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2034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9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的砌块体,该砌块体的上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座,该砌块体的下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座;该砌块体的上砌面向下形成有下凹部,该砌块体的下砌面向上形成有上凸部,该下凹部的下端与上凸部的上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具有保温功效外,还具有更强的强度,具体其除了能通过两侧壁来卸载外,还能通过下凹部和上凸部之间连接而传递力量,从而能大大增强整个保温砌块的强度,进而能确保墙体的牢固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用砌块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墙体材料革新以及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节能型建筑正被逐渐推广,目前节能型建筑一般是由保温砌块堆砌而成,且为了让保温砌块更加经济有效,该保温砌块普遍采用空心结构。如图1所示,其为中国技术专利ZL2010201(^618. 6公开的一种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9,其包括砌块体,该砌块体具有贯通前后两端砌面的空腔91,该砌块体下砌面92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座921,该砌块体上砌面93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座931,该上支撑座931 与另一相同砌块体的下支撑座921配合时位于该砌块体下支撑座921的内侧,如此可以让多个砌块体相互堆砌而形成建筑墙体;该砌块体的两个上支撑座931之间以及两个下支撑座921之间均设置有热桥隔断槽94。上述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9能达到节能型建筑所需的保温功效,并同时具有节省材料的特点,但是由于其空腔91的横截面呈完全的矩形状,故作用于砌块体上砌面93的承载力均是通过砌块体的两侧壁95来分解,从而使得上砌面93容易发生超过疲劳极限而发生变形,并最终使得整个保温砌块被损坏,甚至引发整个墙体的倒塌。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针对现有技术中保温砌块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其不仅能达到所需的保温功效,并还能大大提高整个保温砌块的承压能力,确保堆砌出来墙体的牢固性大大增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的砌块体,该砌块体的上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座,该砌块体的下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座;其中,该砌块体的上砌面向下形成有下凹部,该砌块体的下砌面向上形成有上凸部,该下凹部的下端与上凸部的上端相连。进一步,该下凹部与上凸部一起将该空腔划分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进一步,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下凹部以及上凸部内都填充有保温块。进一步,该下凹部与上凸部一体成型。进一步,该下凹部与上凸部一起构成一个X形支撑体。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涉及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其通过在砌块体的上砌面形成有下凹部,而在下砌面形成有上凸部,并且该下凹部与上凸部相连,如此上砌面的承载力,其除了能通过两侧壁来卸载外,还能通过下凹部和上凸部之间连接而传递力量,从而能大大增强整个保温砌块的強度,进而能确保墙体的牢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ー种保温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涉及保温砌块改进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填充有保温块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涉及保温砌块改进结构被堆砌在一起时的示意图。图中保温砌块 100 空腔1第一腔室 11 第二腔室 12上砌面 2 上支撑座 21下凹部 22 下砌面 3下支撑座 31 上凸部 32保温块 4 侧壁5空心砌块 9 空腔91下砌面 92 下支撑座 921上砌面 93 上支撑座 931热桥隔断槽94 侧壁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歩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 行详细阐述。如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涉及的ー种保温砌块100的改进结构,该保温砌块 100包括砌块体,该砌块体形成有空腔1,该砌块体的上砌面2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座21,该 砌块体的下砌面3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座31 ;该上支撑座21与另ー相同砌块的下支撑座 31配合时位于该砌块下支撑座31的内側,具体可參照图4所示;如此可以让多个砌块体相 互堆砌而形成建筑墙体;上述结构特征与现有技术的保温砌块100基本相同,故不进行多 余描述。本技术的改进在于该砌块体的上砌面2向下形成有下凹部22,该砌块体的 下砌面3向上形成有上凸部32,并且该下凹部22的下端与上凸部32的上端相连。优选地, 该下凹部2 2与上凸部32 —体成型,从而让该下凹部22与上凸部32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传递载荷时也更加结实;并更优选地,该下凹部22与上凸部32 —起构成ー个X形支撑体。 需要说明的是,该下凹部22和上凸部32之间并非一定要形成X形支撑体,其可以为任意的 形状,只要两者相连并能分散载荷即可。这样,本技术涉及ー种保温砌块100的改进结构,其通过在砌块体的上砌面2 形成有下凹部22,而在下砌面3形成有上凸部32,并且该下凹部22与上凸部32相连,如此 上砌面2的承载力,其除了能通过两侧壁5来卸载外,还能通过下凹部22和上凸部32之间 连接而传递力量,从而能大大增强整个保温砌块100的強度,进而能确保墙体的牢固性。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下凹部22与上凸部32 —起将该空腔1划分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11和第二腔室12 ;优选地,为了提升整个保温砌块100的保温效果,该第一腔室11、第二腔室12、下凹部22以及上凸部32内都填充有保温块4。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技术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的砌块体,该砌块体的上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座,该砌块体的下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座;其特征在于,该砌块体的上砌面向下形成有下凹部,该砌块体的下砌面向上形成有上凸部,该下凹部的下端与上凸部的上端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凹部与上凸部一起将该空腔划分为相互隔离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下凹部以及上凸部内都填充有保温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凹部与上凸部一体成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下凹部与上凸部一起构成一个X形支撑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保温砌块的改进结构,包括具有空腔的砌块体,该砌块体的上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上支撑座,该砌块体的下砌面两侧均设置有下支撑座;该砌块体的上砌面向下形成有下凹部,该砌块体的下砌面向上形成有上凸部,该下凹部的下端与上凸部的上端相连。本技术除了具有保温功效外,还具有更强的强度,具体其除了能通过两侧壁来卸载外,还能通过下凹部和上凸部之间连接而传递力量,从而能大大增强整个保温砌块的强度,进而能确保墙体的牢固性。文档编号E04C1/41GK202265933SQ20112031978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郑晓菲 申请人:泉州保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保丽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