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孔道一次灌浆用浆体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9510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30 2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孔道一次灌浆用浆体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按一定比例在水中加入减水剂,混合均匀;边搅拌边加入水泥,形成第一次搅拌水泥浆体;静置得到第一次静置水泥浆体;向第一次静置水泥浆体加入缓凝减水剂,形成第二次搅拌水泥浆体;再静置得到第二次静置水泥浆体;加入流变改性剂,使浆体扭矩达到500cN?cm以上,得到所需预应力孔道一次灌浆用浆体。采用上述步骤得到的水泥浆体具有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性良好、而静止时呈胶凝状态的特性,将其用于灌注预应力拱形孔道的狭长密闭空间时,具有良好的充填效果,一次灌浆就可以充满拱形孔道的各个部位,保证孔道的密实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泥浆体的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核电站安全壳等后张预应力体系的孔道通常采用水泥浆体压力灌注密实。对于拱形孔道,长期以来,为了防止标高较高的拱背处形成浆体空洞,一直采用二次灌浆或多次灌浆工艺。结果,导致预应力施工周期加长;并且,二次灌浆区域的建筑结构必须预留后浇区, 导致建造周期加长;此外,部分特殊区域的拱形孔道二次灌浆口和溢出口留设困难,施工空间狭小,二次灌浆或多次灌浆后不能保证拱背处密实,容易留下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从而采用一次灌浆即可保证包括拱形孔道在内所有孔道的灌注密实, 避免采用二次灌浆或多次灌浆工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申请人经过深入分析研究认识到,孔道灌浆要求水泥浆体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其相关的性能指标为流动度——请提供具体参数)。而导致拱背处形成浆体空洞的根本原因正是流动性较大的浆体难以胶凝所致。如要一次性灌浆即可保证所有孔道的灌注密实,就必须解决好浆体流动性和胶凝性的矛盾。经过反复实验,申请人专利技术了如下预应力孔道一次灌浆用浆体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按水泥与水的重量比为100:28-45 (最好100 :35)向浆体搅拌装置中注入温度为0°C -20°C的水;第二步、按水泥与减水剂的重量比为100:1. 5-3. 5 (最好100 2)向浆体搅拌装置中加入减水剂,与水混合均勻;第三步、边搅拌边加入水泥,之后连续搅拌使浆体温度达到15°C -28°C,流动度达到 9-14 (最好12)秒,形成第一次搅拌水泥浆体;第四步、将第一次搅拌水泥浆静置40-50分钟,得到第一次静置水泥浆体; 第五步、按水泥与缓凝减水剂的重量比为100:0. 2-0. 9(最好100 0. 5)边搅拌边向第一次静置水泥浆体加入缓凝减水剂,之后连续搅拌使使浆体温度达到18°C -32°C,流动度达到9-14 (最好12)秒,形成第二次搅拌水泥浆体;第六步、将第二次搅拌水泥浆静置50-70分钟,得到第二次静置水泥浆体; 第七步、按水泥与流变改性剂的重量比为100:0. 3-1. 0 (最好100 0. 7)边搅拌边向第二次静置水泥浆体加入流变改性剂,之后连续搅拌,使浆体温度达到18°C _32°C,浆体扭矩达到500CN*Cm以上,得到所需预应力孔道一次灌浆用浆体。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的浆体中,水泥的分子组织在经反复搅拌、静置,且在各种添加剂的作用下,静置时可以即刻形成网状结构,从而使浆体具有静置胶凝性,而当受到搅拌、加压驱动等外力作用时,网状结构即刻被破坏,从而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因此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水泥浆体具有在外力作用下(如搅拌、泵入)流动性良好、而静止时呈胶凝状态的特性,籍此可以妥善解流动性和胶凝性的矛盾,将其用于灌注预应力拱形孔道的狭长密闭空间时,具有良好的充填效果,一次灌浆就可以充满拱形孔道的各个部位,保证孔道的密实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的浆体制作工艺流程如下先往一次制浆机中注A^Skg水,再加入18kg减水剂(牌号为CONPLAST SP337,上海富斯乐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搅拌均勻;然后边搅边加入硅酸盐水泥900kg(广州水泥厂生产的PII42. 