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479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6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体(2),所述多层体包括透明第一层(13)。在所述透明第一层(13)中,根据微透镜网格设置的多个微透镜(21)压在第一区域(31)中。此外,多层体(2)包括第二层(12),该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13)之下并且相对于该第一层(13)设置于固定位置,并具有多个微图像(22),这些微图像根据微图像网格而设置并且在各种情形中与微透镜网格的微透镜(21)中的一个至少区域交迭,以产生第一光学可变信息项目。微图像网格和微透镜网格的网格间距(41、42)在各种情形中沿至少一个空间方向小于300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体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体,该多层体可具体用作安全件来用于保护安全文件、尤其是纸币,并且可用作安全文件,例如纸币、有价文件或身份文件,来用于产品保护或用于包装应用。已知将莫尔效应用作用于保护安全文件的安全特征。因此,例如,EP1238 373 B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可通过彼此叠置主网格和基部网格来获得特征性莫尔强度轮廓。在该情形中,由于主网格和基部网格彼此叠置而产生的“隐藏信息”编码在基部网格和主网格中各个网格元件的设计中。通过相对于彼此放置基部网格和主网格,在此对于人类观察者会出现光学可变印象。然后,本专利技术基于如下目的确定一种传送光学可变印象的改进多层体。该目标通过一种多层体来实现,该多层体包括透明第一层,其中根据微透镜网格设置的多个微透镜压在第一区域中,并且该多层体包括第二层,该第二层设置在第一层之下且相对于该第一层设置于固定位置并具有多个微图像,这些微图像根据微图像网格设置并且在各种情形中与微透镜网格的微透镜中的一个至少区域交迭,以产生第一光学可变信息项目,其中,微图像网格和微透镜网格的网格间距在各种情形中沿至少一个空间方向小于300 μ m。借助此种类型的构造,当多层体倾斜时,对于从正面、即从第一层的背向第二层的一侧观察的人类观察者来说,会产生尤其是带有或不带有深度效果的二维或三维光学可变效果。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微透镜网格沿第一空间方向的相应网格间距比相应微透镜沿第一空间方向的相应尺寸大至少50%、较佳地超过100%。在该情形中,微透镜网格的网格间距被理解成是相应微透镜及其相邻微透镜之间的相应微透镜距离,该微透镜距离由微透镜面积形心的间隔所确定。因此,微透镜网格间距跨越具有第一坐标轴和第二坐标轴的坐标系,且该第二坐标轴较佳地相对于第一坐标轴成直角。沿第一坐标轴的方向和/或沿第二坐标轴的方向,微透镜网格的微透镜则彼此相继,其中微透镜的面积形心较佳地位于如下线上该线定向成平行于所述坐标轴中的一个坐标轴并且较佳地平行于第一空间方向。相应微透镜沿第一空间方向的尺寸是相应微透镜基点之间的距离,该距离由于如下直线与相应微透镜的外边界线相交而产生该直线沿第一空间方向的方向定向并且穿过相应微透镜的面积形心。已发现在此种程序的情形中,可显著地减小为产生光学可变效果所需的多层体层厚。因此,微透镜的焦距首先影响为压入微透镜所需的第一层层厚,并且还影响第二层离第一层的背向第二层的表面的间隔。如果焦距增大,则虽然为压入所需的第一层层厚减小, 但微透镜和第二层的基点之间的距离相应地增大,且该距离较佳地位于微透镜焦距的范围内。借助上述措施,虽然第一光学可变信息项目的光强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但尽管有上述影响,多层体的层厚会显著地减小。此外,已证明有利地是使用如下微透镜这些微透镜的最大结构高度沿第一空间方向是相应微透镜尺寸的至少35%、尤其是50%。相应微透镜的最大结构高度应理解成是微透镜在由微透镜基点所跨越的微透镜基点平面上方的最大上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示例实施例,微图像沿第一空间方向的相应尺寸选定成比相应相邻微透镜沿第一空间方向尺寸的50%、尤其100%大。已惊讶地发现,在此种微图像尺寸的情形中,可进一步改进光学可变外观、尤其是可进一步改进光学可变效果在倾斜过程中变得可见的角度范围。