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破碎机用齿板上的齿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95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辊式破碎机用齿板上的齿钉,与齿板一同整体铸造,其水平截面积从齿钉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呈菱形,所述齿钉呈棱锥体或锥台形,从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沿着棱锥体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均匀设置四条加强肋,四条加强肋在齿钉的顶部相交,这种齿钉能增强破碎力,能对硬度较大的物料进行破碎,而且破碎出的物料中粉料较少,不易损坏,从而使辊式破碎机能更广泛地适用于不同领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辊式破碎机上的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辊式破碎机用齿板上的齿钉
技术介绍
辊式破碎机是破碎机领域内一种常用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一对表面覆有齿板的齿辊相向运动,齿板上分布着齿钉,待破碎物料喂入齿辊之间,利用齿钉的挤压力将物料破碎。传统辊式破碎机齿板上的齿钉呈牛角形,其与齿板连接处的截面积较大,齿上部截面积较小,齿的顶部集中为一点,齿钉外表面为光滑曲面。这种齿钉能达到破碎的基本要求,但其与物料接触的受力位置只有齿钉的顶部,其它与物料的接触面为曲面,难以形成受力面,使这种齿钉的破碎效率低,牛角形的外形使齿钉在受到一定角度的较硬的物料挤压时容易断裂,仅用于煤及煤矸石等硬度不大、破碎物料直径不大物料的破碎。中国专利03249349.5号的说明书附图公开了一种齿钉,该齿钉的受力面截面类似于斧头状,外表面光滑,没有加强肋,其在工作时较原牛角形齿钉的使用寿命更长,但其与破碎物料的接触面仍以曲面为主,破碎力不强,且由于其受力面的抗冲击强度不高,物料的硬度只能约50Mpa以内进行选择,从而限制了辊式破碎机的应用范围,该齿钉的布置较为密集,适用于破碎较细的物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辊式破碎机用齿板上的齿钉,其能增强破碎力,能对硬度较大的物料进行破碎,而且破碎出的物料中粉料较少,不易损坏,从而使辊式破碎机能更广泛地适用于不同领域。 本技术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齿钉,其具有抓住表面圆滑的较大物料的功能,增加破碎能力及效率。 本技术再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与小型齿钉结合布置的齿板,其能增加破碎效率,节约成本并能节省资源。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辊式破碎机用齿板上的齿钉,与齿板一同整体铸造,其水平截面积从齿钉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呈菱形,所述齿钉呈棱锥体或锥台形,从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沿着棱锥体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均匀设置四条加强肋,四条加强肋在齿钉的顶部相交。 所述齿钉体形较小,其与齿板的接触面呈四边菱形,齿钉呈棱锥体形,所述加强肋是从所述四边菱形的四个顶点沿着棱锥体的每条棱各自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设置的,四条加强肋的正投影与所述菱形的对角线的位置重合。 所述齿钉呈规则棱锥体形,所述齿钉四条加强肋形状与大小相同。 所述齿钉呈不规则棱锥体形,所述齿钉的四条加强肋两两对称,其中一对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另一对形成了梯形轮廓。 所述齿钉呈不规则棱锥体形,所述齿钉的四条加强肋一对相对称,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另一对不对称,一根加强肋为梯形轮廓,另一根加强肋为圆弧形轮廓。 所述齿钉体形较大,其与齿板的接触面呈长腰六边菱形,齿钉呈锥台形,所述加强肋是从所述长腰六边菱形的呈“十”字对称的左右顶点及上下菱边的中部沿着锥台体各自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设置的,四条加强肋的正投影与所述长腰六边菱形的“十”字对称部位重合。 所述齿钉呈不规则锥台体形,所述齿钉的四条加强肋两两对称,其中一对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另一对形成了梯形轮廓。 所述齿钉呈不规则锥台体形,所述齿钉的四条加强肋一对相对称,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另一对不对称,一根加强筋为梯形轮廓,另一根加强筋为圆弧形轮廓。 