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03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是对现有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的改进。它包括下壳体、上壳体、给料机支承架壳体、设在下壳体左、右两侧的端门及位于上壳体顶部的进料口,其特点是所述上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至一对转子之间的谷底A部的总落差高度与转子直径之比为1∶0.6~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降低了上壳体顶部的进料口至破碎机工作腔内的一对转子之间的谷底A部的总落差高度,使矿石进机的总落差接近于单转子机型的落差高度,因此具有故障率低、机件不易被损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半截门的改设仍具有利于检修人员入机观察转子的状况、更换衬板、装取锤头提供便利之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是对现有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的改进。
技术介绍
单段锤式破碎机是当今水泥工业矿物原料的主要破碎机械,它可以将从矿山采得的大块状矿石(尺寸超过1米,重量达5~6吨)一次加工成下一道工序——粉磨所允许的入磨粒度,而使以往需要多段破碎的加工工艺得以简化。其建设投资和经营费都大为降低,因而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应用。单段锤式破碎机主要有两种基本结构,即单转子和双转子,它们都具有结构简单、破碎比大的特点,且后者是在两个相向转动的转子之间破碎矿石的,其破碎腔不易被粘湿料堵塞,因而适用性更好。在我国水泥生产行业中广为使用的单转子机型的单段破碎机是由本申请的设计人于1986年所开发的。此后,为了适应企业生产规模和满足南方多雨地区的矿石加工条件,本申请的设计人在1998年推出了双转子单段破碎机,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但是,生产实践表明,发现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存在下列问题由于单段锤式破碎机是破碎大块矿石的破碎机型,因此重达数吨的大块矿石进入机内的冲击载荷是相当大的,作为单转子机型(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进料口居于转子的顶上,进料口到转子盘顶的高度H1一般约为转子直径D的60%左右,此空间相当于进机最大块矿石的尺寸,而给料机直接架设在进料口之上,它所占的高度为H2,两者之和即为单转子破碎机矿石进机的总落差为H1+H2=0.6D+H2,在上述两项参数中,给料机自身所占的高度H2是使用板式给料机所不可缺少的,因此它具有最低的进机落差;而双转子机型则不然,其壳体结构由图2所示,它由下壳体2、固设在下壳体2上方的上壳体1、连结在上壳体1一侧的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设在下壳体2左、右两侧的端门和位于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开设在上壳体1侧面的门7组成。作为双转子机型承纳矿石点居于两个转子3之间的谷底(图2中A点部位),进料口6到两个转子3的谷底A之间的高度H1一般约为转子直径D的1.2~1.5倍或更大,而板式给料机5架设在对应于其中一个转子3的顶上,它所占的高度为H2,两者之和即为双转子破碎机矿石进机的总落差(H1+H2≈1.5D+H2)。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结构必然导致矿石进机的总落差较大,其沉重的冲击载荷容易引发砸坏转子3上的各机件,使机器的故障率高、维修频繁、使用寿命短,从而限制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任务是要提供一种通过降低进机矿石的跌落高度、以减少故障率、提高机器使用寿命的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本技术的另一个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利于更换衬板、锤头、观察机内状况的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为完成上述任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它包括下壳体2、固设在下壳体2上方的上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1一侧的与上壳体1壳腔相通的具门7的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设在下壳体2左、右两侧的端门及位于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其特点是所述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至一对转子3之间的谷底A部的总落差高度与转子3直径之比为0.6∶1~1∶1。本技术所述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至一对转子3之间的谷底A部的总落差高度与单个转子3直径之比为0.6∶1~0.8∶1。为体现完成另一个任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所述的位于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的门7矮缩成为一半截门。