较佳地是,微图像具有小于300 μ m、较佳地小于100 μ m的最小尺寸。最小尺寸是指该最小尺寸被理解成是指微图像的已压缩最小尺度,微图像的非压缩尺度可以显著大于该最小尺寸。图像或微图像的区带的最小尺寸因此被理解成是指选自长度和宽度中较小尺度的尺寸。在更复杂形状的情况下,为了确定宽度和长度,确定对应的虚拟矩形,该虚拟矩形被选定为复杂形状布置在该矩形内,更复杂形状的尽可能多的边界线接触矩形的各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示例实施例,微图像并不施加在平坦平面上,而是施加在曲面上。这提供如下优点相应的微图像大约在微透镜的焦距范围内设置在相当大的角度范围上,于是改进多层体的光学外观,尤其是显著地改进较大倾斜角下的对比锐度。在该情形中,曲率压到多层体的设置在微图像层之上或之下的层中。从微透镜网格的方向来观察,曲率在相应微图像的中心区域中具有其最深点。该曲率较佳地在微图像的整个区域之上延伸。然而,还可不将整个微图像设置在曲率区域中。相对于该最高点(曲率的边缘区域),该曲率的最深点具有较佳地在相应微图像宽度的5%和25%范围内的高度差。较佳地是,为了在相应微图像的区域中产生曲率,将表面结构压到设置在微图像层之上或之下的层中,然后将微图像层施加到该层上。所述表面结构较佳地具有类似于相应微透镜的形状,也就是如果合适的话是如下形状该形状在由多层体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跨越的平面处相对于相应微透镜21的形状成镜像,并且在所述平面中由扭曲因子f扭曲。尤其当将表面结构压到设置在微图像层之下的层中、例如遇到上述情况时,应在该平面处提供镜像。因此,如果微透镜是球面透镜,则曲率具有球面形形状。如果微透镜是球形柱面透镜,则曲率具有柱面形状。在该情形中,扭曲因子f较佳地选定成与曲率相对于微图像尺寸的边缘和最深点之间的上述高度差相适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较佳示例实施例,多层体包括层厚超过6 μ m、尤其是超过 12 μ m的载体基底。然后,载体基底以透明形式实施在第二区域中或者在第二区域中具有窗口形穿孔,其中第二区域较佳地在全面积之上覆盖第一区域。第一层则设置在载体基底的正面上,而第二层设置在载体基底的背面上。该程序提供如下多个优点因此,首先安全件的安全性进一步借助如下事实而增强第一层和第二层须借助相对于彼此以一定对准精度而执行的两个施加步骤施加于共同的载体基底。尤其甚至在借助于施加过程施加于载体基底的正面和背面的元件相对于彼此略微转动的情形下,施加过程中的对准波动由于发生莫尔效应而变得直接可见,从而尤其在为此可实现的对准精度大约是0. 5 μ m的情形下,此种由伪造者进行多层体的复制和膜件从多层体的移除以及又一多层体的施加会仅仅具有较大难度并且伪造是直接可识别的。此外,待施加于载体基底上的层厚会由此显著地减小,这是由于载体基底自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用作光学间隔层。于是,例如纸币之类的有价文件的触觉性质仅仅由施加产生第一光学可变信息的各层而受到不明显的影响,且在使用过程中有价文件对于机械载荷而产生的阻力也会进一步改进。较佳地是,如上所述,多层体在该情形中是有价文件,而载体基底构成有价文件的载体基底,例如纸币基底。因此,载体基底例如构成纸币载体基底,该纸币载体基底由纸、塑料材料或一系列纸质层和塑料材料层、例如纸质层和塑料材料层的层叠件构成,并且较佳地具有30 μ m至200 μ m的层厚。较佳地是,在多层体于第一区域中具有第三层的情形中,该第三层设置在第二层之下,并且当从背面观察该多层体时,该第三层产生第二光学可变信息项目,而当人类观察者从多层体的正面进行观察时,该第二光学可变信息项目对于人类观察者不可见并且与第一光学可变信息项目不同。在该情形中,至少在反射光观察下对于人类观察者不透明的层较佳地还设置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间,并且允许第一和第二光学可变信息项目具有可靠的光学分离。该措施在复制方面进一步改进安全性,并提供易于由观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希林W·R·汤普金A·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OVD基尼格拉姆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