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7465901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8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黄芪21-36份、人参8.4-15.6份、当归8.4-15.6份、川芎8.4-15.6份、水蛭4.2份-7.8份、白芍10.5-19.5份、香附8.4-15.6份、怀牛膝14-26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能减少血栓形成,缩小脑梗死体积,能够有效治疗和预防脑血栓、脑栓塞以及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背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因脑部供血障碍而造成局灶性损害的一种多发疾病,包括短暂性缺血性发作(TIA)、脑血栓、脑栓塞、脑中风等。西医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没有特效药物,其治疗是以控制饮食和加强体育锻炼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其药物治疗主要采取扩张血管(用脑益嗪、尼莫地平、氟桂嗪等钙离子拮抗剂)及降低血液的脂质浓度(用烟酸肌醇脂、多烯康、脂必妥、非诺贝特等)等措施,有时辅以活化神经细胞(用Y-氨络酸、脑复新、 喜得震、脑活素等),但疗效均乏善可陈,尚无治疗良药。而且,这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对人体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出现头昏痛、面红、耳鸣、眩晕、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症状,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却往往又需要长期用药。不仅如此,长期使用这些西药还会产生耐药性,另外,青光眼、脑出血、颅内高压患者也都必须忌用。在临床上,已有一些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但多属“救急”的品种,而“救急”的药物都有较严重的毒副作用,西药最甚,中成药也不例外,只可急时“救急”,而根本不宜长久服用。如紫雪丹、至宝丹等不仅价格非常昂贵,而且含有很多芳香发散成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戎梁繁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