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式分散研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25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粉碎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结构是将转鼓和销棒组成的研磨装置和转鼓上部的离心式叶轮,从上至下固定在研磨篮内的主轴上,主轴贯穿研磨篮体,研磨篮体顶部是环形唇状结构的吸料腔,底部是筛网,转鼓为圆台形状,其侧面圆周方向安装销棒,销棒为直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离心式吸料和圆台型转鼓,避免了轴向进料产生的研磨珠容易漏珠问题,同时增大了能量密度,提高了研磨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用行业,如涂料生产、食品加工、制药等。(*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湿法粉碎装置,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行业,如涂料生产、食品加工、制药等。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湿法粉碎的篮式分散研磨机由圆形篮体、分离物料和研磨介质的筛网、篮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装搅拌装置主轴上的吸料叶轮组成。篮体内盛装一定量的研磨珠,工作时篮体垂直浸入到容器中,通过搅拌装置的旋转,使篮体内的研磨珠与物料进行反复的多次碰撞剪切后,达到物料的分散细化。为了使物料在容器内产生上下循环,在研磨篮上部设置一吸料叶轮。但是,由于研磨珠的运动速度高,而物料的流动为轴向,经常有研磨珠通过搅拌装置漏到容器内的物料中。另外,传统的篮式分散研磨机由于研磨篮体的内腔容积较大,能量密度低,研磨效率不理想,并且研磨珠的用量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传统篮式分散研磨机的漏珠和研磨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机械结构,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研磨篮体由拉杆固定,研磨篮体上部设一个环形唇状结构的吸料腔。主轴贯穿研磨篮体,在研磨篮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离心式叶轮、转鼓、筛网。离心式叶轮固定在转鼓上部,且位于环形唇状结构的吸料腔被环形唇状结构的吸料腔中。转鼓设计成圆台状结构,固定在主轴上,转鼓上安装销棒,随主轴同步转动。筛网固定在研磨篮体下端,筛网中心设有轴套及密封装置。搅拌-分散装置位于研磨篮体的下方,主轴的端部。工作时,研磨篮体上部的物料被心式叶轮吸入吸料腔内,通过吸料腔的喷射作用,以较高的速度进入研磨篮体内,与研磨珠进行反复的多次碰撞剪切后,达到物料的分散细化,然后经筛网与研磨珠分离流出研磨篮体,再次被搅拌-分散装置送至研磨篮体的上部,进行下一个循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小研磨腔容积,提高了分散研磨的能量密度,提高了篮式分散研磨机的生产效率,并且解决了篮式分散研磨机工作中的研磨珠的漏珠问题。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图2是离心式叶轮(4)平面图。图3是转鼓(5)和销棒(6)平面图。图4是搅拌-分散装置(9)平面图。1.主轴9.搅拌-分散装置 17.水腔2.拉杆10.螺母 18.进料腔3.篮体11.键19.螺栓4.离心叶轮12.轴套 20.拉杆5.转鼓13.筛网 21.泵室6.销棒14.密封装置 22.容器7.螺栓15.小孔 23.叶片8.螺栓16.键24.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1.在图1中,研磨篮壳由研磨篮体(3)、拉杆(2)、拉杆(20)、冷却水腔(17)、筛网(13)、轴套(12)及密封装置(14)组成。拉杆(2)和拉杆(20)各两根,对称分布,下端与研磨篮体(3)连接,上端连接到固定安装座上,将研磨篮体(3)固定。主轴(1)由电机驱动,贯穿研磨篮体(3),离心式叶轮(4)通过螺栓(19)固定在转鼓(5)上,转鼓(5)和搅拌-分散装置(9)固定在主轴(1)上,同步转动。研磨篮体(3)内有一个环形泵室(21),同离心式叶轮(4)外侧及转鼓(5)组成环形唇状的吸料腔(18),转鼓(5)的顶部横截面外径等于离心式叶轮(4)的外径,有效地防止了研磨珠从顶部泄露出去的可能。