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四通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1120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1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型四通阀,包括四通阀主阀和先导阀,四通阀主阀通过高压导流管、低压导流管以及两根连接于四通阀主阀左右腔体的导流管分别与先导阀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先导阀包括位于阀体内的滑块、分别位于滑块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和第一固定弹簧、第二固定弹簧,所述滑块的底端上开有使得滑块在不同位置时具有导通或密封功能的四个导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于制冷制热之间状态的切换只需短暂地上一下电即可即可保持四通阀两端压差的稳定性,无需持续上电来维持模式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空调系统,特别是一种热泵空调系统的节能型四通阀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热泵系统在进行制冷到制热模式切换时,需要对先导阀进行持续供电,通过先导阀内部滑块的移动导通阀体上下端的导流管,从而将高压冷媒和低压冷媒引入四通阀主阀的两端,建立压差完成冷媒流动换向。而在冬季室内外工况下,通常情况下热泵系统都是长时间运行制热模式,也就意味着需要对四通阀一直供电来保证制热的稳定运行,这种能耗是难以忽略的。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975^9A于2011年02月16日公开了一种空调用四通阀,包括设置在四通阀外壳内的四通阀阀块,四通阀外壳上设置有与其内腔相通的四通阀排气连通管、四通阀蒸发器连通管、四通阀回气连通管和四通阀冷凝器连通管,其结构特征是四通阀阀块的一端与弹簧的一端相接,该弹簧的另一端与四通阀外壳的内壁相接,位于弹簧所在位置的四通阀外壳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弹簧伸缩的电磁线圈。弹簧包括左弹簧和右弹簧, 电磁线圈包括左电磁线圈和右电磁线圈,四通阀阀块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弹簧和右弹簧的一端相接,左弹簧的另一端与四通阀外壳的左侧的内壁相接,右弹簧的另一端与四通阀外壳的右侧的内壁相接。该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解决了传统四通阀一直供电来保证制热的稳定运行的问题,但由于该专利中省去了先导阀而直接将两个电磁线圈安装在四通阀两端,在换向动作的时候电磁力不但需要克服弹簧的阻力,而且需要克服阀体两端巨大压差所产生的阻力,因此可能导致换向完成时间过长,阀体内串气时间太久,而且对电磁线圈功率有较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四通阀需要持续上电才能维持制热模式的现状,提供一种节能型四通阀,通过短暂时间上电便可进行模式切换,并且在掉电之后依然能维持原有模式继续进行。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四通阀,包括四通阀主阀和先导阀,四通阀主阀通过高压导流管、低压导流管以及两根连接于四通阀主阀左右腔体的导流管分别与先导阀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先导阀包括位于阀体内的滑块、分别位于滑块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第二电磁线圈和第一固定弹簧、第二固定弹簧,所述滑块的底端上开有使得滑块在不同位置时具有导通或密封功能的四个导通孔。上述四通阀主阀上设有排气管、回气管、通管和四通阀管,所述高压导流管与排气管连通,低压导流管与回气管连通,通管供冷凝器连接,四通阀管供蒸发器连接。上述第一固定弹簧和第二固定弹簧完全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由于先导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新增加了第二电磁线圈和和第二固定弹簧,且在滑块底座部分设有四个导通孔,当滑块居于先导阀阀体中部时,四个导通孔均无法与高压导流管、低压导流管及四通阀主阀左右腔体的导流管连通。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在第一电磁线圈或第二电磁线圈上电很短时间后即可掉电,掉电后滑块在两个固定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到先导阀阀体中部时,依然能维持高压导流管、低压导流管及四通阀主阀左右腔体的导流管中的压力状态,从而保持四通阀阀体两端的压差。