所述齿钉相同大小,均匀分布在齿板上。 所述齿钉有大有小,按照大规格的齿钉的数量少于小规格齿钉的比例均匀分布在齿板上。 有益效果 采用这种结构的齿钉,其外形近似于棱锥体或锥台体,在破碎物料时与物料的接触面由原来的曲面接触变为线性接触,且又设置了加强肋,大大增加了挤压时的摩擦系数,增强了破碎力;齿钉对物料进行破碎时其受力部位主要为齿钉的顶部,四根加强筋集中相交在齿钉的顶部,增加了齿钉顶部的抗冲击强度,不易损坏,能对硬度在180-200Mpa的物料进行破碎,而根据地质勘测资料记载,目前国内最硬的矿石的硬度都不走过200Mpa,该齿钉的应用使辊式破碎机能广泛地适用于电石、金属矿、石灰石、煤矸石等各领域。 较小的齿钉呈规则棱锥体形并且四条加强筋形状与大小相同的齿钉,由于其除底面外每一个与物料相接触的面都呈三角形,其形状稳定性最好,能承受较大的挤压力,适合破碎直径小但硬度相对较大的物料。 较大的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呈长腰六边菱形,呈锥台形,加强肋是从所述长腰六边菱形的呈“十”字对称的左右顶点及上下菱边的中部沿着锥台体各自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设置的,这种加强肋在进行破碎时就象手指一样抓住原料,增加破碎时的摩擦力,特别适用于表面圆滑或形状不规则的矿石破碎。 呈不规则棱锥体形或锥台体,四条加强肋两两对称,其中一对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另一对形成了梯形轮廓的齿钉,在破碎物料时由梯形轮廓的加强肋一侧与物料首先接触,较三角形轮廓能够在破碎物料时有更多顶端接触点,可进一步提高破碎力。 呈不规则棱锥体形或锥台体形,四条加强佃一对相对称形成三角形轮廓,另一对不对称,一根加强肋为两根直线相交的轮廓,另一根加强肋为圆弧形轮廓的齿钉,在破碎物料时首先由梯形轮廓的加强肋一侧与物料接触,保证有较强的破碎力,圆弧形的轮廓可减少齿板铸造时产生的应力。 齿钉有大有小,按照大规格的齿钉的数量少于小规格齿钉的比例均匀分布在齿板上,这样在进行破碎时首先由大齿钉抓住大物料并在大齿钉之间进行初级破碎,然后物料在小齿钉之间进行二次破碎,这样就在一对齿辊之间即一级破碎过程中实现了两级破碎的功能,提高了破碎效率,节约设备制造成本并能节约电力资源、减少占地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与实施例2分布在齿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实施例1分布在齿板上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4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至3,齿钉1为小齿钉,其水平截面积从齿钉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齿钉1呈不规则棱锥体形,与齿板5相交的接触面呈菱形,菱形对角线的长度为70毫米,从菱形的四个顶点沿着棱锥体的每条棱各自斜向上直至齿钉1的顶部设置其设置6、7、8、9四条加强肋,其中加强肋6、7相对称,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加强肋8、9不对称,加强肋8为梯形轮廓,加强筋9为圆弧形轮廓,四条加强肋在齿钉1的顶部相交,相交点与齿钉底部的垂直距离为30毫米,四条加强肋的正投影与该菱形的对角线的位置重合。 实施例2参见图1至3,齿钉2为大齿钉,呈不规则锥台形,其与齿板5的接触面呈长腰六边菱形,四根加强肋10、11、12、13是从所述长腰六边菱形的呈“十”字对称的左右顶点及上下菱边的中部沿着锥台体各自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设置的,其长腰六边菱形的呈“十”字对称的左右顶点距离为60毫米,上下菱边的距离为90毫米,加强肋10、11相对称,形成了三角形轮廓,加强肋12、13不对称,加强肋12为梯形轮廓,加强筋13为圆弧形轮廓,四条加强肋在齿钉2的顶部相交,相交点与齿钉底部的垂直距离为50毫米。 齿钉1、2按5∶1的比例均匀分布在齿板5上,在齿板5上有用于与辊筒相连接的螺钉孔4。在破碎时辊筒逆时针方向旋转,由齿钉上的梯形轮廓加强肋进行主破碎,这种结构的齿钉,其外形近似于棱锥体或锥台体,在破碎物料时与物料的接触面由原来的曲面接触变为线性接触,且又设置了加强肋,大大增加了挤压时的摩擦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式破碎机用齿板上的齿钉,与齿板一同整体铸造,其水平截面积从齿钉底部到顶部逐渐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呈菱形,所述齿钉呈棱锥体或锥台形,从齿钉与齿板的接触面沿着棱锥体斜向上直至齿钉顶部均匀设置四条加强肋,四条加强肋在齿钉的顶部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功全邹锦宏胥平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华能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