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083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包含一导引管本体及一气密环,其中,该导引管本体更包含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弯曲部、一挡止部、及一第一通道,该弯曲部形成于导引管本体的适当位置,与第一端连接,并具有适当长度的一皱折结构;借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使一手术器械穿设于该导引管本体时,得以适当的弯曲。(*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特别是指借由改变导引管的材质,使微创手术器械穿设于导引管时得以弯曲,便于进行手术。
技术介绍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前,需先在腹部上切开3至4个小洞,接着,将多个套管装置透过小洞而设置于腹部,然后,微创手术器械即可穿设该多个套管装置,使腹腔镜手术得以进行,其中,套管装置具有多个通道,微创手术器械透过该多个通道而穿设于套管装置。请参阅图1,为现有套管装置设置于腹壁上的示意图,其中,一套管装置AlO装设于一腹壁A20上,该套管装置AlO具有一固定通道All,于手术进行时,先将一现有导引管 A40插入该固定通道All,并利用一充气装置(图中未示),连接该现有导引管A40的一端, 将二氧化碳灌入一腹腔A21内造成人工气腹,以撑起该腹腔A21,形成一手术空间以利手术进行。之后,一手术器械A30即可透过现有导引管A40通入套管装置A10,并进行手术。其中,现有导引管有以下缺点(1)无法弯曲该手术器械A30透过现有导引管A40来降低通入套管装置AlO时的粗涩感,以利手术进行,然而,现有导引管A40的材质是以金属制成,因此进行手术时,手术器械A30会受到现有导引管A40弹性的限制,而无法弯曲,使得手术进行相当不便利。(2)难以避免气泄产生现有导引管A40的材质都以金属制成,当手术器械A30穿入现有导引管A40时,由于金属弹性的限制,使得现有导引管A40无法紧缩的包覆手术器械 A30,而与手术器械A30中间产生一间隙,而该间隙会造成气泄问题,使腹腔A21内的压力难以维持,造成手术的危险。(3)手术中有滑入腹腔的风险;在进行手术时,手术器械A30会上下作动,而现有导引管A40会跟着一起上下滑动,造成手术上的不便,危险时甚至可能会滑进腹腔A21内, 而危害到患者的安全。因此,有鉴于上述该有导引管,都具有缺点与不足,故,技术的设计人极力设计,终于设计出本技术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可随着手术器具弯曲,使手术器具在进行手术时,弯曲动作不会受到限制。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具有一气密环, 可避免手术中气泄的产生,使腹腔压力在手术进行时得以维持。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具有一挡止部, 可避免手术中随着手术器具滑动而进入腹腔内。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的设计人设计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其中包括有一导引管本体,以一可弯曲材料所制成,其中,导引管本体包含有一第一端,设置于该导引管本体的一端,并具有一开口 ;一第二端,相对于该第一端而设置于导引管本体的另一端,具有一输入口 ;一弯曲部,形成于导引管本体上,与第一端连接,并具有一皱折结构;一挡止部,形成于导引管本体上,并相对于第一端而与该弯曲部连接;一第一通道贯穿导引管本体,并分别与第一端及该第二端连接;一气密环,连接于第二端,并具有对应于该输入口的一气密口。其中,该套管装置具有至少一固定通道,而该挡止部使得导引管本体挡止于固定通道的一端;该手术器械自该气密口进入,通过该第一通道,自该开口穿出,而手术器械与气密口间无间隙。进一步,其中,该气密环由下列任一材料所制成硅胶和橡胶。进一步,其中,该气密环在该气密口处还具有多片瓣膜,当该手术器械穿过该气密口时,该多片瓣膜紧贴于手术器械,使得手术器械与气密口之间无间隙。进一步,其中,该气密环在该气密口处还具有一瓣膜,该瓣膜具有一孔洞,当该手术器械穿过该气密口时,将该孔洞撑大,且瓣膜会紧贴于手术器械,使得手术器械与气密口之间无间隙。进一步,其中,该可弯曲材料为下列任一种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热可塑性聚胺脂弹性体、聚乙烯、硅胶及橡胶。进一步,其中,该导引管本体还具有一充气管,形成于该第二端与该挡止部之间, 并具有一第二通道贯穿该充气管,而该第二通道与该第一通道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具有下列优点(1)可适当的弯曲由于本技术具有弯曲部的设计,其中具有的皱折结构有助于延展及收缩,同时,配合本技术的导引管本体所采用的可弯曲材料,使本技术具有一定的弯曲功能,所以,当手术器械穿设于导引管本体中时,得以适当的弯曲,让手术的进行得以更加的便利。(2)降低气泄的发生本技术具有气密环的设计,可降低手术中气泄的发生, 该气密环连接于第二端,并于气密口处具有多片瓣膜,当手术器械穿过气密口时,多片瓣膜可紧贴于手术器械,使得手术器械与气密口之间无间隙,因此降低了手术中气泄的发生,使得腹腔中的压力能够稳定维持。(3)避免手术中滑入腹腔本技术挡止部形成于导引管本体上的适当位置, 并相对于第一端而与该弯曲部连接,用以挡止于固定通道的一端,可有效避免本技术在手术中滑入腹腔。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套管装置设置于腹壁上的示意图;图2A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图;图2B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手术空间产生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于腹腔镜手术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气密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上视图;图5B是本技术的气密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图;图6A是本技术的气密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上视图;图6B是本技术的气密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剖面图;图7A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图;图7B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切面图;图8是本技术的导引管本体的射出成型制程步骤图;及图9A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图;图9B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切面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AlO 套管装置All:固定通道A20 腹壁A21 腹腔A30 手术器械A40:现有导引管1 一种手术用之可弯曲式导引管11 导引管本体111 第一端112:第二端1121 凹槽113:弯曲部114:挡止部115:第一通道116:开口117:输入口118:充气管119:第二通道12 气密环121:气密口122A、122B:瓣膜123:凸环2 套管装置21:固定通道3 微创显微镜31 显微镜镜头41 腹壁42:伤口43 腹腔5 充气装置801 804 导引管本体之射出成型制程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所提出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以下将配合图式,详尽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首先,先介绍本技术的主要元件,请先参阅图2A及图2B,分别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图,及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的侧视剖面图,借由图式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手术用的可弯曲式导引管1,其中,包括有一导引管本体11,以一可弯曲材料所制成,其中,该导引管本体11包含有一第一端111,设置于该导引管本体11的一端,并具有一开口 116 ;—第二端112,相对于该第一端111而设置于导引管本体11的一端,具有一输入口 117 ;—弯曲部 113,形成于导引管本体11上的适当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贵煌叶延铭
申请(专利权)人:仁齐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