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大跨径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构造及其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293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大跨径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构造,至少包括梁体及墩底承台;梁体通过V形墩底连接构造支撑在墩底承台上;V形墩底连接构造包括设置在梁体与墩底承台之间的临时纵向滑动支座,还包括开设在墩底承台上的墩底后浇固结槽构造和设置在墩底承台上的顶推靠背构造;临时纵向滑动支座与顶推靠背构造之间设置有对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构造的施工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V形墩底连接构造及可滑动变固结的技术措施,实现了梁体合龙阶段由连续梁变刚构的体系转换,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有效地解决了V形墩连续刚构体系在合龙阶段产生的不利次内力,使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跨径可以突破现有技术的限制,还减少了跨中合龙钢束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实现大跨径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构造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V形墩连续刚构桥是一个多跨连续梁和刚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兼有刚构和连续梁的力学特点。由于V形墩的斜腿一定程度上减小了主梁的跨度,使主梁的最大正、负弯矩峰值明显降低,从而使梁的建筑高度得以明显减小,整个混合结构体系具有结构刚度大、 整体性好的优点。但是,如图1所示,当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跨径较大时,由于墩底被固结,就需要在成桥合龙阶段在跨中截面1保证必要的压应力储备(预压应力),以确保混凝土收缩与常年温差在跨中引起较大的轴向拉应力。目前的V形墩连续刚构桥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在跨中合龙阶段时,张拉跨中合龙钢束2产生的不利次内力主要为墩底水平抗力21及主梁正弯矩22。墩底水平抗力21大大减小了跨中合龙钢束2对主梁的预压应力,同时主梁正弯矩22又大大增加了跨中主梁下缘拉应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出现跨中合龙钢束2越多、产生的不利次内力越大的情况, 导致跨中主梁预压应力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受此限制,目前已建的V形墩连续刚构桥的最大跨径远远小于薄壁墩连续刚构桥,甚至达不到连续梁的跨径,这限制了 V形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玮琳朱敏陆元春彭丽杨昀张林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