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干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68396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30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采用上推流结合机械结构的方式排放秸秆,从发酵罐体底部的秸秆进料口进料,前期加入的秸秆被向上推,形成上推流,最终进入重力沉降器,通过螺旋输送器将秸秆排出,完成换料;这种换料形式秸秆不易形成板结和塔桥现象,和喷淋形式相配合发酵,能使活性污水和秸秆充分接触,提高制气率;采用干发酵技术和对活性污水的循环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对水的用量,几乎没有污水排出,资源利用率高;另外,在发酵罐体底部设置的换热管可保持活性污水及发酵罐内部的温度,使发酵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获得了最佳的发酵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燃气制备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干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和有机质等,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资源, 农作物秸秆具有资源广、成本低和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经研究开发,农作物秸秆类已成为制备生物燃气的主要原料之一。目前,采用秸秆类做生物燃气的制备原料的方法中,普遍采用的秸秆湿式发酵,这种发酵方式原料浓度低,需要大量水,在发酵完成后,发酵残留液处理困难,造成额外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农作物秸秆类的比重小、在液体中的流动性差,因此,在配置搅拌的情况下, 当农作物秸秆粉碎到IOmm时,在发酵液表面仍产生大量浮渣,与下层发酵液形成明显分层,容易形成板结,这就造成农作物秸秆不能和发酵液中的菌类充分接触,影响发酵的产气效率和产气量;对于发酵后农作物的出料方式,现在普遍采用自动重力出料方式,板结现象严重,储料困难,使生产不能连续正常运行;当采用特殊设备将秸秆粉碎到2mm以下时,出料状况有所好转,但吨料电耗达到20-30kwh,成本支出明显增加,经济效益差,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因此,提供一种农作物秸秆类发酵装置,以实现农作物秸秆方便有效的发酵,同时增加工艺的产气效率和产气量,提高装置实用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干发酵装置,实现了农作物秸秆方便有效的发酵,同时增加了工艺的产气效率和产气量,提高了装置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体,所述发酵罐体顶部设有出气口 ;设置于所述发酵罐体底部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上部设有格栅板;所述发酵罐体侧面,位于所述格栅板上方设有秸秆进料口,所述格栅板的下方设有补水口 ;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的另一侧的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的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格栅板下方,所述循环管路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的顶部,所述循环管路的出水口上设有多个均勻排布的主喷头,所述循环管上设有管道泵;螺旋输送器,设置于所述发酵罐体侧面顶部;重力沉降器,所述重力沉降器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入口相连,所述重力沉降器设置在所述主喷头的下方中间位置。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所述螺旋输送器倾斜安装,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出口位置高于所述主喷头的位置。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所述循环管的主喷头成多层环形排列。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在所述循环管路上开有支管,所述支管出的水口位于所述重力沉降器的下方,且所述支管出水口处安装有多个辅助喷头。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所述循环管路的进水口位置低于所述补水口位置。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所述循环管路的进水口、出水口及支管处分别设有开关阀,在所述补水口、秸秆进料口和出气口处分别设有开关阀。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所述螺旋输送器的壳体上开设有漏水孔。优选的,在上述秸秆干发酵装置中,所述发酵罐体侧面上还安装有温度计、液位计和取样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我们可明显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采用上推流的方式排放秸秆,从发酵罐体底部的秸秆进料口进料,前期加入的秸秆被向上推,形成上推流,最终进入重力沉降器,通过螺旋输送器将秸秆排出,完成换料;这种换料形式秸秆不易形成板结和塔桥现象,和喷淋形式相配合发酵,能使活性污水和秸秆充分接触,提高制气率;采用干发酵技术和对活性污水的循环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对水的用量,几乎没有污水排出,资源利用率高;另外,在发酵罐体底部设置的换热管可保持活性污水及发酵罐内部的温度,使发酵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获得了最佳的发酵效果,同时避免了对发酵罐体整体加热,极大的减少了能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中主喷头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干发酵装置,实现了农作物秸秆方便有效的发酵,同时增加了工艺的产气效率和产气量,提高了装置实用性。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中主喷头的分布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主要包括发酵罐体3、循环喷淋装置、重力沉降器 6、螺旋输料器、换热管9、补水口 10、秸秆进料口 8和出气口 ;其中,换热管9安装在发酵罐体3内部底面,换热管9上方装有格栅板2 ;在发酵罐体3侧面,位于格栅板2上方设有补水口 10,格栅板2下方设有秸秆进料口 8 ;为了充分利用活性污水,在发酵罐体3另一侧面,低于补水口 10位置设有循环喷淋专制的进水口,其出水口设置于发酵罐体3内部的最上面, 并在出水口处安装了大量均勻排布的主喷头5 ;在主喷头5下方中心位置安装有重力沉降器6,在发酵罐体3侧面顶端安装有螺旋输送器7,螺旋输送器7和重力沉降器6相连,用于排出装置内的秸秆;在发酵罐体3内部最顶端,开设有排放发酵产生的气体的出气口。本专利技术的秸秆干发酵装置在使用时,先通过补水口 10向发酵罐体3内输入一定量的活性污水,随后由秸秆进料口 8向发酵罐体内输送一定的秸秆,进入发酵罐体3内的秸秆都置于格栅板2的上方,使秸秆下方的换热管9相隔离,启动管道泵1,将发酵罐体3底部的活性污水通过管路输送到管道出水口,以喷淋的形式使秸秆与活性污水充分接触,此时换热管9开始工作,以保持活性污水及发酵罐内部的温度,保证高效稳定的发酵,最后气体通过发酵罐体3顶部的出气口被导出,发酵完成后,继续由秸秆进料口 8向发酵罐体3内输送秸秆,前期加入的秸秆被向上推,最终达到重力沉降器6的高度,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重力沉降器6,通过螺旋输送器7排出发酵罐体3,以此,反复进行发酵工序。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我们可明显看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秸秆干发酵装置采用上推流的方式排放秸秆,从发酵罐体3底部的秸秆进料口 8进料,前期加入的秸秆被向上推,形成上推流,最终进入重力沉降器6,通过螺旋输送器7将秸秆排出,完成换料;这种换料形式秸秆不易形成板结和塔桥现象,和喷淋形式相配合发酵,能使活性污水和秸秆充分接触,提高制气率;采用干发酵技术和对活性污水的循环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对水的用量,几乎没有污水排出,资源利用率高;另外,在发酵罐体3底部设置的换热管9可保持活性污水及发酵罐内部的温度,使发酵温度保持在35度左右,获得了最佳的发酵效果。为了确保在通过螺旋输送器7排放秸秆时,发酵罐体3内的活性污水不会随着秸秆被排出,本专利技术的装置设计时使螺旋输送器7倾斜安装,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云辉梅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