本技术由于降低了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至破碎机工作腔8内的一对转子3之间的谷底A部的总落差高度,使矿石进机的总落差接近于单转子机型的落差高度,因此具有故障率低、机件不易被损坏、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此外,半截门的改设仍具有利于检修人员入机观察转子3的状况、更换衬板、装取锤头提供便利之优点。附图及图面说明图1为本技术原有技术中单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原有技术中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带半截门的一实施例平面结构简图。图5为本技术带半截门的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简图。具体实施方式破碎机壳体的功能在于架设转子3、给料机5、安装承击砧和排料篦子,形成应有的破碎机工作腔8。壳体的形式还要有利于上述部件的装取、维修,因此在壳体上设有各种检修门,其中设在下壳体2上的端门用于装取排料篦子(图中未示意出),而设在上壳体1上的门7用于检查转子状态、更换衬板和锤头。经使用实践证明,下壳体2上的端门是不可少的,否则排料篦子取不出来,而上壳体1上的门7可以从其他位置的门取代。因此本技术在降低了给料机5的架设高度后,满足了进料口6至破碎机工作腔8内的两个转子3之谷底的高度接近于单转子级型的落差高度,故可将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视作并兼作为观察转子状况以及检修人员作为更换衬板、装取锤头的入口,据此在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上的与上壳体1壳腔相通的门7是完成可以省去的。然而,考虑到更方便地更换衬板、锤头及观察转子3的状况以及兼顾到以不妨碍给料机5的架设高度为前提,将已有技术中的开设在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上的门7矮化成为半截门,并使之具体地位于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的下方。这样当要对衬板、锤头进行更换时,检修人员可以在半截门和进料口6两者之间任择其一进入到上壳体1的壳腔中进行相应的作业,观察转子3的状况也然。请参照图3、图4并结合图5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壳体1通过螺钉固设在下壳体2的上部,在上壳体1的一侧侧部连接有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在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的上端顶部具承重横梁15、上端两侧具斜沿连接板13、下端具下边沿连接板16。其中,承重横梁15用于安装板式给料机5,上端两侧的斜沿连接板13用于与上壳体1侧部的斜沿连接板14固定。半截门的下端具底边连接板18、上端具上边沿连接板17。其中,底边连接板18与下壳体2顶部的上边沿连接板配合并螺固,在半截门的下端两侧还设有一对固定耳11,固定耳11上分别开设有螺孔,半截门的下端通过销轴10在穿过一对固定耳11上的螺孔后与一对轴座9枢接,一对轴座9固设在下壳体2的上端部两侧,半截门的上端则由上边沿连接板17通过螺栓12与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下端的下边沿连接板16实现可拆卸式螺接。当然,上述半截门的连接方式并不是唯一的。它也可以是半截门的上端与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的下端铰接,半截门的下端与下壳体2的上端实现可拆卸式螺接。它还可以是半截门的上端与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的下端螺接,而半截门的下端则安装在上壳体1上等等。本技术破碎机的板式给料机5之传送轨的一端安装在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顶部的承重横梁15上,当矿石通过传送轨由传输带输送至破碎机顶部的承重横梁15处,并由上壳体1上端部的进料口6处将矿石向下倒入破碎机工作型腔8内即可。具体是矿石自进料口6跌落到一对转子3之间的谷底A部,该跌落高度与转子3的直径之比仅为0.6∶1~1∶1,故该跌落高度的冲击负荷较小,不会引发砸损转子3上的各机件。权利要求1.一种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它包括下壳体(2)、固设在下壳体(2)上方的上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1)一侧的与上壳体(1)壳腔相通的具门(7)的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设在下壳体(2)左、右两侧的端门及位于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转子单段锤式破碎机壳体,它包括下壳体(2)、固设在下壳体(2)上方的上壳体(1)、连接在上壳体(1)一侧的与上壳体(1)壳腔相通的具门(7)的给料机支承架壳体(4)、设在下壳体(2)左、右两侧的端门及位于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顶部的进料口(6)至一对转子(3)之间的谷底A部的总落差高度与转子(3)直径之比为0.6∶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正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冶金矿山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