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吉祥专利>正文

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162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研磨装置,乃于机架上设置有动力装置及磨盘装置等,其中该磨盘装置主要以两纵向斜面组合之内,外研磨筒所组成,藉该两研磨筒之以相互环抱贴触研磨面之设置而增加其研磨面积,且外研磨筒并以重力方式压触设置,使当该内研磨筒转动进行研磨时,将具有良好之研磨功效,深具有产业上之利用价值。(*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研磨装置,详而言之,尤指一种研磨效果良好、品质均匀之研磨装置。一种石材粉末系工业上或民生建材常用之材料,而粉末之细致均匀乃为判别其材质好坏之依据,而一般之石粉材主要系利用一种研磨机具将粗粒石材加以研磨,使成为粉末状,以供施工之应用;而一般之研磨机具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主要系包括一机座A,该机座A之底缘乃设有一动力装置B,籍以带动旋转一磨盘座C,而于机座A上对应该磨盘座C处并设有一磨轮D,该磨轮D与磨盘座C可以平板配合或如标号E之弧板配合,而粗粒石材系从机座A两侧之F处输入机座A内供研磨,另有空气从管道G进入机座A内,使经研磨后之细石粉从机座A顶缘之收集桶H及收集管Ⅰ排出收集,即完成其研磨操作过程;而石材粉研磨之品质是否细致乃端在其磨盘机具之设计,如图1所示之已知研磨机具,其磨盘座C与磨轮D(或磨轮E)之研磨接触面只有一线,无法充分发挥其研磨效果,而当研磨面遇到颗粒较粗之石材时,该较粗石材后端紧接之较细石材即无法适当研磨,故常因此影响研磨之品质,再者,此种设计之磨轮因结构所限,常无法发挥其重量研磨效果,甚常被粗粒顶升起,故其研磨效果亦会被打折扣,此即已知研磨机具缺陷所在,故整体观之,诚有待业者加以研究改良之必要。是以,本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已知之研磨装置其使用上之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之事实,乃基于多年从事此业制造、设计之经验,针对其缺失加以研究、设计,希望能提供一种极具产业上利用价值之研磨装置以服务工业界及社会大众,逐经多时之构思而有本专利技术之产生。即,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研磨装置,其具有良好之研磨面设计,能使石材得到充份之研磨处理,以达到石粉细致均匀之极佳品质。本专利技术之再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研磨装置,其能以良好之磨盘重量设计施加于石材上,以改善其研磨功效及制作石粉产品之品质。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系在提供一种研磨装置,其能以磨盘之夹具组合之设计,可便利磨盘之更换、维修,而提升整体制程之水准。因此,本专利技术主要系以两筒状组合之内、外研磨筒,藉该两研磨筒之以相互环抱贴触研磨面之设置而增加其研磨面积;再者,该内、外研磨筒更可以斜面贴触之锥筒状设计,而形成外研磨筒以重力方式压触设置,使当该内研磨筒转动进行研磨时,将更具有良好之研磨功效为其特征。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若干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述如下,以使审查员先生能对本专利技术之结构、特征及优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图1 所示系已知研磨装置之结构示意图;图2 所示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之结构示意图;图3 所示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之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系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其主要系在一机架体10上支撑联结设有一内、外研磨筒装置20、30;该内研磨筒装置20系包括有一转筒21及内研磨筒22,两相组合联结而可一体作动,该转筒21之转轴23系藉其联结之齿轮29而与一传动装置40相齿接连动,而该转轴23上于机架体10之粉室11处并设有一风扇24,可随转轴23旋转操作,另转筒21之内部系为中空体,包括有一冷却道25及冷却室26,可设有水管27(或风管)贯穿其中使进行冷却,而其中该冷却室26并设有环肋28,使增加冷却面积以利冷却之操作;而该外研磨筒装置30系枢设于机架体10之升降座12处,藉本身之重量及与内研磨装置20之相对斜面设计而压置于内研磨装置20之外侧(另,该外研磨筒装置30亦可以梢接件60之梢接方式而定位于机架体10升降座12上,其中该升降座12乃可设有若干对应之梢孔61(如图3所示)以利内、外研磨筒装置20、30间不同研磨距之选择,亦利磨损间距之调整),其包括有相联结之一套筒31及外研磨筒32,该套筒31内系具有一进料室33及冷却室34,其中该进料室33系设有一强制挤料孔331,该冷却室34则设有环肋35,使增加冷却面积,并籍一上、下冷却管道36、37来输进及排出冷却液使达到冷却效果;而该外研磨筒32系相对该内研磨筒22呈研磨面接触,使达到增大研磨面积俾增加研磨之功效;另外,该机架体粉室11于外研磨装置之底缘乃设有一皮布13,该皮布13系锁套于套筒31外端缘与机架体10之间,使防止粉末之外泄。