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37220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9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包括转子组、多辐架、架臂支撑机构、隔料板、检查门、破碎腔壁、架臂支撑件和基台,所述的破碎腔壁垂直固定安装在基台上,并与基台形成上端开口的破碎腔,所述的架臂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破碎腔的对称中心,所述的转子组为四个,均安装在破碎腔壁的中心部位并构成破碎区,每个转子组上均安装有多辐架,所述的多辐架由缓冲料筒和环列在缓冲料筒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组成,所述的破碎腔壁的外周安装有四个检查门,所述的基台上还设置有四组隔料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结构合理,四个转子组形成多个物料对冲区,增加了破碎强度和碰撞率,提高了物料的破碎强度与破碎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破碎机构的
,特别涉及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
技术介绍
转子破碎机构是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执行物料破碎的机构。目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中的转子破碎机构主要采用单转子、单腔型的单转子破碎机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将物料中抛出,被高速抛出的物料再与破碎腔内其它物料发生撞击或者直接撞击在破碎腔的内壁衬板上,从而发生冲击破碎作用。单转子破碎机构的破碎力及破碎效果与转子的转速有密切关系,转子转速越高,物料被抛出时所具有的动力就越大,撞击力也就越大,而现有技术的单转子破碎机构的转子速度最高也就只有1900r/min,因而很难再提高物料的冲击动力,因此对于硬度更大的物料难以起到破碎的作用。为了提高破碎机构对物料的破碎效果,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单转子破碎机构的物料冲击动力有限,对硬度更大的物料难以起到破碎作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包括转子组、多辐架、架臂支撑机构、隔料板、检查门、破碎腔壁、架臂支撑件和基台,所述的破碎腔壁垂直固定安装在基台上,并与基台形成上端开口的破碎腔,所述的架臂支撑机构固定安装在破碎腔的对称中心,所述的转子组为四个,均安装在破碎腔壁的中心部位并构成破碎区,每个转子组上均安装有多辐架,所述的多辐架由缓冲料筒和环列在缓冲料筒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组成,其中两个多辐架臂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与破碎腔壁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多辐架臂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与架臂支撑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的破碎腔壁的外周安装有四个检查门,所述的基台上还设置有四组隔料板。作为优选,所述的破碎腔呈正四边形结构,四个转子组分别安装在破碎腔的对角线上,所述的四个转子组均以架臂支撑机构为中心等半径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破碎腔壁的四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圆弧壁,所述的四个检查门同样为圆弧状,分别安装在破碎腔壁的四个圆弧壁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四组隔料板分别安装在四个转子组的边上,且每组隔料板的一端与对应转子组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破碎腔壁的内壁连接,每组隔料板与对应的转子组及破碎腔壁之间形成扇形挡料区,所述的四个检查门分别位于对应扇形挡料区的外圆弧面上。作为优选,所述的缓冲料筒安装在对应转子组的上方,所诉的缓冲料筒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间隔120°均匀分布。作为优选,相邻的转子组之间形成内物料对冲区和外物料对冲区,所述的外物料对冲区的面积大于内物料对冲区的面积。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物料对冲区和外物料对冲区的数量均为4个。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结构新颖独特、运转平稳,工作时,物料通过缓冲料筒进入转子组,转子组由传动轴带动高速旋转,将进入转子组内的物料高速抛出,由于本技术中设有四个转子组,因而转子组两两抛出的物料发生相撞,而增加了破碎强度,同时,由于设有四个转子组,形成多个物料对冲区,物料对冲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碰撞率,改善了目前单转子破碎机构的破碎力及破碎效果较低的现状,提高了物料的破碎强度与破碎率。