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磨煤机的防磨磨辊、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720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中速磨煤机,具体地说是中速磨煤机上的磨辊、磨盘的改进。其磨辊和磨盘均由基体和耐磨层构成;磨辊耐磨层堆焊至圆台状基体的侧缘处,厚度为30~50mm;磨盘的耐磨层堆焊至盘状基体的圆环处,厚度为30~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耐磨性能好,并可以多次修复使用,每次修复以后使用寿命仍然可达8000小时,可重复修复,使用寿命成倍增长,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中速磨煤机,具体地说是中速磨煤机上的磨辊、磨盘的改进。火力发电厂以燃煤为主,我国动力用煤大部分为劣质煤,灰分为20~40%。燃煤灰分愈高,对制粉系统易磨损件的磨损愈严重。对于中速磨煤机而言,其易磨损件主要是磨辊和磨盘。这种磨辊和磨盘通常为高铬铸铁整体铸造而成,当易磨损处(接触面)磨损到一定程度,无法继续使用,只能报废,使用寿命仅为6000小时。本技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修复继续使用,每次使用寿命高于6000小时的中速磨煤机磨辊、磨盘。本技术的技术要点是磨辊和磨盘均由基体(1)和耐磨层(2)构成;磨辊耐磨层堆焊至圆台状基体的侧缘处,厚度为30~50mm;磨盘的耐磨层堆焊至盘状基体的园环处,厚度为30~50mm。本技术耐磨性能好,并可以多次修复使用,每次修复以后使用寿命仍然可达8000小时,可重复修复,使用寿命成倍增长,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磨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磨辊堆焊耐磨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磨盘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磨盘堆焊耐磨层后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通过由普通铸钢基体(1)上堆焊耐磨硬质合金层(2)制成,普通铸钢具有良好的韧性,耐磨硬质合金层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硬度,保证了堆焊磨辊和磨盘既拥有优异的耐磨性,同时又有良好的韧性和耐冲击性。本技术是针对传统中速磨煤机易磨损件存在的缺点,提出的一种延长燃煤火力发电厂制粉系统的寿命,保证锅炉机组安全顺利的运行,并且较大幅度的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防磨措施。权利要求1.一种中速磨煤机的防磨磨辊、磨盘,其特征是磨辊和磨盘均由基体(1)和耐磨层(2)构成;磨辊耐磨层堆焊至圆台状基体的侧缘处,厚度为30~50mm;磨盘的耐磨层堆焊至盘状基体的园环处,厚度为30~5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的中速磨煤机,具体地说是中速磨煤机上的磨辊、磨盘的改进。其磨辊和磨盘均由基体和耐磨层构成;磨辊耐磨层堆焊至圆台状基体的侧缘处,厚度为30~50mm;磨盘的耐磨层堆焊至盘状基体的圆环处,厚度为30~50mm。本技术耐磨性能好,并可以多次修复使用,每次修复以后使用寿命仍然可达8000小时,可重复修复,使用寿命成倍增长,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文档编号B02C4/00GK2415839SQ00211公开日2001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振中, 冯兆兴, 董顺忠, 张经武, 苏振东, 李辰飞, 吴庆华 申请人: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速磨煤机的防磨磨辊、磨盘,其特征是磨辊和磨盘均由基体(1)和耐磨层(2)构成;磨辊耐磨层堆焊至圆台状基体的侧缘处,厚度为30~50mm;磨盘的耐磨层堆焊至盘状基体的园环处,厚度为30~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中冯兆兴董顺忠张经武苏振东李辰飞吴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