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无甲醛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到同一反应釜中混合,N2保护下加热搅拌,使之充分乳化,并加热至60℃,恒温反应20-30分钟,滴加硅烷偶联剂和丙烯酸酯单体,80℃温度下恒温反应20-30分钟后自然降温,加氨水,调节pH值到7-8,出料装桶。利用特定的方法使用上述黏合剂进行高压静电场下的织物表面植绒,产品的各项指标均达到《静电植绒织物产品标准(FZ/T?64011-2001)》所列的优等品标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
技术介绍
利用高压静电场的作用在织物表面进行植绒的工艺技术简称静电植绒技术,因其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花色品种多、适应面广等优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服装、纺织、汽车内饰和密封件等行业。依靠静电植绒技术制造出的植物产品也称静电植绒,具有耐磨、密封、隔音、隔热、防烫、防腐和防污等功能,既美观又实用。制造静电植绒时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有基材、黏合剂和绒毛三种物质,其中基材表面的黏合剂是影响静电植绒产品质量的关键,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植绒产品的植绒牢度和手感。目前,静电植绒所用的黏合剂绝大部分是聚丙烯酸酯类乳液黏合剂,其价格低廉, 制备和使用方便,耐老化,对多种纤维都有很好的黏接力。但该类黏合剂在耐磨、耐水和柔软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且大多仍以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单体,需在140--150°C高温焙烘交联固化,不但热能消耗较大,而且会长期释放甲醛,不能满足纺织品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本项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要研究出一种新型的静电植绒用黏合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无羟甲基活性单体为交联剂,以有机硅乳液为种子乳液,合成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无甲醛黏合剂,并通过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征出自制聚合物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到上述的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前述的原理进行反复试验,通过如下技术方案, 使得专利技术目的得以实现。(1)有机硅种子微乳液制备选择市场出售的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为原料,按照体积之比进行配料,即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 去离子水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的体积比为1 :2:4: 1,按照上述比例加入到同一反应釜中混合,N2保护下加热反应釜,控制升温速度为2-3°C /min,同时以lOON/min的速度进行快速搅拌,使之充分乳化,并加热至60°C,恒温反应20-30分钟,滴加所得到的乳液总体积量2-3%的硅烷偶联剂,继续前述的恒温搅拌10分钟,即制得了带乙烯基的有机硅种子微乳液。(2)无甲醛黏合剂乳液制备保持反应温度60°C不变,向装有上述制得的有机硅种子微乳液的反应釜中滴加引发剂和乳化剂两种物质,其中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反应釜内微乳液体积总量的3-5%,乳化液的加入量为微乳液的1_3%,搅拌升温至80°C,再滴加微乳液总量1-1. 4%的丙烯酸酯单体,单体滴加完毕后,80°C温度下恒温反应20-3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当温度降低到25-30°C时加氨水,调节PH值到7-8,出料装桶,至此,完成了一种新型的静电植绒用无甲醛黏合剂的制备。上述所说的上述所说的引发剂包括甲基丙烯酸和丙酸;所说的乳化剂是指无羟甲基交联单体。本项专利技术还研究出了无甲醛黏合剂的使用方法,具体工艺参数如下所列(1)无甲醛黏合剂的上胶量250g/m2 ;(2)有机硅用量为15% ;(3)预烘干温度60 0C,时间5min ;(4)焙烘干温度80°C,时间^iin。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无甲醛黏合剂,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取植绒织物,其产品的折服次数>6100次,植绒牢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他各项指标均达到《静电植绒织物产品标准 (FZ/T 64011-2001)》所列的优等品标准。本项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效果如下(1)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和硅烷偶联剂等为原料,合成了无甲醛植绒黏合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红外光谱分析和核磁共振分析证实,第一阶段生成的乙烯基聚硅氧烷与丙烯酸酯单体成功键合,其它丙烯酸酯单体均参与了共聚。(2)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成膜性明显优于纯丙烯酸酯乳液,乳胶粒粒径更小。(3)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植绒黏合剂的优化应用工艺为上胶量250g/m2,有机硅用量 15%,60°C预烘 5min,焙烘 80°C X4min。(4)采用该优化工艺,植绒产品可达到较高的植绒牢度,且手感柔软,抗静电性能优良,各项指标均达到《静电植绒织物产品标准(FZ/T 64011-2001)》所列的优等品标准。具体实施例方式例1,制备800升无甲醛黏合剂乳液(1)有机硅种子微乳液制备选择市场出售的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为原料,按照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 去离子水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的体积比为1 :2:4: 1的比例,将100升十二烷基苯磺酸、200升非离子乳化剂A、400升去离子水和100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加入到2m3的反应釜中, N2保护下加热反应釜,控制升温速度为2V Mn,同时以lOON/min的速度进行快速搅拌3, 使之充分乳化,并加热至60°C,恒温反应20分钟,滴加所得到的乳液总体积量2%的硅烷偶联剂,继续前述的恒温搅拌10分钟,即制得了带乙烯基的有机硅种子微乳液。(2)无甲醛黏合剂乳液制备保持反应温度60°C不变,向装有上述制得的有机硅种子微乳液的反应釜中滴加引发剂甲基丙烯酸和乳化剂无羟甲基交联单体两种物质,其中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反应釜内微乳液体积总量的4%,乳化液的加入量为微乳液的1%,搅拌升温至80°C,再滴加微乳液总量1. 1 %的丙烯酸酯单体,单体滴加完毕后,80°C温度下恒温反应2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 当温度降低到25°C时加氨水,调节PH值到7. 5,出料装桶,至此,800升新型静电植绒用无甲醛黏合剂的制备完成。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无甲醛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为原料,按照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 去离子水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的体积比为 1:2:4: 1的比例加入到同一反应釜中混合,N2保护下加热反应釜,控制升温速度为 2-30C /min,同时以lOOOr/min的速度进行快速搅拌,使之充分乳化,并加热至60°C,恒温反应20-30分钟,滴加所得到的乳液总体积量2-3%的硅烷偶联剂,继续前述的恒温搅拌10分钟制得微乳液,保持温度不变,向反应釜中滴加引发剂和乳化剂,其中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反应釜内微乳液体积总量的3-5%,乳化液的加入量为微乳液的1-3%,搅拌升温至80°C,再滴加微乳液总量1-1. 4%的丙烯酸酯单体,单体滴加完毕后,80°C温度下恒温反应20-30分钟,然后自然降温,当温度降低到25-30°C时加氨水,调节pH值到7-8,出料装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静电植绒用无甲醛黏合剂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中所说的引发剂包括甲基丙烯酸和丙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一种静电植绒用无甲醛黏合剂的制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中所说的乳化剂是指无羟甲基交联单体。4.一种利用上述方法获得的无甲醛黏合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方法中的具体工艺参数如下所列(1)无甲醛黏合剂的上胶量250g/m2;(2)有机硅用量为15%;(3)预烘干温度60°C,时间5min;(4)焙烘干温度80°C,时间4min。全文摘要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静电植绒无甲醛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非离子乳化剂A、去离子水和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单体(D4)为原料,按照比例加入到同一反应釜中混合,N2保护下加热搅拌,使之充分乳化,并加热至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宏飞,宫晋旭,杜博星,李梓宁,张璐瑶,吕淑丽,
申请(专利权)人:闫宏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