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加剂预混系统及预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45276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7 0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原料仓,分别用于储存水泥和粉煤灰;配料秤,自动按照配方完成配料;混合机,将外加剂以及原料仓中储存的水泥和粉煤灰充分混合,形成稀释外加剂;中间仓,用于暂存已稀释的外加剂;外加剂筒,用于存储稀释外加剂,中间仓通过管道接至外加剂筒,并采用压缩空气把稀释后的外加剂从中间仓输送至外加剂筒仓。将外加剂稀释并混合后气送至搅拌楼顶的外加剂筒仓,然后与其他物料一起自动配料。外加剂的原料只需在地面投料,预混后机器自动将其输送至搅拌楼顶的外加剂筒仓,安全、便捷。避免了用自制土电梯运送外加剂的违反劳动安全法规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中对外加剂投放装置,具体来讲为一种对外加剂投放的预混系统。技术背景外加剂是在拌制时掺加的有机、无机或复合的化合物,砂浆外加剂常用的主要是萘系高效减水剂、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脂肪族高效减水剂。萘系高效减水剂是经化工合成的非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化学名称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它对于水泥粒子有很强的分散作用。对配制大流态砼,有早强、高强要求的现浇砼和予制构件,有很好的使用效果,可全面提高和改善砼的各种性能,广泛用于公路、桥梁、大坝、港口码头、隧道、电力、水利及工民建工程、蒸养及自然养护予制构件等,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或砂浆的功能。其中外加剂性能特点在于:在砼强度和坍落度基本相同时,可减少水泥用量10-25%;在水灰比不变时,使混凝土初始坍落度提高10cm以上,减水率可达15-25%;对砼有显著的早强、增强效果,其强度提高幅度为20-60%;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全面提高砼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各种水泥适应性好,与其它各类型的砂浆外加剂配伍良好。然而外加剂的添加,一般采取直接投放的形式:比如从搅拌楼顶端采用人工投入;或在搅拌楼顶,用机器自动配料后直接投入。此方法有2个问题:(1) 必须将外加剂(一般为小包装)运送到搅拌楼顶层。据了解,目前一般使用土电梯(采用卷扬机加吊笼和轨道组合而成)完成这项任务。这种方法比较危险,存在安全隐患,是国家有关法律所禁止的。(2)由于外加剂的用量很少,一般为总量的0.3%,因此要搅拌均匀是比较费时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克服现有运送方式存在的缺点,将外加剂稀释混合后气送至位于搅拌楼顶的外加剂筒仓。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原料仓103a、103b,分别用于储存水泥和粉煤灰;配料秤,自动按照配方完成配料;混合机,将外加剂以及原料仓103a、103b中储存的水泥和粉煤灰充分混合,形成稀释外加剂;中间仓,用于暂存已稀释的外加剂;外加剂筒,用于存储稀释外加剂,中间仓通过管道接至外加剂筒,并采用压缩空气把稀释后的外加剂从中间仓输送至外加剂筒仓。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原料仓103a、103b其出口端分别设置有螺旋输送机,通过螺旋输送机将水泥以及粉煤灰输送至配料秤,由配料秤按照配方完成配料,配料秤通过输料管道将其原料输送混合机,由混合机充分混合外加剂、水泥与粉煤灰,产生稀释外加剂,其中混合机与中间仓连通,用于暂存所述已稀释的外加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便于外加剂投放的提升机,其中提升机低端用于外加剂投放,其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将外加剂输送至混合机内。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尘器,用于外加剂预混系统除尘。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升机具有称重计量功能,人工投料时可做到准确地控制投料量。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配料秤由秤斗、称重传感器、仪表和控制电路组成,操作人员通过预先设定配方,配料秤将自动按照配方完成配料。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原料仓103a、103b为大型筒仓。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筒仓下端排料门处设置另一螺旋输送机。