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炉收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5638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16:17
一种氯化炉收尘装置,涉及到四氯化钛生产中的粉尘处理。包括沉降室、水解槽,所述沉降室和水解槽通过下料器相贯通连接,所述水解槽上设有引风管、加水管、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水解槽的底部。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湿法收尘,不仅解决了排放收尘时产生的酸气外逸的污染问题,而且也使得收尘能够连续排放,提高了沉降室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四氯化钛的生产,尤其涉及到四氯化钛生产中的粉尘处理。
技术介绍
四氯化钛生产产生大量的三氯化铁粉尘,通过沉降室进行收集,由于三氯化铁粉尘的特殊性质,处理较困难,一般采用收集后到指定的处理装置进行水解处理,排放收集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影响了四氯化钛的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氯化炉收尘装置,不会造成对生产的影响,并避免环境污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氯化炉收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水解槽,其特征是所述沉降室和水解槽通过下料器相贯通连接,所述水解槽上设有引风管、加水管、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水解槽的底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湿法收尘,不仅解决了排放收尘时产生的酸气外逸的污染问题,而且也使得收尘能够连续排放,提高了沉降室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示意图。图中1.沉降室;2.下料器;3.水解槽;4.引风管;5.加水管;6.排放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由附图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沉降室1、水解槽3,所述沉降室1和水解槽3通过下料器 2相贯通连接,所述水解槽3上设有引风管4、加水管5、排放管6,所述排放管6设置在水解槽3的底部。本专利技术采用湿法对粉尘进行处理,在沉降室1底部加装一下料器2,通过下料器2 连续向水解槽3中进行加料,在加料的同时进行水解,水解产生的酸气通过引风管4排出后,经吸收装置进行吸收处理,水解后的泥浆从排放管6排放,既方便了操作,又解决了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权利要求1. 一种氯化炉收尘装置,包括沉降室、水解槽,其特征是所述沉降室和水解槽通过下料器相贯通连接,所述水解槽上设有引风管、加水管和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水解槽的底部。全文摘要一种氯化炉收尘装置,涉及到四氯化钛生产中的粉尘处理。包括沉降室、水解槽,所述沉降室和水解槽通过下料器相贯通连接,所述水解槽上设有引风管、加水管、排放管,所述排放管设置在水解槽的底部。其有益效果是,利用湿法收尘,不仅解决了排放收尘时产生的酸气外逸的污染问题,而且也使得收尘能够连续排放,提高了沉降室的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C01G23/02GK102502803SQ20111034873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任春友, 刘克栋, 刘家禄, 刘瑞丰, 周中齐, 孟庆祥, 杨永强, 王铁玉 申请人: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强孟庆祥刘家禄刘瑞丰王铁玉刘克栋任春友周中齐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