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材料均匀挤出纺丝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4776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氟材料均匀挤出纺丝的模具,该模具包含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内部具有内腔;模具本体包含两个模具组件;在模具组件之间相对的底部结合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沟槽;模具还包含平板,其设置在两个模具组件的底部结合面之间,其分别对应于底部结合面的两个平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沟槽;平板上沟槽的形状大小分别与底部结合面上沟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平板上沟槽分别与底部结合面上沟槽一一位置对应设置并相互组合,形成喷嘴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平板上对应于模具组件上的沟槽设有相同的沟槽,平板上的沟槽与模具组件上的沟槽一一对应设置并组合形成喷嘴通孔,将原沟槽与平板组成的半圆形喷嘴改为圆形喷嘴,使模具下的喷嘴能顺畅的形成纺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熔融纺丝制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技术背景一般的来说,熔融纺丝的方法被广泛于合成树脂纤维制造。熔融纺丝是从T型模具的喷嘴中挤压出来的,但是实际上从几个丹尼尔的挤压孔中穿过比较困难,要构成几个丹尼尔的复合纤维时,不管是单纤维还是复合纤维要形成预期的粗细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前的问题,专利昭7-186109号的“T型模具熔融纺丝的制造方法”中已经说明了有关合成树脂的熔融纺丝制造方法,该专利技术在能够简单容易形成纺丝用的喷嘴的挤压孔的方面,解决了以上的问题点。但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在喷嘴上只切削形成一列纺丝用的沟槽,导致了纺丝用的喷嘴的数量少,且无法设置很多喷嘴的难点。现有技术中的设有多喷嘴的模具,其喷嘴设为半圆形,而所需获得的纺丝为圆形,该结构特征导致纺丝不顺畅,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实现多喷嘴同时纺丝,且多根纺丝相互之间不干扰,并能更顺畅地进行纺丝,提高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该模具包含模具本体,该模具本体内部具有内腔;该模具本体包含两个形状对称的模具组件;在模具组件之间相对的底部结合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作为纺丝用喷嘴的沟槽;其特点是,上述的模具还包含平板,其设置在上述两个模具组件的底部结合面之间,其分别对应于该底部结合面的两个平面上分别间隔设有若干沟槽;上述平板上若干沟槽的形状大小分别与上述底部结合面上若干沟槽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上述平板上若干沟槽分别与上述的底部结合面上若干上述的沟槽一一位置对应设置并相互组合,形成喷嘴通孔。各个上述的喷嘴通孔之间平行设置。上述的喷嘴通孔的直径大于20毫米。上述的喷嘴通孔的长度范围为50毫米至100毫米。两个相邻喷嘴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5毫米。上述的模具本体与平板采用新三号钢制成。该模具工作状态下,其工作温度范围是300°C至350°C。该模具的内腔中放置熔融的物料,该物料的熔融指数MFR大于25g/10min,即每10 分钟25克。上述的模具本体设为T型模具。本专利技术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和现有技术的纺丝模具相比,其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平板上对应于模具组件上的沟槽设有若干相同的沟槽,平板上的沟槽与模具组件上的沟槽一一对应设置并组合,形成喷嘴通孔,将原本沟槽与平板组成的半圆形喷嘴改为圆形喷嘴,使模具下的喷嘴能更顺畅的形成纺丝;本专利技术形成纺丝喷嘴紡的喷嘴通孔平行地间隔设置,相邻喷嘴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5 毫米,通过该喷嘴通孔,纺丝能够同时多个而且相互不干扰的流下;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工作温度在300°C至350°C,使模具内氟材料的熔融指数MFR大于 25g/10min,保证本模具能更顺畅的形成纺丝;本专利技术的模具本体与平板采用新三号钢制成,使模具能满足在其顺畅形成纺丝的工作状态下的工艺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中模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的底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的实施例,该模具包含有一个模具本体1,以及该模具本体1内部所形成的内腔。本实施例中模具本体1采用新三号钢制成的T型模具,模具本体1的结构设为扁平的立方体,其长和高的长度相近,宽的长度远小于长和高,即该模具本体1设为其相对的两个侧面、顶面和底面较窄的结构。