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龙专利>正文

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50604 阅读:5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2 0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雌性裸鼠浅度麻醉,用带侧孔导尿管通过尿道插入膀胱,使导尿管内持续形成负压,然后将切割器穿入,调整切割斜面和导尿管侧孔的位置,在保持负压情况下进行切割,切割掉部分粘膜层,使膀胱粘膜下层暴露形成局部创面,再灌注呈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细胞悬液到裸鼠膀胱腔内保留一段时间后排出体外,7天后就能够达到浅表膀胱癌的建立效果。与其它现有的电灼法、化学药物腐蚀法、穿刺膀胱腔内划割法的方法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造模组件生产成本低,膀胱癌建立方法效果好,装置操作简单,时间短,裸鼠痛苦小,明显降低因麻醉、手术打击及感染造成的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人类恶性肿瘤动物模型建立技术,涉及一种实验用裸鼠原位模型建立。 特别是人泌尿系膀胱腔内浅表性膀胱癌原位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装置。亦可用于人恶性肿瘤细胞裸鼠食道、结肠、子宫原位种植。
技术介绍
膀胱癌是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及复发率而受到广泛重视。膀胱癌初发时多为表浅性,目前对浅表性膀胱癌的常规治疗为经尿道切除,术后辅以灌注化疗或灌注免疫治疗,但术后肿瘤仍有较高的复发率。目前,普遍认为研究膀胱癌原位动物模型可以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对提高临床膀胱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然而,通常的裸鼠皮下接种人类肿瘤与人类的肿瘤的发生发展方式相差甚远。近年来发现将不同脏器来源的人类肿瘤接种于裸鼠的对应脏器,即原位接种,对研究肿瘤的转移有重要价值。近来,也有以先天性T细胞免疫缺陷的裸鼠为研究对象,采用细胞移植法,模拟人类膀胱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构建裸鼠浅表性膀胱癌原位模型,灌注药物到裸鼠膀胱内,动态观察治疗效果,为开发新的膀胱腔内抗癌生物免疫制剂和抗癌化疗药物、寻找防治膀胱癌的策略奠定基础。目前,原位膀胱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多种,其中以切割损伤后种植效果最佳。建立裸鼠胱癌原位模型的一般过程,首先是对裸鼠进行深度麻醉,然后手术切开腹腔, 用无齿镊子夹住膀胱壁固定膀胱,以细针穿刺入膀胱腔,在膀胱内壁划割划伤内膜,再注入人膀胱癌细胞悬液保留一定时间,将脏器复位,缝合关闭腹腔。也有的在直视下切开膀胱腔,用电灼法使裸鼠膀胱内膜形成创面,再灌注人膀胱癌细胞悬液保持一定时间,使肿瘤细胞种植在创面上。以上建立原位模型的方法,其最大危害是要手术打开裸鼠腹腔及缝合脏器及皮肤,创伤大,容易造成伤口感染或麻醉过度死亡。术后要常规使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增加了试验成本。即使不开腹,应用经尿道注入化学药品的腐蚀法,因为其损伤是弥漫性的,包括全部的膀胱粘膜和尿道粘膜,肿瘤种植成瘤率低,且生长位置具有不确定性,更重要的是易出现感染、尿道狭窄等严重的并发症,裸鼠的死亡率明显增高。公开文献报道了一些裸鼠脏器接种癌细胞的方法,例如中国人癌组织块裸鼠脏器壁胶粘接种新技术申请(专利)号CN99105062.2申请日1999.04.09公开(公告)号CN1270064公开(公告)日2000. 10. 18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地址浙江省杭州延安路353号专利技术(设计)人鱼达摘要一种人癌组织块裸鼠脏器壁胶粘接新技术,是将人癌组织块用医用粘合剂粘接于裸鼠脏器壁。该技术解决了人类肿瘤组织块在裸鼠脏器壁的接种,即原位接种的技术难点。使用该技术将肿瘤组织接种于脏器壁与原有用无创缝线将组织缝合缠挂在脏器壁完全不同,肿瘤与脏器壁结合简便有效,经原位接种后可出现肿瘤的淋巴结和肝组织转移,操作简便,成瘤率高,能大大节约时间, 便于动物成批量实验,较易达到技术操作的规范化,从而达到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目的。