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物除菌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126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5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除菌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介孔硅酸盐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悬浮液制备步骤、含有机抗菌剂微乳液制备步骤以及加入乳化剂、螯合锚固稳定剂、柔顺剂和增稠剂混合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衣物除菌液使用安全性高,衣物除菌达到99%以上,稳定性佳,经水洗涤20次后衣物本身的抗菌率仍在90%以上,具有良好的抗菌耐久性能,无毒,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织物具有除臭防臭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衣物除菌液的生产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于工业化生产,对环境友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灭菌杀菌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除菌液,还涉及所述衣物除菌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洗衣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日常生活中的洗衣机用久后底部往往有一股发霉的气味。随着人们对卫生健康的日益关注,消费者对洗衣机的可能交叉感染状况提出了质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领域的专家针对北京地区洗衣机卫生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其调查结果表明,洗衣机日常洗涤水中细菌总数平均达到13962个/毫升,它远远高于国家公共卫生场所用品标准300个/平方厘。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上海市地区家用全自动涡轮洗衣机随机检查发现,洗衣机槽内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大肠杆菌检出率为100%,霉菌检出率为60. 2%,细菌超标率为81. 3%,以上三个指标同时超标的洗衣机占54. 7%,而且洗衣使用时间越长,内部细菌滋生得越多,对衣物的污染就越厉害。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取了多种技术措施实现洗衣机抗菌除菌。例如,CN03^2046 涉及一种抗菌消毒洗衣机,该洗衣机在其仪表架面上安装有臭氧发生器,当打开臭氧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时,臭氧发生器输出大量臭氧小气泡,经臭氧管直接与洗衣桶内的衣物接触、 碰撞、震荡,以达到洗净衣物,又达到抗菌、消毒衣物的双功能作用。由于臭氧气泡跟衣物不能充分接触,杀菌效果受到限制。CN200920302937公开了一种洗衣机,在其洗衣筒内设置银离子发生装置与一套蓝光发射装置。银离子受到特定频率的蓝光照射后,银离子被催化,它在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及物理反应后在水中形成能够同时去除大量细菌及真菌的-0H, 从而对附着在衣物的细菌及真菌进行有效杀灭。CN200480000967. 4公开一种抗菌塑料组合物,是由异噻唑啉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银化合物组成的抗菌组合物,并将其混合添加到洗衣机内外桶材料中,制成具有抗菌功能部件的洗衣机。该技术达不到当前国标GB21551. 5-2010的除菌指标要求。除了以上提到的物理杀菌和材料抗菌技术以外,目前市场上结合洗衣机对衣物直接除菌的方法就是采用衣物除菌液或消毒液来进行。例如“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其杀菌作用主要是依靠其氧化能力,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高浓度时还容易引起金属生锈和带色物品褪色。“滴露”和“威露士”的主要有效成分均是对氯间二甲苯酚,“滴露”的主要作用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致病性酵母菌等,而“威露士”标明能有效杀灭多种常见的病毒、真菌、细菌,由于同属属于酚类消毒液,二者所针对的细菌大致相同。对氯间二甲苯酚化学稳定性好,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的防霉抗菌剂,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真菌,霉菌都有杀灭功效,无刺激,是一种低毒性抗菌剂。然而,人们对这种物质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认为“以对氯间二甲苯酚为主要原料的消毒液,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其杀菌成分不溶于水的特性,极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形成苯酚,而苯酚是世界上公认的一种高致癌物质,不仅对皮肤、粘膜有腐蚀作用,还可以造成慢性中毒,并造成环境污染”。另外,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含酚或含氯消毒除菌液都是纯有机组分,除菌效率非 常高,但是实效性较短,基本上都是一次性,处理过的衣物不具有持续杀菌抑菌效果。然 而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多的具有长效性能的抗菌材料,例如含银、含锌等无机抗菌剂(如 CN200310110093. 5,200410010782. 3,200910156604. 4,200910156605. 9 等)对常见有害病 菌的抑杀效率偏低,一般接触4-8小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不能满足速效衣物除菌的需求。目前,始终需要一种安全、高效、速效、长效的、可以和洗衣装置(如洗衣机)结合 使用的衣物除菌液产品,需要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的衣物除菌液制备方法。为此,本发 明人经过大量试验终于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衣物除菌液。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衣物除菌液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衣物除菌液。所述衣物除菌液的组成如下有机抗菌剂20_40重量份;介孔硅酸盐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悬浮液 15-20重量份;螯合锚固稳定剂0.1_0.5重量份;柔顺剂0.1-5.0重量份;增稠剂0.01_0.5重量份;乳化剂3_8重量份;水40-50重量份;所述的有机抗菌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氯化双(C8 C14) 二甲基铵、5-氯-2_甲 基-4-异噻唑啉-3-酮、2_甲基-4-异噻唑啉-3-酮、3_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聚 六亚甲基胍磷酸盐或1-氮氧化-2-巯基吡啶锌盐的抗菌剂;所述的介孔硅酸盐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悬浮液是采用下述方法制备得到的(1)介孔结构硅酸盐粉在室温下用2-10N强酸进行活化处理8-12小时,其硅酸盐 粉与强酸重量比1-4,然后用水反复清洗2-4次,再用以重量计8-12%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 和,使其PH值达到6. 8-7. 2,然后离心分离得到活性介孔硅酸盐;(2)把30-40重量份所述活性介孔硅酸盐和50_70重量份水加入高速搅拌机中,在 搅拌0. 5-1. Oh后得到一种活性介孔硅酸盐溶液;(3)把20_30重量份纳米银溶胶滴入步骤( 得到的活性介孔硅酸盐溶液中,再搅 拌1. 0-2. 0し得到ー种介孔硅酸盐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悬浮液。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介孔硅酸盐是天然沸石或天然硅藻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强酸是硝酸、硫酸或盐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纳米银溶胶是平均粒径5-10纳米无 色纳米银溶胶或平均粒径20-30内米有色纳米纳米银溶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衣物除菌液组成如下有机抗菌剂34-36重量份;介孔硅酸盐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悬浮液16-18重量份;螯合锚固稳定剂0. 2-0.4重量份;柔顺剂1. 0-3.5重量份;增稠剂0. 1-0.4重量份;乳化剂4-6重量份;水35-45重量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螯合锚固稳定剂是--种或多种选自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交联聚维酮的螯合锚固稳定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柔顺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改性聚硅氧烷、阳离子有机硅或双棕榈酸乙酯基季铵盐的柔顺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增稠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聚乙二醇双硬脂酸酯、聚乙烯醇、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或氯化纳的增稠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乳化剂是一种或多种选自聚乙二醇、 聚丙二醇PPG400、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或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的乳化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衣物除菌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々、把20-40重量份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抗菌剂加到乳化机中,接着加入3_5重量份乳化剂和40-50重量份水,在搅拌下进行乳化分散0. 5-2. 0h,得到一种稳定的微乳液;B、把15-20重量份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孔硅酸盐负载纳米银抗菌剂悬浮液加到在步骤A)得到的微乳液中,搅拌0. 5-1. 5h后,加入0. 1-0. 5重量份螯合锚固稳定剂, 再搅拌0. 4-0. 8h ;接着加入0. 6-5. 0重量份柔顺剂和0. 01-0. 5重量份增稠剂,继续搅拌 0. 1-0. 8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国崔辉仙李毕忠马波路明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崇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