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体除砷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45959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0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体除砷的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材料,是铁改性不锈钢尾渣。制备方法:将不锈钢尾渣破碎至20目以下并于105-115℃烘干,按1.6-2∶1的液固比加入到0.5mol/L的FeCl3溶液中搅拌反应10-12h,经过3次清洗,烘干得到。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铁改性不锈钢尾渣用于工业废水或饮用水除砷,具有吸附容量大、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等特点,对解决水体的砷污染修复、实现不锈钢尾渣的资源化利用以及保障用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技术背景砷是一种有毒并致癌的类金属元素。地下水中的砷可分为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自然来源为岩石土壤中矿物的溶解,决定了水体的背景含砷量;人为来源如采矿、冶炼、污灌、施肥、杀虫剂和木材防腐剂使用等均会导致环境中砷含量的升高。砷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确定为第一类致癌物,许多国家把水中的砷列为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之一。砷污染水不仅影响环境,也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长期饮用高砷水,对人的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如引起花皮病或皮肤角质化等皮肤病、黑脚病、神经病、血管损伤,以及增加心脏病发病率。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报道的饮水型砷地方病发生的地区有台湾、新疆、山西、宁夏、吉林、青海和北京等。在山西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是山阴县,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硫化氢气体浓度较高,砷浓度最高可达lSSyg·!/1。该地区的饮用水多取自地下,地下水中砷的含量已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砷标准(10μ g · Γ1)。水中除砷的方法主要有混凝沉降法、反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生物修复法、吸附法等。吸附法是以具有高比表面积固体材料作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廖国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