冷却水腔(17)与拉杆(2)、拉杆(20)连接,拉杆(2)及拉杆(20)均为空心结构,冷却水从拉杆(2)进入,经冷却水腔(17)后从拉杆(20)排出,用于冷却物料。筛网(13)为一圆盘,上面均匀布满网孔,筛网(13)用螺栓(8)固定在研磨篮体(3)上,用于分离物料和研磨珠。筛网(13)中心放置轴套(12)及密封装置(14),轴套(12)是主轴(1)的下端支点,密封装置(14)可以防止研磨珠进入轴套(12)。在研磨篮体(3)内,离心式叶轮(4)通过螺栓固定在转鼓(5)上,转鼓(5)的侧面圆周方向安装研磨销棒(6),销棒(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转鼓(5)上,转鼓(5)通过键(16)和螺栓(7)固定在主轴(1)上。转鼓(5)呈圆台形状,体积较大,减小了研磨篮体(3)的内腔容积,增大了分散研磨的能量密度,极大的提高了研磨效率,并且减少了研磨珠的充装量。转鼓(5)上开有小孔(15),可以使进入转鼓(5)内腔的研磨珠由此溢出。搅拌-分散装置(9)通过键(11)和螺母(10)固定在主轴(1)的下端。2.在图2中,离心式叶轮(4)由圆盘(24)和离心式叶片组成。离心式叶片(23)为后弯式、径向高度逐渐减小,均匀布置在圆盘(24)的上部,有利于提高物料的循环输送。3.在图3中,由转鼓(5)和销棒(6)组成转动研磨装置,销棒(6)在转鼓(5)上的固定采用螺纹连接,销棒(6)可随意拆卸。4.图1中,搅拌-分散装置(9)为一圆盘,如图4所示,外沿为均匀分布的锯齿结构,中部设有轴流搅拌器。离心式分散盘和轴流式组合使得流体的流动更理想,避免了循环死角,提高了分散研磨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在于研磨篮体(3)通过研磨篮壳上的冷却水腔(17)与拉杆(2)、拉杆(20)连接固定,拉杆(2)及拉杆(20)均为空心结构,主轴(1)贯穿研磨篮体(3),在研磨篮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离心式叶轮(4)、转鼓(5)、筛网(13),沿转鼓(5)的圆周方向安装研磨销棒(6),篮体下方安装搅拌-分散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是离心式叶轮(4)采用离心后弯式叶片(23),叶片(23)沿径向高度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是研磨篮体(3)有一环形唇状的吸料腔(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是转鼓(5)呈圆台形状,沿转鼓(5)的侧面圆周方向安装销棒(6),销棒(6)在转鼓(5)上的固定采用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是在筛网(13)中心放置轴套(12)及密封装置(1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是搅拌-分散装置(9)为一圆盘,外沿为均匀分布的锯齿结构,中部设有轴流搅拌器。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鼓(5),其特征是转鼓(5)的顶部横截面外径等于离心式叶轮(4)的外径,沿径向开有小孔(1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粉碎的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结构是将转鼓和销棒组成的研磨装置和转鼓上部的离心式叶轮,从上至下固定在研磨篮内的主轴上,主轴贯穿研磨篮体,研磨篮体顶部是环形唇状结构的吸料腔,底部是筛网,转鼓为圆台形状,其侧面圆周方向安装销棒,销棒为直杆。本技术由于采用离心式吸料和圆台型转鼓,避免了轴向进料产生的研磨珠容易漏珠问题,同时增大了能量密度,提高了研磨效率。本技术主要应用于精细化工用行业,如涂料生产、食品加工、制药等。文档编号B02C17/16GK2743026SQ2004200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樊天真, 徐霜, 李京文, 张建国 申请人:上海法孚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篮式分散研磨机。其特征在于研磨篮体(3)通过研磨篮壳上的冷却水腔(17)与拉杆(2)、拉杆(20)连接固定,拉杆(2)及拉杆(20)均为空心结构,主轴(1)贯穿研磨篮体(3),在研磨篮体内由上至下依次安装离心式叶轮(4)、转鼓(5)、筛网(13),沿转鼓(5)的圆周方向安装研磨销棒(6),篮体下方安装搅拌-分散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天真徐霜李京文张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法孚莱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