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环形截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7874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内障手术环形截嚢器,包括管状刀杆、刀片和控制组件,刀片一端为固定端固定连接于管状刀杆前端,另一端部为自由端由管状刀杆前端开口滑动配合延伸入管状刀杆并使刀片沿纵向弯成环状结构,管状刀杆内无间隙滑动配合设有前端与刀片自由端固定连接的拉杆,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拉杆沿管状刀杆纵向往复滑动使刀片形成的环状结构直径可调,本发明专利技术刀片采用直径可调的环状结构,由切口伸入眼内时直径较小,可轻松深入前房,深入后通过调节成合适大小的环形结构,进行截嚢操作,能够一次对前嚢膜环形截取,保证嚢膜完整圆滑,无撕裂口出现,确保后期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效率和治愈率,该截嚢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白内障手术环形截嚢器
技术介绍
白内障是最常见的致盲和视力残疾的原因,主要是由老化、遗传、代谢异常、外伤、 辐射、中毒和局部营养不良等可引起晶状体嚢膜损伤,使其渗透性增加,丧失屏障作用,或导致晶状体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发生变性,形成混浊。临床上白内障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前嚢膜截除是白内障摘除术中最有决定性的步骤之一。截嚢完整是否圆形,直接影响以后几个步骤能否顺利完成。在临床实践中,因为截嚢技术不过关而使晶体核摘除,清除皮质以及人工晶体植入发生障碍以至手术失败的教训并不少见。成功的前嚢膜截除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现有技术中,晶体前嚢膜进行环形撕嚢的直径约5mm,而手术切口的尺寸约为 3. 2mm,因此撕嚢过程中不可能将大于3. 2mm的刀伸入眼内,同时撕嚢过程较为繁琐,无法一次完成,对医生的个人专业水平要求较高,截取嚢膜不完整或有裂口,容易引起后表层破裂,降低手术效率,甚至影响后期手术过程及治愈率。因此,需要一种用于晶体前嚢膜环形截取的器械,能够较为容易的由手术切口伸入眼内,并能够一次对前嚢膜环形截取,截取嚢膜完整圆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琼孙汉军黄艳明任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