一种外加剂预预混方法,其特征在于:外加剂稀释的工艺流程如下:a)、人工将外加剂投入提升机,并进行称重计量;b)、配料秤根据稀释比例配制好水泥、粉煤灰;c)、提升机将外加剂提升到顶端,然后将其倒入混合机,与此同时配料秤将配好的水泥、粉煤灰也排入混合机,与外加剂一起混合;d)、混合完成后,混合机的排料门打开,将混合好的外加剂排入中间仓;至此外加剂的稀释已经完成;e)、用压缩空气把稀释后的外加剂从中间仓输送到外加剂筒仓待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所述预混系统,将外加剂稀释并混合后气送至搅拌楼顶的外加剂筒仓,然后与其他物料一起自动配料。其特点如下:(1) 由于外加剂的用量很少,稀释外加剂采用小功率混合机即可。(2) 大大减少了干粉砂浆的混合时间。以10立方的双轴混合机为例,如果外加剂未经预混,一般需要6分钟的时间才能充分混合。外加剂预混后则只需要3到4分钟的时间即可。(3) 外加剂的原料只需在地面投料,预混后机器自动将其输送至搅拌楼顶的外加剂筒仓,安全、便捷。避免了用自制土电梯运送外加剂的违反劳动安全法规的情况发生。(4) 此预混机组,可直接用于生产外加剂,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预混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01、除尘器,102、提升机,103a、103b、原料仓,104、配料秤,105、混合机,106、中间仓,107、外加剂筒,108、螺旋输送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加图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所述外加剂预混系统,将外加剂稀释并混合后气送至搅拌楼顶的外加剂筒仓,然后与其他物料一起自动配料。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原料仓103a、103b,分别用于储存水泥和粉煤灰;配料秤104,自动按照配方完成配料;混合机105,将外加剂以及原料仓103a、103b中储存的水泥和粉煤灰充分混合,形成稀释外加剂;中间仓106,用于暂存已稀释的外加剂;外加剂筒107,用于存储稀释外加剂,中间仓106通过管道接至外加剂筒107,并采用压缩空气把稀释后的外加剂从中间仓106输送至外加剂筒仓107,采用煤气发生炉生产气体。所述外加剂筒仓107下端排料门处设置另一螺旋输送机108将其输出。加剂筒仓107安装在楼顶,比如垂直高度30m,整个系统水平距离35m。其中所述原料仓103a、103b可为大型筒仓。两个原料仓103a、103b其出口端分别设置有螺旋输送机108,通过螺旋输送机108将水泥以及粉煤灰输送至配料秤104,由配料秤104按照配方完成配料,配料秤104通过输料管道将其原料输送混合机105,由混合机105充分混合外加剂、水泥与粉煤灰,产生稀释外加剂,其中混合机105与中间仓106连通,用于暂存所述已稀释的外加剂。设有便于外加剂投放的提升机102,其中提升机102低端用于外加剂投放,其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将外加剂输送至混合机105内。提升机102的好处在于用于将原料(外加剂)提升至顶端,然后将原料送入混合机105。这里所说的原料一般是高浓度的外加剂。提升机102具有称重计量功能,人工投料时可做到准确地控制投料量。配料秤104由秤斗、称重传感器、仪表和控制电路组成,操作人员通过预先设定配方,配料秤将自动按照配方完成配料。如图1所示:还包括设有除尘器101,用于外加剂预混系统除尘。 其中上述预混系统的外加剂预预混方法,加剂稀释的工艺流程如下:a)、人工将外加剂投入提升机102,并进行称重计量;b)、配料秤104根据稀释比例配制好水泥、粉煤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原料仓(103a、103b),分别用于储存水泥和粉煤灰;
配料秤(104),自动按照配方完成配料;
混合机(105),将外加剂以及原料仓(103a、103b)中储存的水泥和粉煤灰充分混合,形成稀释外加剂;
中间仓(106),用于暂存已稀释的外加剂;
外加剂筒(107),用于存储稀释外加剂,中间仓(106)通过管道接至外加剂筒(107),并采用压缩空气把稀释后的外加剂从中间仓(106)输送至外加剂筒仓(1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原料仓(103a、103b)其出口端分别设置有螺旋输送机(108),通过螺旋输送机(108)将水泥以及粉煤灰输送至配料秤(104),由配料秤(104)按照配方完成配料,配料秤(104)通过输料管道将其原料输送混合机(105),由混合机(105)充分混合外加剂、水泥与粉煤灰,产生稀释外加剂,
其中混合机(105)与中间仓(106)连通,用于暂存所述已稀释的外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便于外加剂投放的提升机(102),其中提升机(102)低端用于外加剂投放,其另一端通过输料管道将外加剂输送至混合机(1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外加剂预混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炳山邓秋霞蔡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宝峰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