裤腿,避免了传统非一体成型裤袜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裤袜的耐穿性;4、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本技术的详细内容可通过后述的说明及所附图而得到。【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本技术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本技术三分裤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本技术三分裤裆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显示了本技术的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所述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包含裤腰11、三分裤裆12、第一絹感裤腿13和第二絹感裤腿14。其中,所述三分裤裆12的上端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上开口无缝编织连接所述裤腰U,所述三分裤裆12的下端具有两个下开口,分别无缝编织连接第一絹感裤腿13和第二絹感裤腿14。其中,所述第一絹感裤腿13和第二絹感裤腿14的织物组织结构相同,均由进线编织的四路组织构成,第一路和第三路为20D以下的氨纶包覆纱,第二路和第四路为25D以下锦纶长丝,以实现裤腿的絹感。其中,所述第一絹感裤腿13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一弧形部15,所述所述第二絹感裤腿14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二弧形部16。其中,参见图2和图3,显示了本技术三分裤裆的具体结构。所述三分裤裆12包含前布片111和后布片112,所述前布片111和后布片112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12,所述前布片111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前连接部1111,所述前连接部1111的一侧为第一前开口布片1112,另一侧为第二前开口布片1113,所述后布片112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后连接部1121,所述后连接部1121的一侧为第一后开口布片1122,另一侧为第二后开口布片1123,所述前连接部1111与所述后连接部1121进行缝合以形成裆部,所述第一前开口布片1112和第一后开口布片1122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12的一个下开口,所述第二前开口布片1113和第二后开口布片1123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12的另一个下开口。其中,所述前布片111和后布片112的织物组织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裤腰11为圆筒状,由双层的罗纹组织扎口形成,所述罗纹组织包含八路进线,所述第一、三、五、七路进线的奇数针成圈、偶数针不成圈形成浮线;第二、四、六、八路的全部针成圈。通过上述结构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去除了裆部的缝骨,使裆部完全无缝,使人穿着更舒爽;2、通过絹感的裤腿,使裤腿表面细密、平滑光亮、质地柔软、超薄透爽,还原女性的完美曲线;3、无缝连接和絹感裤腿,避免了传统非一体成型裤袜接缝处因脱丝而破口的缺陷,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裤袜的耐穿性;4、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显而易见的是,以上的描述和记载仅仅是举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公开内容、应用或使用。虽然已经在实施例中描述过并且在附图中描述了实施例,但本技术不限制由附图示例和在实施例中描述的作为目前认为的最佳模式以实施本技术的教导的特定例子,本技术的范围将包括落入前面的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任何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型无缝绢感连裤袜,包含裤腰、三分裤裆、第一绢感裤腿和第二绢感裤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分裤裆的上端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上开口无缝编织连接所述裤腰,所述三分裤裆的下端具有两个下开口,分别无缝编织连接第一绢感裤腿和第二绢感裤腿; 所述第一绢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所述第二绢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二弧形部; 所述三分裤裆包含前布片和后布片,所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所述前布片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前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的一侧为第一前开口布片,另一侧为第二前开口布片,所述后布片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后连接部,所述后连接部的一侧为第一后开口布片,另一侧为第二后开口布片,所述前连接部与所述后连接部进行缝合以形成裆部,所述第一前开口布片和第一后开口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的一个下开口,所述第二前开口布片和第二后开口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的另一个下开口; 所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织物组织结构相同; 所述第一绢感裤腿和第二绢感裤腿的织物组织结构相同,均由进线编织的四路组织构成,第一路和第三路为20D以下的氨纶包覆纱,第二路和第四路为25D以下锦纶长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型无缝絹感连裤袜,包含裤腰、三分裤裆、第一絹感裤腿和第二絹感裤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分裤裆的上端具有一个上开口,所述上开口无缝编织连接所述裤腰,所述三分裤裆的下端具有两个下开口,分别无缝编织连接第一絹感裤腿和第二絹感裤腿; 所述第一絹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一弧形部,所述所述第二絹感裤腿的下端编织有封闭的第二弧形部; 所述三分裤裆包含前布片和后布片,所述前布片和后布片的两侧对应缝合以形成所述三分裤裆,所述前布片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前连接部,所述前连接部的一侧为第一前开口布片,另一侧为第二前开口布片,所述后布片的下侧中部设有一垂直延伸的后连接部,所述后连接部的一侧为第一后开口布片,另一侧为第二后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运洪
申请(专利权)人:高要市红雨伞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