5),搅拌4分钟,检测浆体温度和流动度,温度在15oC时流动度在9秒即可。之后,将浆体放入二次制浆机内,停歇静置45分钟,再加入 4. 5kg缓凝减水剂(牌号CONPLAST RP264,上海富斯乐化学建材有限公司),搅拌2_4分钟, 温度在ISoC时流动度控制在9秒即可。之后,停歇静置60分钟。之后,加入5. 85kg流变改性剂(牌号为CEMETHIX-F,美国Resipoly公司),搅拌25秒,温度在18oC时扭力控制在大于500cN*cm以上即可。测定的浆体温度和扭力达到上述技术条件规定的范围时,浆体即为合格。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步骤相同,不同之处为先往一次制浆机中注入450kg水,再加入35kg减水剂(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JM-VII型奈系高效减水剂),搅拌均勻;然后边搅边加入硅酸盐水泥1000kg (广州塔牌集团生产的PII42. 5),搅拌4分钟,检测浆体温度和流动度,温度在^oC时流动度在14秒即可。之后,将浆体放入二次制浆机内,停歇静置50 分钟,再加入4. 5kg缓凝减水剂(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的JM-VII型奈系缓凝减水剂、),搅拌2-4分钟,温度在30oC时流动度控制在14秒即可。之后,停歇静置70分钟。之后,快速加入9kg流变改性剂(朗博化学的LBCB-I型名称为触变剂的流变改性剂),搅拌25秒,温度在32oC时扭力控制在大于500cN*cm以上即可。测定的浆体温度和扭力达到上述技术条件规定的范围时,浆体即为合格。以往灌浆的水泥浆均为流动性很大的流体,其相关的性能指标为流动度。以上实施例通过特定的投料顺序、三次搅拌、两次静置,制作成具有完全不同特性的水泥浆,其相关的性能指标不再用流动度衡量,而采用扭矩衡量。这种水泥浆在有外力(如搅拌、泵入)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静止时呈胶凝状态,对类似预应力孔道的狭长密闭空间具有良好的充填效果。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制作的水泥浆在一次灌浆时就可以充满拱形孔道的各个部位,保证了孔道的密反复实践证明,以上实施例可以归纳出以下优点1、所制的浆体不会产生泌水;2、所制的浆体具有泵浆时能够流动、静止时呈胶凝状态的特性,保证了孔道灌浆的密实度,解决了以往的预应力工程孔道灌浆时因浆体流动度大而可能形成空洞的难题;3、各种拱形孔道使用所制的浆体均可采用一次灌浆工艺,显著缩短建造周期,有效地消除了二次灌浆或多次灌浆工艺的质量隐患;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例如水泥的牌号也可以是上海万安企业总公司生产的PII42. 5水泥、华润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II42. 5水泥等;减水剂也可以采用上海富斯乐生产的CONPLAST SP420、巴斯夫化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巴斯夫RH561型奈系高效减水剂等;缓凝减水剂也可以采用上海富斯乐生产的CONPLAST SP420、巴斯夫化学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巴斯夫RH561型奈系高效缓凝减水剂、格雷斯建材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61C、165C型奈系高效缓凝减水剂等。凡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按水泥与水的重量比为100J8-45向浆体搅拌装置中注入温度为0°c-20°c的水;第二步、按水泥与减水剂的重量比为100:1.5-3.5向浆体搅拌装置中加入减水剂,与水混合均勻;第三步、边搅拌边加入水泥,之后连续搅拌使浆体温度达到15°C -28°C,流动度达到 9-14秒,形成第一次搅拌水泥浆体;第四步、将第一次搅拌水泥浆静置40-50分钟,得到第一次静置水泥浆体; 第五步、按水泥与缓凝减水剂的重量比为100:0. 2-0. 9边搅拌边向第一次静置水泥浆体加入缓凝减水剂,之后连续搅拌使使浆体温度达到18°C -32°C,流动度达到9-14秒,形成第二次搅拌水泥浆体;第六步、将第二次搅拌水泥浆静置50-70分钟,得到第二次静置水泥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万吉祥郝发领廖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江苏中核华兴特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