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61564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1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所述导引导管呈中空管状,包括导管远端、可偏转段、导管主体以及操作手柄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可偏转段上设置有拉线环,在拉线环的外侧相对固定有两根拉线,并延伸至所述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含有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以及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与第二旋转移动装置,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通过第一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其中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二组件上;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通过第二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另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三组件上,从而实现导引导管的双侧弯形,减少了手术时间和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所述导引导管呈中空管状,包括导管远端、可偏转段、导管主体以及操作手柄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可偏转段上设置有拉线环,在拉线环的外侧相对固定有两根拉线,并延伸至所述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含有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以及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与第二旋转移动装置,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通过第一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其中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二组件上;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通过第二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另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三组件上,从而实现导引导管的双侧弯形,减少了手术时间和风险。【专利说明】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
技术介绍
采用消融系统能对诸多疾病进行治疗,包括心率失常,顽固性高血压等。在心率失常的治疗中,消融导管从上腔或下腔进入心内,对心内进行标测,找出异常电信号路径或发出异常电信号的点,在心内实施消融,阻止异常电信号的传递,使病人恢复窦性心律,达到治疗的效果。在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时,消融导管经股动脉进入肾动脉,对肾动脉上的交感神经进行消融阻断。 为了使消融导管在心内和肾内有很好的操作性以及到位性,通常会使用导引导管或导引鞘预先进行导引。一般来说,导引导管或导引鞘为一段中空管,当到达心内指定位置后,消融导管再插入导引导管中,到达心内。 为了在体内的不同位置进行消融以及增加消融导管的贴靠性,需要在导引导管的远端形成不同的弯形。现有的产品一般都为固定弯形,因此规格多,操作繁琐,需要在手术中更换多种不同弯形的导管,不利于医生的操作。也有一些产品可实现可控的弯形,但是往往只有单弯模式,需要对导管进行旋转,推拉等操作,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另外,控制导管弯形的手柄往往操作困难,很难与消融导管相匹配,在手术过程中无形地增加了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通过操作手柄能方便地实现导引导管的双侧弯形,并保持弯形不变,以此帮助消融导管建立通道以及精准定位,减少手术的时间和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导引导管:所述导引导管呈中空管状,包括导管远端、可偏转段、导管主体以及操作手柄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可偏转段上设置有拉线环,在拉线环的外侧相对固定有两根拉线,并延伸至所述操作手柄; 所述操作手柄包含有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以及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与第二旋转移动装置,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通过第一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其中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二组件上;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通过第二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另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三组件上。 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为螺纹螺杆,所述第二旋转移动装置为齿轮齿条。 根据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为螺纹螺杆,所述第二旋转移动装置为涡轮蜗杆。 优选的,所述导引导管的长度为400mm?1600mm,其外径小于等于10.67mm。 优选的,所述导管远端呈锥形,其锥度为1:30?1:50 ;所述导管远端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内层的厚度为0.02mm?0.05mm。 优选的,所述可偏转段分为前段与后段,所述前段与所述导管远端相连接,并且包含所述拉线环,所述后段与所述导管主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段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内层的厚度为0.02mm?0.5mm,在所述内层的外侧设置有显影环,所述拉线环也设置于所述内层的外侧,所述显影环与所述拉线环之间的距离为O?20mm。 优选的,所述后段由多层组成,包括内层、中间层与外层;在所述内层的外侧设置拉线管,用于放置拉线;所述中间层为金属编织层,由金属丝编织而成,所述金属丝的直径为0.0lmm?0.1mm,所述金属编织层的密度为15PPI?100PPI。 优选的,所述拉线为圆柱丝、锥形丝或者扁平丝,其材质为不锈钢或镍钛合金。 相应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消融系统,包括消融导管以及上述的导引导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的有益效果是: 1、本技术的导引导管在可偏转段上拉线环的外侧固定有两根拉线,两根拉线在拉线环外侧相对设置,并延伸至操作手柄,分别固定于操作手柄内的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上,通过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与第二旋转移动装置来使得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相互配合移动,通过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的移动来达到控制两根拉线松紧状态的目的,从而实现导引导管的双侧弯形,减少了手术时间和风险; 2、本技术的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为螺纹螺杆,第二旋转移动装置为齿轮齿条或者蜗轮蜗杆,操作手柄通过螺纹螺杆与齿轮齿条或螺纹螺杆与蜗轮蜗杆的传送原理实现双弯,其结构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定弯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手术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中导管远端与可偏转段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中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中操作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中可偏转段不同硬度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本技术的导引导管及消融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尤其适用于多种医疗器械
,下面通过较佳的实施例来加以说明,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的替换无疑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技术所提供的导引导管呈中空管状,长度为400mm?1600mm,其外径不超过32French,即小于等于10.67mm。请参考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导引导管包括导管远端11、可偏转段12、导管主体13以及操作手柄14依次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4上设置有旋转控扭141,与所述导管主体13相连接。所导引导管还包括止血阀15,与所述操作手柄14相连接。以下详细介绍导管远端 11、可偏转段12以及操作手柄14。 请参考图2,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引导管中导管远端与可偏转段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所述导管远端11开有排气孔111,在插入或拔出导引导管时,所述排气孔111可排除液体或气体;所述导管远端11呈锥形,其锥度为1:30?1:50,例如1:30、1:40、1:50,较佳的锥度为1:40。所述导管远端11由两层组成:内层与外层,所述内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也可以是其他的氟塑料,例如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或者全氟烷氧基树脂(PFA),所述内层的厚度为0.02mm?0.5mm,例如0.02mm、0.lmm、0.3mm、0.5mm,优选为0.1mm;所述外层的材质为尼龙、聚氨酯或者聚乙烯(PE);所述内层与外层以及所述导管远端11与可偏转段12都可以采用热风回流焊(r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呈中空管状,包括导管远端、可偏转段、导管主体以及操作手柄依次连接;其中,所述可偏转段上设置有拉线环,在拉线环的外侧相对固定有两根拉线,并延伸至所述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包含有第一组件、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以及第一旋转移动装置与第二旋转移动装置,第一组件与第二组件通过第一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其中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二组件上;第二组件与第三组件通过第二旋转移动装置连接,另一根拉线固定于所述第三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波张清淳王铮郭小静孙毅勇谭家宏陆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电生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