在模具本体1的顶面设有供给口 4,物料通过该供给口 4进入模具本体1内部所形成的内腔中。如图2并结合图1所示,一个与模具本体1前面和后面相平行的平面,将模具本体 1分割成形状对称的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lb,该平面与模具本体1的侧面、顶面和底面垂直,并与该侧面、顶面和底面相切在其各面的中线上,使得用于组合成模具本体1的模具组件Ia与模具组件Ib的结构大小相同、且结构对称。在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的下部,其相互间相对的两个底部结合面分别为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2b,该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2b处分别对应地凹陷设置, 使得模具组件Ia与模具组件Ib组合成模具本体1时,在底部结合面加与底部结合面2b 之间形成一个使模具本体1的底面外部与模具本体1内腔连通的开口。在底部结合面加与底部结合面2b之间夹设有一个平板5,该平板5采用新三号钢制成。该平板5的长与模具本体1的长相等,平板5的宽与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 2b之间形成的开口相匹配,使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相对地组合在一起时,平板5恰好嵌在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2b之间所形成的开口中,平板5的两侧面,即平面如与和平面恥,分别与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2b相贴合,平面fe与底部结合面加紧密贴合,平面恥与底部结合面2b紧密贴合。如图3所示,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的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2b上分别间隔切削加工有若干作为纺丝用喷嘴的沟槽3a、沟槽北。该若干的沟槽3a、沟槽北相互之间平行设置。通过该多个沟槽,模具本体1内腔中的物料从模具本体1的底部流出,并同时形成多条纺丝S。如图4并结合图1所示,平板5的平面fe与和平面恥上也分别切削加工有若干沟槽6a和沟槽6b。平面fe上的沟槽6a相互间平行间隔设置,该若干个沟槽6a与底部结合面加上的沟槽3a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且该若干个沟槽6a的位置还与底部结合面加上的沟槽3a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同样,平面恥上的沟槽6b相互间平行间隔设置,该若干个沟槽6b与底部结合面2b上的沟槽北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且该若干个沟槽6b的位置也与底部结合面2b上的沟槽北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使得当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组合在一起,且平板5设置在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2b之间的开口中时,沟槽6a与沟槽 3a 一一对应设置并相互组合,形成喷嘴通孔;而沟槽6b与沟槽北也一一对应设置并相互组合,形成喷嘴通孔。该喷嘴通孔由两个半圆形的沟槽组成,使其形成完整的圆形的喷嘴, 使得当纺丝从喷嘴通孔中流出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为了模具本体1可同时流下并形成多个且相互不粘连不干扰的纺丝S,该喷嘴通孔相互间平行设置,且由图4中模具本体1的底视图来看,该若干个喷嘴通孔平行地间隔设置,同时两个相邻喷嘴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为大于5毫米。每个喷嘴通孔的直径设置为大于20毫米,长度的范围设置在50毫米至100毫米。如图1所示,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顶面处两侧的肩部,设有若干接合螺丝V, 用于将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的上部固定在一起。而在底部结合面加和底部结合面 2b上,其两端各自设有若干接合螺丝V,同时相对应的在平板5的两端设有若干螺孔,通过该若干接合螺丝ν将模具组件Ia和模具组件Ib的下部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的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在运作中,其模具本体1的内腔中通过供给口 4灌入有熔融的氟材料,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模具的地不能更顺畅的从模具本体1底部的喷嘴通孔流出氟材料并形成氟材料的纺丝s,该熔融的氟材料需满足其熔融指数MFR大于 25g/10min,即每10分钟25克。为了使模具本体1内的氟材料保持上述要求,本氟材料均勻挤出纺丝的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达雄
申请(专利权)人:日氟荣高分子材料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山口达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