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体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584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4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过滤器,包括一个具有过滤腔的本体,过滤腔内置有滤芯,滤芯把过滤腔分隔为内腔和外腔,本体上具有位置相对的一个进管和一个出管,进管与内腔相连通,出管与外腔相连通,进管与出管之间通过油压管连接有一个压力表。过滤腔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盖。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与过滤腔的内腔相连通。由于在进管与出管之间设置了压力表,通过观测压力表的数值,可以直观的判断出滤芯的堵塞情况,而不必定时拆除过滤器来清理滤芯,同时,通过在滤腔的顶部设置可拆卸式的上盖,在需清理滤芯时只需打开上盖,而不必拆除整个过滤器;此外,过滤腔内的一部分杂质还可通过排污口排出,可以延长清理滤芯的周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流体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器,具体的说用于对液体或气体进行过滤的流体过滤ο
技术介绍
化学工业、医疗医药、石油、天然气、冶金、纺织及食品等领域,在其使用的流体中广泛采用过滤器对液体或气体介质进行过滤,保证终端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如在燃油管道中设置过滤器后可以避免燃烧器的喷嘴的堵塞,现有的流体过滤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一个具有进口和出口的本体,在本体内设置有滤芯,流体从进口进入过滤器本体内,经滤芯过滤后从出口流出,流体中含有的杂质被吸附到滤芯上,现有的流体过滤器由于无法直接知道滤芯的堵塞情况,所以在使用一定的时间以后,便需拆除过滤器对滤芯进行清洗或直接更换滤芯。由于流体内的杂质含量有变化,而对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通常为固定时间,当某段时间流体内的杂质含量较多时,在对过滤器的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前,过滤器的滤芯已经堵塞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同时,当某段时间流体的杂质含量较少时,在不必拆除过滤器对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时,操作人员也会定时拆除过滤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现有的流体过滤器在对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时需把过滤器从管道上拆除,操作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实时对滤芯的堵塞情况进行监测, 同时,又能方便的把滤芯从过滤器本体上拆除以便对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的流体过滤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流体过滤器,包括一个具有过滤腔的本体,所述过滤腔内置有滤芯,所述滤芯把过滤腔分隔为内腔和外腔,所述本体上具有位置相对的一个进管和一个出管,所述进管与内腔相连通,所述出管与外腔相连通,所述进管与出管之间通过油压管连接有一个压力表。所述过滤腔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盖。所述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与过滤腔的内腔相连通。采用了本技术的流体过滤器,由于在进管与出管之间设置了压力表,可以实时观测到进管与出管之间的压力差,从而可以直观的判断出滤芯的堵塞情况,而不必定时拆除过滤器来清理滤芯,同时,通过在滤腔的顶部设置可拆卸式的上盖,在需清理滤芯时只需打开上盖,而不必拆除整个过滤器;此外,过滤腔内的一部分杂质还可通过排污口排出, 可以延长清理滤芯的周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过滤腔,3-滤芯,4-进管,5-出管,6-内腔,7_外腔,8_油压管, 9-压力表,10-上盖,11-排污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过滤器,包括一个具有过滤腔2的本体1, 所述过滤腔2内置有滤芯3,所述滤芯3把过滤腔2分隔为内腔6和外腔7,即滤芯3的内壁围成一个内腔6,滤芯3的外壁与过滤腔2的内壁围成一个外腔7,所述本体1上具有位置相对的一个进管4和一个出管5,所述进管4与内腔6相连通,所述出管5与外腔7相连通,流体通过进管4进入过滤器的内腔6,经滤芯3的过滤后进入外腔7,流体中含有的杂质被滤芯3过滤后留在了内腔6或附着在滤芯3上,从而实现了对流体的过滤清洁过程,综上所述,与现有的流体过滤器的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本技术的流体过滤器的创新点主要在于所述进管4与出管5之间通过油压管 8连接有一个压力表9。油压管8的二端分别与进管4和出管5相连通,压力表9可以读出进管4内的流体与出管5内的流体的压力差,由于进管4与内腔6相连通,出管5与外腔7 相连通,所以压力表9读取的数值其实就是内腔6与外腔7的压力差。当流体过滤初期,附着在滤芯3上的杂质相对较少,过滤器的内腔6与外腔7的压力差较小,当流体过滤到较长的时间,或流体内含有的杂质较多时,杂质会堵塞滤芯3,使流体通过滤芯3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内腔6与外腔7的压力差变大。因此,操作人员只需通过监测压力表9的数值,就可以判断是否需对滤芯3进行清理或更换。为了使滤芯3的清理或更换更加方便,所述过滤腔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盖10。当滤芯3需进行清理或更换时,只需打开上盖10,即可方便取出滤芯3进行清理或更换。为了及时清理沉积在内腔6内的杂质,本技术的流体过滤器的所述过滤腔2 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 11,所述排污口 11与过滤腔2的内腔6相连通。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定时开启排污口 11排出沉积在内腔6内的杂质,从而延长对滤芯3进行清理或更换的周期。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过滤器,包括一个具有过滤腔(2)的本体(1),所述过滤腔(2)内置有滤芯 (3),所述滤芯(3)把过滤腔(2)分隔为内腔(6)和外腔(7),所述本体(1)上具有位置相对的一个进管(4)和一个出管(5),所述进管(4)与内腔(6)相连通,所述出管(5)与外腔(7) 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管(4)与出管(5)之间通过油压管(8)连接有一个压力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2)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盖(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腔(2)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1),所述排污口(11)与过滤腔(2)的内腔(6)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过滤器,包括一个具有过滤腔的本体,过滤腔内置有滤芯,滤芯把过滤腔分隔为内腔和外腔,本体上具有位置相对的一个进管和一个出管,进管与内腔相连通,出管与外腔相连通,进管与出管之间通过油压管连接有一个压力表。过滤腔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一个上盖。过滤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与过滤腔的内腔相连通。由于在进管与出管之间设置了压力表,通过观测压力表的数值,可以直观的判断出滤芯的堵塞情况,而不必定时拆除过滤器来清理滤芯,同时,通过在滤腔的顶部设置可拆卸式的上盖,在需清理滤芯时只需打开上盖,而不必拆除整个过滤器;此外,过滤腔内的一部分杂质还可通过排污口排出,可以延长清理滤芯的周期。文档编号B01D46/24GK202289630SQ2011203507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何赞风, 余玲, 潘佩君, 贝正海, 陈镜兔 申请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佩君陈镜兔余玲何赞风贝正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晖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