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43307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它包括管套,其特征在于:管套外周设有环绕管套设置且槽口朝上的环形阻水槽,环形阻水槽的底槽壁设有积水上排除孔,管套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位置低于积水上排除孔的积水下排除孔,管套外周还设有用来使上积水上排除孔和积水下排除孔连通的下排水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排水管道根部积水的排放问题,避免因排水管道根部积水而导致的渗漏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中,排水管边(如厨房、卫生间、阳台)的渗漏水问题是一种质量通病, 业主投诉比例高,工程后期维修麻烦且费用高。市面现售的各种防渗漏套管虽能保证不漏,但对积水无法处理,无法避免因管道根部积水而导致的渗漏水现象,而且因主立管预留位置无法精确确定而无法直接采用这些防渗漏套管,只能混凝土补洞,而采用混凝土补洞同样容易导致渗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它可有效解决排水管道根部积水的排放问题,避免因排水管道根部积水而导致的渗漏水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它包括管套,其特征在于管套外周设有环绕管套设置且槽口朝上的环形阻水槽,环形阻水槽的底槽壁设有积水上排除孔,管套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位置低于积水上排除孔的积水下排除孔, 管套外周还设有用来使上积水上排除孔和积水下排除孔连通的下排水腔。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说明如下利用环形阻水槽可收集管套外周混凝土层的渗水,利用积水上排除孔、下排水腔和积水下排除孔可将环形阻水槽内收集的积水排放到管套内部,从而解决排水管道根部积水的排放问题,避免因排水管道根部积水而造成的渗漏问题。为了使环形阻水槽内的积水能快速充分地排到下排水腔内,所述下排水腔环绕管套设置且位于环形阻水槽的底槽壁下方,积水下排除孔位于下排水腔的底部。为了进一步将管套外周的混凝土层积水引导到下排水腔内,从而通过下排水腔排入管套内进行积水排除,所述管套外周还设有环绕管套设置且位于环形阻水槽和管套的管壁之间的上排水腔,上排水腔与下排水腔上下连通,上排水腔的外腔壁上设有用来使上排水腔的外腔壁内外连通的积水侧排除孔。这样管套外周的混凝土层积水还可通过积水侧排除孔进入上排水腔,继而进入下排水腔,最后从积水下排除孔排放到管套内。为了既避免管套内的水进入下排水腔内,又防止积水下排除孔堵塞,所述管套的管壁上设置有积水下排除孔的管壁段呈上小下大的截头空心圆锥状。为了便于引导管套外部混凝土层的积水进入环形阻水槽内,所述环形阻水槽的外槽壁呈上大下小的截头空心圆锥状。为了便于将管套固定安装在模板上,所述管套的管壁底部设有向外周方向延伸的固定底座。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施工方便快捷,有助于提高工效,且无需二次补洞,具有明显的经济效(2)本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排水管道根部积水的排放问题,避免因排水管道根部积水而导致的渗漏水问题。(3)由于本专利技术从防止渗漏到有效排水均做好准备,有效杜绝了漏水现象,因此可提高施工质量,减少返工现象,将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有助于推广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外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标号说明1、管套,2、环形阻水槽,3、积水上排除孔,4、积水下排除孔,5、下排水腔,6、上排水腔,7、积水侧排除孔,8、固定底座,9、管道承口,10、环形承插反口,11、地板砖层,12、积水渗漏通道,13、混凝土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图,它包括管套1,其特征在于管套1外周设有环绕管套1设置且槽口朝上的环形阻水槽 2,环形阻水槽2的底槽壁设有积水上排除孔3,管套1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位置低于积水上排除孔3的积水下排除孔4,管套1外周还设有用来使上积水上排除孔3和积水下排除孔4 连通的下排水腔5。所述下排水腔5环绕管套1设置且位于环形阻水槽2的底槽壁下方,积水下排除孔4位于下排水腔5的底部。所述管套1外周还设有环绕管套1设置且位于环形阻水槽2和管套1的管壁之间的上排水腔6,上排水腔6与下排水腔5上下连通,上排水腔6的外腔壁上设有用来使上排水腔6的外腔壁内外连通的积水侧排除孔7。所述管套1的管壁上设置有积水下排除孔4的管壁段呈上小下大的截头空心圆锥状。所述环形阻水槽2的外槽壁呈上大下小的截头空心圆锥状。所述管套1的管壁底部设有向外周方向延伸的固定底座8。所述管套1的管壁上部设有用来插置上排水支管的管道承口 9,管套1的管壁下部设有用来套接在下排水支管的上管口内的环形承插反口 10,环形阻水槽2、积水下排除孔4 及上排水腔6的高度位置介于管道承口 9和环形承插反口 10之间。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管套1外周的混凝土层内积水沿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渗漏,部分从积水侧排除孔7进入上排水腔6,接着进入下排水腔5,最后进入管套1内排除;还有部分进入环形阻水槽2内后,从积水上排除孔3进入下排水腔5,继而从积水下排除孔4排放至管套1内。权利要求1.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它包括管套(1),其特征在于管套(1)外周设有环绕管套(1)设置且槽口朝上的环形阻水槽O),环形阻水槽( 的底槽壁设有积水上排除孔(3),管套(1)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位置低于积水上排除孔(3)的积水下排除孔,管套 ⑴外周还设有用来使积水上排除孔⑶和积水下排除孔⑷连通的下排水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排水腔(5) 环绕管套(1)设置且位于环形阻水槽O)的底槽壁下方,积水下排除孔(4)位于下排水腔 (5)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外周还设有环绕管套(1)设置且位于环形阻水槽( 和管套(1)的管壁之间的上排水腔(6), 上排水腔(6)与下排水腔( 上下连通,上排水腔(6)的外腔壁上设有用来使上排水腔(6) 的外腔壁内外连通的积水侧排除孔(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的管壁上设置有积水下排除孔的管壁段呈上小下大的截头空心圆锥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阻水槽O)的外槽壁呈上大下小的截头空心圆锥状。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的管壁底部设有向外周方向延伸的固定底座(8)。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1)的管壁上部设有用来插置上排水支管的管道承口(9),管套(1)的管壁下部设有用来套接在下排水支管的上管口内的环形承插反口(10),环形阻水槽O)、积水下排除孔(4)及上排水腔(6)的高度位置介于管道承口(9)和环形承插反口(10)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管道根部积水防渗装置,它包括管套,其特征在于管套外周设有环绕管套设置且槽口朝上的环形阻水槽,环形阻水槽的底槽壁设有积水上排除孔,管套的管壁上设有高度位置低于积水上排除孔的积水下排除孔,管套外周还设有用来使上积水上排除孔和积水下排除孔连通的下排水腔。本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排水管道根部积水的排放问题,避免因排水管道根部积水而导致的渗漏水问题。文档编号E03F5/04GK102493543SQ20111038737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