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41300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路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线路板处理设备、收集池、震动薄膜超滤装置、反渗透装置和焚烧装置;该震动薄膜超滤装置包括机壳、膜组和马达;该膜组向下延伸出有中心传动杆;藉此,通过配合利用马达和皮带带动中心传动杆上的偏心块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引发摇摆,摇摆产生的能量通过中心传动杆促使膜组震动,高频震动所产生的剪切力经由膜组内的膜片表面以正弦方式传播,从而有效解决膜组内膜片的淤塞问题,实现对线路板有机废水进行简单有效处理;本处理系统可持续有效地分离出清液和浓液,清液被输入反渗透装置中进行RO深度处理后回用至线路板处理设备中,节约成本,浓液则经焚烧装置焚烧处理掉,达到减排减废的目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路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线路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线路板有机废水主要来自生产中含较高浓度有机物的化学溶液及其后的清洗水。 其中,各种油墨产生的浓液(如油膜、绿油、清洁剂、膨松剂溶液及其后的清洗水、除油剂溶液、除胶溶液、网房/丝印、翻洗房洗板液等)是主要污染源。其CODcr浓度很高,一般达到 3000 8000mg/L,是一种污染较严重的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_离子交换法、离子交换-活性炭及气态凝集-过滤法,这些方法不能保证稳定的出水水质,产生的污泥量大,还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处理成本高。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后,再进入生化处理系统进一步去除COD。申请号为200910105944. 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线路板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将分类收集的线路板工业废水分别进行预处理、曝气、均化处理后;注入反应池, 依次进行PH值调节池,絮凝沉淀;所得出水进行PH值回调;过滤所得出水依次进行兼氧、 好氧生化反应;所得上清液输入膜生物反应器,并在膜生物反应器内先进行微孔曝气处理; 曝气后的废水再添加培养好的活性污泥、并在安装有中空纤维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反应区中进行生化处理,经膜组件过滤后出水。该专利技术的方法为以预处理+絮凝沉淀+MBR膜生物反应池为主体工艺,相对传统工艺而言省略了生化反应池和二沉池,减少了设备的占地面积和工程造价,但是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添加化学药剂来调节PH值,达到絮凝效果,而且所用的中空纤维膜虽说处理的比表面积大,但是破损后不易修补,容易堵塞。申请号为200910040573. 6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短程蒸馏处理线路板制造业有机废水的方法,包括至少两级短程蒸发器的浓缩脱水,每一级蒸馏出C0D<100mg/L 的水;第一级蒸馏是把线路板制造业有机废水直接进入缓冲罐,再输入到短程蒸发器进行浓缩脱水,第二级蒸馏是将浓缩脱水后的线路板制造业有机废水再输入第二级短程蒸馏柱中,温度控制在60 130°C,压强为-0. 6MPa -0. 95 MPa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浓缩脱水,得到高浓度的流体状或膏状物。该专利技术在处理线路板有机废水的过程中没有经过PH调解、 沉淀过滤、微波反应催化氧化降解等的化学过程,流程简单,蒸馏分离出来的水达到排放标准。该专利技术虽然能够达到处理效果,但是温度和压强条件控制范围比较窄,而且对不同水质的处理不同,对于高浓度的COD需经过多次蒸馏处理才能达到排放标准,相对来说处理流程长,耗时多。综上所述,利用目前的设备以及方法仍然不能对线路板有机废水进行简单而有效地处理,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路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其能有效解决利用现有设备及方法不能对线路板有机废水进行简单而有效处理、处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线路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用于对线路板进行除油、脱脂和网版清洗而产生除油废水和清洗废水的线路板处理设备、用于收集从线路板处理设备输出的油废水和清洗废水的收集池、用于对收集池输出的废水进行过滤分离形成清液和浓液的震动薄膜超滤装置、用于对清液进行RO渗透处理的反渗透装置和用于对浓液进行焚烧处理的焚烧装置;其中该收集池的输入口与线路板处理设备的输出口连通;该震动薄膜超滤装置包括有机壳以及安装于机壳内的膜组和马达;该膜组具有原液输入口、清液输出口和浓液输出口 ;前述收集池的输出口通过进料泵连通该原液输入口 ; 该膜组向下延伸出有用于带动膜组震动的中心传动杆,该中心传动杆的下端设置有偏心块和第一法兰,该第一法兰位于偏心块的下方;该马达位于膜组的下方,该马达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法兰,该第二法兰通过皮带与第一法兰软连接;该反渗透装置的输入口与前述清液输出口连通,该反渗透装置的输出口与前述线路板处理设备的输入口连通;该焚烧装置的输入口连通前述浓液输出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膜组包括有上夹板、下夹板、产水管和至少一夹紧固定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的过滤膜单元;该上夹板上设置有两前述原液输入口和一前述清液输出口,该两原液输入口分别为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该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彼此对称设置于清液输出口的两相对侧面外,该产水管夹紧固定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产水管的下端密闭,产水管的上端与该清液输出口连通;该下夹板上设置有两前述浓液输出口,该两浓液输出口分别对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该过滤膜单元包括有由下往上叠合一起的第一标准膜件、第二标准膜件、第三标准膜件和第四标准膜件;每一标准膜件均呈环形片状体并套装于产水管外,每一标准膜件均包括有托盘和膜片,该膜片叠于托盘的上表面,该托盘之上表面的周缘内侧设置有凹槽, 该凹槽与产水管内部连通;该第一标准膜件为双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两第一通孔,该两第一通孔分别对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该第二标准膜件为单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一第二通孔,该第二通孔位于前述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该第三标准膜件为双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两第三通孔,该两第三通孔分别对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和第二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该第四标准膜件为单孔式标准膜件,其上设置有一第四通孔,该第四通孔位于前述第一原液输入口的轴线上;另外,该各标准膜件之膜片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外环和内环,前述各通孔位于外环和内环之间的区域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固定,该多个螺栓均布于上夹板的周缘,该多个螺栓依次穿过上夹板和过滤膜单元而与下夹板连接固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各标准膜件的托盘上设置有多个前述凹槽,该多个凹槽以托盘的中部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中心传动杆上设置两前述偏心块,每一偏心块可上下调节及可旋转调节地安装于中心传动杆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偏心块整体呈半圆盘形状,该偏心块上设置有供中心传动杆穿过的轴孔,该偏心块靠近轴孔的侧面设置有两弧形缺口,该弧形缺口之间形成有一弧形凸起,该弧形凸起上设置有螺孔,该螺孔与轴孔连通。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壳包括有上壳和底座,前述膜组密封式紧密包裹于上壳内,前述马达安装于底座内,该上壳和底座之间连接有多个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马达的外壁面和底座的内壁面之间夹设有减震块,以及, 该底座的底部进一步设置有可调节高低的轮子。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料泵为无堵塞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通过配合利用马达和皮带带动中心传动杆上的偏心块转动产生的离心力会引发摇摆,摇摆产生的能量通过中心传动杆促使膜组震动,当马达的转速达至共震环境所需频率时,膜组震动的幅度达至最大,高频震动所产生的剪切力经由膜组内的膜片表面以正弦方式传播,从而有效解决膜组内膜片的淤塞问题,抵抗膜污染能力更强,实现了简单而有效地对线路板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处理效果更佳;以及,配合利用线路板处理设备、收集池、 反渗透装置和焚烧装置组成处理系统,以持续有效地分离出清液和浓液,清液被输入反渗透装置中进行RO深度处理,处理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继业张燕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威迪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