主权项1. 一种人癌组织块裸鼠脏器壁胶粘接新技术,其特征在于将用于建立模型的人癌组织切成均勻小块,将裸鼠麻醉后暴露待接脏器,将已切好的人癌组织块直接置于已划破脏器外壁浆膜层表面,然后在肿瘤块表面滴入医用粘合剂,使胶液覆盖瘤块并延伸至脏器表面,待粘合剂干后,将脏器复位,缝合皮肤。该上述公开的专利方法的不足之处首先,它也同样需要将裸鼠完全麻醉后手术切开腹腔暴露待接种脏器,覆盖瘤块后再将脏器复位,缝合关闭腹腔,造成的后果与前面所述的情况一样,需要深度麻醉和较大的手术打击,不小心就会使得裸鼠死亡,术后注射抗生素预防感染,增加了试验成本;其次,它只是适用于种植在脏器外表面的原位肿瘤建立方法,不适合用在腔内表面建立原位肿瘤。然而,更重要的是,大多数脏器的肿瘤都是原发于腔内的粘膜层,进一步发展浸润肌层,最后才到达脏器的最外的浆膜层。因此,本专利技术在脏器腔内建立的原位肿瘤更符合人类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对于临床疾病治疗的科学研究具有更大的价值。再次,它在接种前先划破脏器外壁浆膜层,因为没有划割器衡量划割的深度标准,划割过浅可明显降低成瘤率,过深会出现脏器穿孔,造成污染种植癌组织块失败。 由于滴入的OB胶在数秒钟内凝固,且3 4周后才开始降解吸收。将人癌组织块放入被划破的脏器外壁浆膜层,如癌组织块与划破的脏器外壁接触不完全及脏器蠕动使之间出现孔隙,滴入的OB吻合胶会进入癌组织块与划破的脏器外壁之间凝固,使它们之间失去接触, 结果会造成癌组织块因失去营养供应而坏死。当肿瘤块种植成功后,外层凝固的OB胶医用粘合剂层可阻挡肿瘤细胞向外生长,而只能向周边粘膜下层浸润,有人曾对多种人肿瘤细胞做过实验,人肿瘤细胞很难浸润穿破裸鼠脏器的浆膜层,不符合人类肿瘤穿破浆膜层向外生长,当肿瘤组织脱落后形成腹腔种植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采用经雌性裸鼠尿道进入膀胱的内切割操作,将人膀胱癌细胞悬液种植到裸鼠膀胱壁内,又可以调整导尿管侧孔的位置,实现定位种植肿瘤细胞,可高效建立人膀胱癌细胞裸鼠原位浅表膀胱癌动物模型。本方法和装置操作简单,无需切开腹腔,时间短,裸鼠痛苦小,可在浅度麻醉下进行,明显降低裸鼠因麻醉、手术打击和切口感染造成的死亡,对提高临床膀胱癌的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人恶性肿瘤细胞裸鼠脏器腔内原位肿瘤模型建立新技术并进行扩展应用。该技术包括制备简单有效的装置和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可明显提供裸鼠薄壁脏器人肿瘤细胞腔内接种的成功率。除了膀胱癌的原位模型建立,还可应用于人恶性肿瘤裸鼠食道、结肠、子宫等器官的原位种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雌性裸鼠浅度麻醉,用带侧孔导尿管通过尿道插入膀胱,使导尿管内持续形成负压,然后将切割器由输血胶管穿入导尿管腔, 调整切割斜面和导尿管侧孔的位置,在保持负压情况下进行切割,切割掉部分粘膜层,使膀胱粘膜下层暴露形成局部创面,再灌注呈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细胞悬液到裸鼠膀胱腔内保留一段时间后排出体外,7天后就能够达到浅表膀胱癌的建立效果。以上所述的使膀胱粘膜形成局部创面的切割为若干次,选择适宜导尿管的管径和侧孔孔径,可确保内切割形成创面而不刺穿膀胱壁。以上所述的使导尿管内持续形成负压,是采用抽吸注射针筒对导尿管进行抽吸。 用带侧孔导尿管通过尿道插入膀胱,调节侧孔位置,可定向选择性地贴近要切割损伤的膀胱内壁,抽吸针筒负压拉杆使导尿管腔内持续形成负压,将欲切割的膀胱内壁粘膜吸入导尿管侧孔内,然后将切割器穿入输血胶管,由于胶管有良好的弹性,加之负压力使胶管穿刺针孔和切割器针壁密切接触,穿刺点闭合紧密无漏气,调整切割斜面和导尿管侧孔的位置, 在保持持续负压的情况下进行切割,使吸入侧孔的膀胱粘膜形成局部创面,再灌注呈对数生长期的人膀胱癌细胞悬液到裸鼠膀胱腔内保留一段时间后排出体外,7天后就能够达到浅表膀胱癌的建立效果。以上所述的经尿道灌注呈对数生长期人膀胱癌细胞悬液到裸鼠膀胱腔内,并保留 0.5-2小时,使生长活跃的肿瘤细胞与损伤的膀胱组织密切接触,进而浸润生长,种植成瘤。以上所述的裸鼠膀胱癌原位模型建立方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抽吸注射器、输血胶管、带侧孔的导尿管、接头和切割器等部件,抽吸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