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530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7 01:26
一种成型模具和成型方法,在作为第一模具的第一模具(41)设置有作为返回抑制部的销状部件(83),其在对中心部即型芯(64a)进行顶出动作后而后退时,通过抑制透镜(LP)的后退而能够使透镜(LP)从型芯(64a)离模,因此,通过基本上型芯(64a)向其轴(AX)方向后退的动作而使透镜(LP)能够从设置在型芯(64a)的深的第一复制面(S1)离模。由此,与剥离透镜(LP)的动作比较,能够避免局部地向透镜(LP)加过度的力,能够和缓地进行开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冲压成形所使用的成型模具和使用该成型模具的成型方法。技术背景作为成型模具而具备有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作为从这种成型模具取出成形品的方法,例如有在开模后把留在可动模具侧的成形品用手握住,在该状态下使可动模具后退而使成形品从可动模具分离(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取出成形品的装置存在有具备在开模后把附着在设置于下侧模具的模芯复制面上的成形品进行真空吸附的成形品吸附机构和通过在成形品的下方位置进入并上升而使成形品从复制面剥离取出的制品剥离机构的(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3012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5-1256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若如专利文献1那样握住直浇道部分等进行开模时,特别在可动模具侧形成有深复制面,且在该复制面设置有衍射结构等凹凸形状的情况下,随着可动模具的后退而成形品的透镜部分被倾斜拉伸,有可能透镜面变形或凹凸形状被破坏等而不能确保希望的开模性。如专利文献2那样使用制品剥离机构时,也是由于剥离爪仅挂住透镜外周的一点而向透镜外周的一部分施加偏力,所以使透镜面变形或凹凸形状被破坏而不能确保希望的离模性。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防止透镜面变形和精密地复制凹凸形状而能够实现满足规格的透镜性能。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其具备设置用于形成透镜中具有凹凸形状的光学面的第一复制面的中心部和在合模时配置在中心部周围的周边部; 第二模具,其设置有比第一复制面形成得浅的第二复制面,第一模具在开模后能够进行使中心部对于周边部相对地向第二模具侧前进的顶出动作,且具备有在顶出动作后使中心部后退时而抑制透镜后退的返回抑制部。上述成型模具中,由于设置在第一模具的返回抑制部在顶出动作后使中心部后退时通过抑制透镜的后退而能够使透镜顺利地从中心部离模,所以通过基本上中心部向其轴向后退的动作而使透镜能够从设置在中心部的深的第一复制面没有变形地离模。由此,与剥离透镜的动作比较,能够避免局部地向透镜加过度的力,能够和缓地进行开模。结果是能够防止离模时光学面变形,能够得到精密地复制了凹凸形状的透镜。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形态或特点是在上述成型模具中,返回抑制部具有组装在周边部的多个销状部件,多个销状部件在顶出动作时与中心部一起各自前进,在使中心部后退时受到保持在周边部侧的力而抑制各个销状部件的后退。这时,由于一边使中心部后退一边具有使多个销状部件相对周边部而保持在原来位置的倾向,所以能够简单地就使透镜从中心部离模。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是,多个销状部件各自能够位移向周边部嵌入,返回抑制部在周边部与多个销状部件之间具有以规定以上的力阻止多个销状部件后退的卡止部件。这时,能够把多个销状部件与周边部一起保持在原来的顶出动作时的位置,能够可靠地防止中心部后退而透镜也后退。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具备有横浇道顶出部件,其通过在顶出动作时与中心部一起前进而把从透镜延伸的横浇道部顶出,而且在中心部后退时抑制横浇道部的后退。这时,能够利用横浇道顶出部件来辅助透镜从横浇道部侧的离模,能够可靠地离模。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返回抑制部利用气压来使透镜从中心部离开。这时,能够以比较均勻的力使透镜从中心部离模。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从透镜有多个突起部沿分型线向周围延伸,返回抑制部在中心部后退时通过阻止多个突起部后退而使透镜从中心部离开。这时,能够利用向透镜的周围延伸的多个突起部而使透镜平衡良好地从中心部离模。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具备有在透镜从中心部离模后使透镜向顶出动作方向移动的分离机构。这时,利用分离机构使包含透镜的成形品整体从第一模具充分分离,能够谋求透镜取出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中心部形成透镜的光功能部,周边部形成透镜的凸缘部。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第二模具被固定地支承,第一模具通过向水平方向移动而在与第二模具之间进行模的开合。这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被向卧式的成形机组装。本专利技术的又其他特点是,第一模具被固定地支承,第二模具通过向垂直方向移动而在与第一模具之间进行模的开合。这时,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被向立式的成形机组装。本专利技术的成型方法具备有第一工序,其在把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合起来而形成型空间的状态下在型空间中形成透镜,而第一模具具备设置用于形成透镜中具有凹凸形状的光学面的第一复制面的中心部,第二模具设置有比第一复制面形成得浅的第二复制面; 第二工序,其通过使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离开的开模而使透镜从第二模具离模;第三工序, 其在第二工序后使中心部对于周边部相对地向第二模具侧前进;第四工序,其在第三工序后使中心部后退的同时利用返回抑制部来抑制透镜后退,使透镜从中心部离模。上述成型模具中,由于利用返回抑制部来抑制透镜后退,使透镜从中心部离模,所以能够避免局部地向透镜加过度的力,能够和缓地进行开模,能够防止光学面变形而得到精密地复制了凹凸形状的透镜。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形态或特点是在上述成型方法中,在型空间中成形的透镜是光拾取用的物镜,由第一模具形成且与第一复制面对应的第一光学面被配置在光源侧,由第二模具形成且与第二复制面对应的第二光学面被配置在光信息记录媒体侧。这时,在光拾取用的物镜外周的光源侧不易形成毛刺,在把光拾取用的物镜向骨架等安装时能够防止毛刺成为障碍。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是,在型空间中成形的透镜是ΝΑΟ. 75以上。这时,光拾取用的物镜在是高NA的同时还具有精密的凹凸形状。在把该物镜向能够对BD(Blu-Ray Disc) 等其他光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读取和写入的光拾取装置组装时,能够进行高精度的读取或写入。特别是在成形与包括BD的多种规格光信息记录媒体对应的互换型物镜的情况下,能够把作为凹凸形状的衍射结构精密复制而提高物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第一实施例成型模具的局部侧剖视图2㈧是说明用于向型空间供给树脂的流路空间的图,图2(B)是说明用于成形透镜的型空间的图3(A)是说明由图1的成型模具形成的成形品外观的立体图,图3(B)是作为制品的透镜的侧视图4(A)是说明成型模具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图4(B)是说明成型模具主要部分的端面图5(A) 图5(D)是说明图4(A)所示销状部件卡止方法的图6 (A) 图6 (D)是说明可动模具的离模动作的侧剖视图7是说明组装有图1所示成型模具的成形装置的图8是说明使用图1所示成型模具的成型方法的流程图9(A) 图9(C)是说明第二 第四实施例成型模具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10㈧ 图10(C)是说明第五实施例成型模具主要部分的侧剖视图11是说明第六实施例成型模具的侧剖视图12是说明组装有第七实施例成型模具的注塑成形机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型模具40具备第一模具41和第二模具42。关于第一模具41的详细说明后述,但第一模具41能够向AB方向往复移动。使第一模具41向第二模具42移动,使第一模具41和第二模具42在分型面PS1、PS2把模相对地合模,如图2 (A) 的局部放大图所示,形成用于成形透镜的型空间CV和用于向它供给树脂的流路空间FC。图2 (A)中,流路空间FC是形成图3 (A)所示成形品MP的直浇道部SP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能田高行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