所以本专利技术对于制冷制热之间状态的切换只需短暂地上一下电即可,无需持续上电来维持模式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先导阀建立了简单的控制程序,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对先导阀左边和右边的两个电磁线圈进行间歇性短暂供电,即可保持四通阀两端压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制热模式下左边线圈上电时四通阀剖面图; 图2为制热模式下左边线圈掉电后四通阀剖面图3为制冷模式下右边线圈上电时四通阀剖面图; 图4为制冷模式下右边线圈掉电时四通阀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包括四通阀主阀和先导阀,先导阀由第一电磁线圈1、第电磁线圈2、滑块 3、第一固定弹簧4和第二固定弹簧5组成;上述四通阀主阀上设有排气管11、回气管12、连通管13和连通管14,四通阀主阀通过高压导流管6、低压导流管7以及两根连接于四通阀主阀左右腔体的导流管8、9分别与先导阀连接,具体连接关系是,高压导流管6连接排气管 11,低压导流管7连接回气管12,导流管8和9分别与四通阀体左端和右端的空腔连通,所述滑块3的底端上开有使得滑块3在不同位置时具有导通或密封功能的四个导通孔31、32、 33、34。使用时,连通管]14连接空调的蒸发器,通管13连接空调的冷凝器。上述第一固定弹簧4和第二固定弹簧5完全相同。参看附图1,开启制热模式时,先导阀第一电磁线圈1上电,在电磁力的吸引下滑块3克服第一固定弹簧4、第二固定弹簧5的阻力向左移动与左端磁铁吸合,此时滑块3底端的通孔32与导流管8连通,通孔33与低压导流管7连通,通孔34与导流管9连通。高压冷媒依次由排气管11经过高压导流管6、通孔34、导流管9进入四通阀主阀的右端,而低压冷媒依次由回气管12经低压导流管7、通孔33、通孔32、导流管8进入四通阀主阀的左端,从而建立压差,电磁阀主阀滑块向左移动。参看附图2,在上述压差建立稳定后,第一电磁线圈1掉电,在第一固定弹簧4、第二固定弹簧5的拉伸力下,滑块3回到先导阀中部,回到中部后通孔31、32、33、34与低压导流管7、导流管8、9均不连通,高压冷媒被封闭在导流管9和四通阀主阀右端空腔内,低压冷媒被封闭在导流管8和主阀左端的空腔内,因此压差继续维持,制热模式继续运行。参看附图3,当需要切换制冷时,第二电磁线圈2上电,滑块3右移与电磁铁吸合, 通孔31、32、33分别对应导流管8、低压导流管7、导流管9连通。高压冷媒由排气管11经管高压导流管6、通孔31、导流管8进入四通阀主阀左端,低压冷媒由回气管12经管低压导流管7、通孔32、通孔33、导流管9进入主阀右端,建立压差,主阀滑块向右移动,完成换向。参看附图4,在压差建立稳定后,第二电磁线圈2掉电,在第一固定弹簧4、第二固定弹簧5的拉伸力下,滑块3回到四通阀先导阀中部,回到中部后通孔31、32、33、34与导流管7、8、9均不连通,高压冷媒被封闭在导流管8和主阀左端空腔内,低压冷媒被封闭在导流管9和主阀右端的空腔内,因此压差继续维持,制冷模式继续运行。由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滑块3停在中部的时候封闭管路内的冷媒会存在泄露的情况,这样压差会逐渐减小,因此在制冷的时候,第二电磁线圈2每隔一小时通电一次(制热模式则是第一电磁线圈1上电),对管路内的压力进行补充,从而保持四通阀主阀两端稳定的压差。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型四通阀,包括四通阀主阀和先导阀,四通阀主阀通过高压导流管(6)、低压导流管(7)以及两根连接于四通阀主阀左右腔体的导流管(8、9)分别与先导阀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先导阀包括位于阀体内的滑块(3)、分别位于滑块(3)两端的第一电磁线圈(I)、第二电磁线圈(2)和第一固定弹簧(4)、第二固定弹簧(5),所述滑块(3)的底端上开有使得滑块(3)在不同位置时具有导通或密封功能的四个导通孔(31、32、33、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四通阀,其特征是,所述四通阀主阀上设有排气管(II)、回气管(12)、连通管(13、14),所述高压导流管(6)与排气管(11)连通,低压导流管 (7)与回气管(12)连通,连通管(13)供冷凝器连接,连通管](14)供蒸发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四通阀,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固定弹簧(4)和第二固定弹簧(5)完全相同。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型四通阀,包括四通阀主阀和先导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鹏邓建云占磊黄钊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