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的俯视图;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子组、2-多辐架臂、3-缓冲料筒、4-架臂支撑机构、5-外物料对冲区、6-隔料板、61-扇形挡料区、7-检查门、8-破碎腔壁、80-破碎腔、81-圆弧壁、9-架臂支撑件、10-基台、11-内物料对冲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包括转子组1、多辐架、架臂支撑机构4、隔料板6、检查门7、破碎腔壁8、架臂支撑件9和基台10,所述的破碎腔壁8垂直固定安装在基台10上,并与基台10形成上端开口的破碎腔80,所述的架臂支撑机构4固定安装在破碎腔80的对称中心,所述的转子组1为四个,均安装在破碎腔壁8的中心部位并构成破碎区,每个转子组1上均安装有多辐架,所述的多辐架由缓冲料筒3和环列在缓冲料筒3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2组成,其中两个多辐架臂2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9与破碎腔壁8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多辐架臂2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9与架臂支撑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的破碎腔壁8的外周安装有四个检查门7,所述的基台10上还设置有四组隔料板6。其中,所述的破碎腔80呈正四边形结构,四个转子组1分别安装在破碎腔80的对角线上,所述的四个转子组1均以架臂支撑机构4为中心等半径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的破碎腔壁8的四个转角处均设置有圆弧壁81,所述的四个检查门7同样为圆弧状,分别安装在破碎腔壁8的四个圆弧壁81上。四个检查门7分别与四个转子组1相对应,可通过开启检查门7来检查相应的转子组1的状况,保证破碎机构正常高效工作。进一步地,所述的四组隔料板6分别安装在四个转子组1的边上,且每组隔料板6的一端与对应转子组1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破碎腔壁8的内壁连接,每组隔料板6与对应的转子组1及破碎腔壁8之间形成扇形挡料区61,所述的四个检查门7分别位于对应扇形挡料区61的外圆弧面上。通过隔料板6防止高速运动的物料进入扇形挡料区61中,避免了在打开检查门7的情况下,高速冲击的物料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的情况发生,提高安全性能。进一步地,所述的缓冲料筒3安装在对应转子组1的上方,所诉的缓冲料筒3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2间隔120°均匀分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每个转子组1上的缓冲料筒3均通过三个多辐架臂2进行支撑,稳定性好,且中间的设置的架臂支撑机构4可以方便地将多辐架固定起来。更进一步地,相邻的转子组1之间形成内物料对冲区5和外物料对冲区11,所述的外物料对冲区11的面积大于内物料对冲区5的面积,所述的内物料对冲区5和外物料对冲区11的数量均为4个。物料对冲面积大大增大,使得在冲击区的物料破碎力明显增强,提高了物料的破碎强度与破碎率。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在工作过程中,物料通过缓冲料筒3进入转子组1,转子组1由传动轴带动高速旋转,将进入转子组1内的物料高速抛出,由于设有四个转子组1,因而转子组1两两抛出的物料发生相撞,而增加了破碎强度,同时,形成多个物料对冲区,物料对冲面积增大,有利于提高碰撞率,改善了目前单转子破碎机构的破碎力及破碎效果较低的现状,提高了物料的破碎强度与破碎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组(1)、多辐架、架臂支撑机构(4)、隔料板(6)、检查门(7)、破碎腔壁(8)、架臂支撑件(9)和基台(10),所述的破碎腔壁(8)垂直固定安装在基台(10)上,并与基台(10)形成上端开口的破碎腔(80),所述的架臂支撑机构(4)固定安装在破碎腔(80)的对称中心,所述的转子组(1)为四个,均安装在破碎腔壁(8)的中心部位并构成破碎区,每个转子组(1)上均安装有多辐架,所述的多辐架由缓冲料筒(3)和环列在缓冲料筒(3)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2)组成,其中两个多辐架臂(2)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9)与破碎腔壁(8)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多辐架臂(2)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9)与架臂支撑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的破碎腔壁(8)的外周安装有四个检查门(7),所述的基台(10)上还设置有四组隔料板(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组(1)、多辐架、架臂支撑机构(4)、隔料板(6)、检查门(7)、破碎腔壁(8)、架臂支撑件(9)和基台(10),所述的破碎腔壁(8)垂直固定安装在基台(10)上,并与基台(10)形成上端开口的破碎腔(80),所述的架臂支撑机构(4)固定安装在破碎腔(80)的对称中心,所述的转子组(1)为四个,均安装在破碎腔壁(8)的中心部位并构成破碎区,每个转子组(1)上均安装有多辐架,所述的多辐架由缓冲料筒(3)和环列在缓冲料筒(3)外周的三个多辐架臂(2)组成,其中两个多辐架臂(2)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9)与破碎腔壁(8)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个多辐架臂(2)的末端通过架臂支撑件(9)与架臂支撑机构(4)固定连接,所述的破碎腔壁(8)的外周安装有四个检查门(7),所述的基台(10)上还设置有四组隔料板(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转子破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碎腔(80)呈正四边形结构,四个转子组(1)分别安装在破碎腔(80)的对角线上,所述的四个转子组(1)均以架臂支撑机构(4)为中心等半径均匀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赵孟军陈利华陈利群陈炳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矿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