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加复合电磁场的高温合金细晶铸造工艺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78059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00:53
一种施加复合电磁场的高温合金细晶铸造工艺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在奥氏体不锈钢砂箱的外侧上下部位依次设置两个电磁场发生器,上部为稳恒直流电磁场发生器,下部为双向低频交流旋转电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下部的双向低频交流旋转电磁场发生器输入双向低频交流电后产生双向旋转电磁场,其在金属液中产生的双向旋转电磁搅拌作用可以使高温合金真空精密铸件的晶粒细化至95μm、断面等轴晶比例达到100%。上部的稳恒直流电磁场发生器输入直流电后产生稳恒的直流电磁场,其在金属液面处产生的电磁制动力抑制了因型内电磁搅拌引起的金属液面的剧烈波动,消除了金属液面的波动对高温合金铸件凝固过程中夹杂物上浮、缩孔补缩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ー种施加复合电磁场的高温合金细晶铸造エ艺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叶片、机匣和エ业燃气轮机的涡轮盘等高温合金部件的使用温度大都在等强温度760°C以下,因而希望其铸造组织为整体均勻细小的等轴晶以提高其抗疲劳性能。为了细化铸造高温合金的晶粒组织,国内外先后开发了热控法、机械法和化学法三种高温合金细晶铸造技术的エ艺方法。热控法是在凝固过程中控制结晶热流,即采用低的熔体均勻化处理温度、低的浇注温度、控制模温和降低合金熔体与型壳之间的温度梯度,使铸件晶粒整体上获得细化。可以获得尺寸为0.25 0.18mm的等轴晶。机械法是在合金浇注和凝固过程中通过旋转铸型、机械振动搅拌熔体,使晶粒细化。可以获得尺寸为 0.3 0. Imm的等轴晶。化学法是通过向熔体中加入有效形核剂,形成大量非均质晶核而使晶粒细化。可以获得尺寸为0.6 0.12mm的等轴晶。上述エ艺方法均存在着局限性和缺陷。热控法极低的过热温度和严格的温度控制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突出的缺点是铸件的纯净度较低,不易生产重要及尺寸大的部件。机械法设备复杂,铸型在旋转或振动时的容易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中张庆丰李素芳沈俊芳贾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