首先需先将该外研磨筒装置30吊离(譬如以起重机吊起而使该外研磨筒装置于该升降座60滑动)该内研磨筒装置20少许使呈一进料研磨空间,以利研磨材之进入,而当内、外研磨筒装置20、30之间容纳有研磨材时,不管研磨装置系在停机或开机状态均即免除此一操作程序;而研磨材由强制挤料孔331进入进料室33后,再被挤入内、外研磨筒22、32间之研磨面进行研磨之操作(此时内研磨筒装置20系被传动而呈旋转状态),而研磨后之粉末将进入粉室11,再由风扇24之吹送打扬或由送风口14打进之空气使由粉末出口15排输送出。而由以上之说明可知,本专利技术以外研磨筒装置之重量设计压置于内研磨筒装置上,并配合内研磨筒装置之旋转使得容置压夹其间之研磨材在强制挤料之情况下得到相当良好之研磨效果;且其相对锥状研磨斜面之设计可使研磨材之研磨停置时间较长而不会被马上甩出;而该内、外研磨筒装置当其研磨略有磨损时亦可由该梢接件及梢孔之配合来达到调整之作用,且内、外研磨筒装置间更可以拆组换装之方式来进行磨具之更换设置。故可随需要加以维修、更换,使利研磨制程之便利、通畅,及维持良好之研磨品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确可改良已知石粉研磨生产装置之缺失,而提供一种研磨效果相当良好之研磨装置,诚已具有产业上利用价值之要件,且本专利技术申请前未见有相同之研磨装置公开或使用在先,诚已符合专利法有关专利技术专利之规定,爰依法提出申请,恳请惠予审查并早日赐予核准实所感祷。权利要求1.一种研磨装置,其包括有一机架,系为支撑、承载构件之用;一动力装置,系设于机架上,以为动力之来源;一研磨机体,系设于机架上而为该动力装置所传动;由上述各装置构件所组成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研磨机体系由两相套合设计之内、外研磨筒装置所组成,并受前述该动力装置之连动而产生相对之研磨旋转,其中该内研磨筒装置呈一锥筒状体而具有一环周斜面研磨面设置;而该外研磨筒装置枢设于机架上而其内侧亦具有一环周斜面研磨面设置而与该内研磨筒装置相对套合,并使整体具有一圆周筒接研磨面积,其顶端并具有一强制挤料孔,使研磨材料经该强制挤料孔之挤进而进入内、外研磨筒装置间之研磨环周面进行研磨之操作,以达到良好而彻底之研磨效果。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研磨筒装置可以梢接方式而固定于前述机架上,而其梢接位置亦可弹性复数设置,以利其磨损及研磨间距之调整。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研磨筒装置包括有一转筒,该转筒内部系具有一相通之冷却室及转轴冷却道,使可承置冷却管,而其外侧则联结套置有一内研磨筒;而该外研磨筒装置包括有一压置筒,该压置筒顶缘设有一进料室,而周缘则设有一冷却室,该进料室通达内、外研磨筒装置间之研磨面,该冷却室并设有一上、下冷却通孔,而其对应该内研磨筒装置联结有一外研磨筒,以利其研磨之操作及研磨筒机具之维修、更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研磨筒装置设有一转轴及相联结之连动轮,藉该连动轮与该动力装置相连动而使内研磨装置旋转。5.如权利要求1和3所述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磨装置,其包括有:一机架,系为支撑、承载构件之用;一动力装置,系设于机架上,以为动力之来源;一研磨机体,系设于机架上而为该动力装置所传动;由上述各装置构件所组成之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研磨机体系由两相套合设计之内、外研磨筒装置所组成,并受前述该动力装置之连动而产生相对之研磨旋转,其中该内研磨筒装置呈一锥筒状体而具有一环周斜面研磨面设置;而该外研磨筒装置枢设于机架上而其内侧亦具有一环周斜面研磨面设置而与该内研磨筒装置相对套合,并使整体具有一圆周筒接研磨面积,其顶端并具有一强制挤料孔,使研磨材料经该强制挤料孔之挤进而进入内、外研磨筒装置间之研磨环周面进行研磨之操作,以达到良好而彻底之研磨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祥
申请(专利权)人:陈吉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