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新民专利>正文

磨机全推送给送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6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磨机全推送给送料器,它解决的是传统磨机给送料器结构复杂,存在渗漏,筒体的充填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回转形外筒[5]和位于外筒[5]内并与外筒[5]同轴的中心轴[7],外筒[5]的内壁固连有若干头螺旋[3](螺旋头数设为n、螺旋角角度设为B),且nB≥360度;螺旋[3]底部与外筒[5]内壁固连,中心轴[7]的外圆面与螺旋[3]的顶部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大大地增加磨机筒体的充填率,且使筒体不产生泄漏,能够降低能耗。(*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机的给送料器。
技术介绍
磨机是工业生产上用来对物料进行粉碎的关键机械设备。按磨料种类分为自磨机、砾磨机、半自(球)磨机和棒磨机;按物料形态分为湿式和 干式;按排料状况又分为格子型和溢流型。各种磨机均由给料部、进料部、 筒体部、出料部、主轴承部和传动部构成。现用大多数磨机给料部由下料 漏斗、笨重的联合(鼓形)给料器组成,进料部由进料端盖、进料衬板和 进料口 (盆)组成。磨料和物料从下料漏斗进入联合(鼓形)给料器,由 螺旋提升到中心孔送入进料口 (盆)。它们由进料盆锥面下溜或进料口中 的送料螺旋推入筒体内。有些也不用给料器,磨料和物料由给料管(漏斗) 直接送入进料盆(口)。进料盆的内锥面无送料螺旋。如图1所示03.6x6m 溢流球磨机,钢球、矿石和水由下料漏斗经给料管溜入进料口,再由进料 口螺旋推送入筒体。当实际混合动态充填率为29%时,筒体内矿浆就由进 料口螺旋顶部返回进料口;实际混合充填率达40%时,矿浆就从给料管外 壁漏出,用进料密封堵渗漏,因进料密封易磨损,无法杜绝漏沙水。曾把 出料口縮小,实际混合充填率增加到45%以上,不仅进料口漏沙水严重, 而且因下料角度减小,钢球矿石被卡在给料管中,而被迫停车。现在磨机 大多数使用联合(鼓形)给料器,实际混合充填率在48%左右,筒体内磨料和物料由进料口向给料器中心孔返回,给料盆口不同程度存在渗漏问题,停车时,它们由筒体倒流入给料器而漏出。如0 3.2X3. lm格子型球 磨机曾因倒流入联合给料器下矿箱的钢球和矿石来及时清除开车时联合 给料器螺旋给料勺头被卡死,把进料主轴承座基础顶碎而移位的事故。也 曾进行过实际混合充填率增加到55%左右的工业试验,虽处理量增加,负 荷反而下降,但给料盆口大量漏矿石(浆)而被迫停用。因此现有磨机进 料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存在渗漏,筒体的充填率低,且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解决现有磨机进料器结构复杂、存在渗漏、能耗高, 使磨机筒体充填率小的问题。本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磨机全推送给进料器,它包括回转形外筒和位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同轴的中心轴,外筒的内壁固连有若干头螺旋(螺旋头数设为n、螺旋角角度设为B),且nB》360度;螺旋底部与外筒 内壁固连,中心轴的外圆面与螺旋的顶部固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使用时替代原进料口 (盆),当磨机 的筒体直径较小时,外筒可采用圆柱形,中心轴可与圆形外筒长度相同; 当磨机的筒体的直径较大时,外筒可做成锥形,中心轴比外筒中心线短, 这样上述两种情况下,物料经螺旋旋转推送把物料送到筒体内,由于nB 》360度,螺旋对筒体构成全封闭,确保了下料漏斗(管)与外筒小端之 间的径向间隙处无料,因此它不会"吐料"或渗漏,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对筒体全封闭,只会进料, 不会"吐料"也不会产生渗漏,使得筒体的充填率能够达到55%以上,节能30%以上;由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因此,重量轻,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03. 6x6m溢流磨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向螺旋叶片的结构示意图。1、漏斗,2、进料端盖,3、螺旋,4、筒体,5、外筒,6、封盖,7、 中心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2所示,为磨机筒体直径较大的情况,它包括锥形外 筒5和中心轴7,为使中心轴质量小,中心轴7由直管和密封直管一端的 封盖6构成。外筒5分为截面直径较小的前端和截面直径较大的后端,外 筒5内壁固定有螺旋3,螺旋头数设为4、螺旋角角度设为180。直管设在 后端内并与外筒5同轴,直管外圆面与后端内壁之间,螺旋3底部与外筒 5内壁固连,中心轴7的外圆面与螺旋3的顶部固连,外筒5前端为送料 螺旋,螺旋角为90度。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螺旋的头数、螺旋角角度及螺 旋高度,达到最佳推送效果。权利要求1、磨机全推送给送料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回转形外筒和位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同轴的中心轴,外筒的内壁固连有若干头螺旋,螺旋头数设为n、螺旋角角度设为B,且nB≥360度;螺旋底部与外筒内壁固连,中心轴的外圆面与螺旋的顶部固连。专利摘要本技术磨机全推送给送料器,它解决的是传统磨机给送料器结构复杂,存在渗漏,筒体的充填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回转形外筒和位于外筒内并与外筒同轴的中心轴,外筒的内壁固连有若干头螺旋(螺旋头数设为n、螺旋角角度设为B),且nB≥360度;螺旋底部与外筒内壁固连,中心轴的外圆面与螺旋的顶部固连。本技术能够大大地增加磨机筒体的充填率,且使筒体不产生泄漏,能够降低能耗。文档编号B02C23/00GK201183016SQ2008200088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唐新民 申请人:唐新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磨机全推送给送料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回转形外筒[5]和位于外筒[5]内并与外筒[5]同轴的中心轴[7],外筒[5]的内壁固连有若干头螺旋[3],螺旋头数设为n、螺旋角角度设为B,且nB≥360度;螺旋[3]底部与外筒[5]内壁固连,中心轴[7]的外圆面与螺旋[3]的顶部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唐新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