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1478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8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密封装置,该装置套接在机壳内的转轴外部,包括:静环,其固定安装于机壳内并通过密封圈与机壳密封连接,静环与转轴为间隙配合;弹簧座,其套接于转轴上,且具有弹簧的顶推面;动环,其设于静环与弹簧座之间,动环内侧端与静环相抵接,动、静环的抵接端面具有转动密闭的表面精度。动环固定套接于动环座内,动环外侧端通过动环座与弹簧相抵接;动环与动环座之间夹持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弹簧端面处设有由弹簧端头向轴心延伸的勾头,动环座、弹簧座上分别设有与勾头相对应的过孔。通过带有勾头的弹簧将动环座与弹簧座稳定连接,可实现机械密封的动组件整体取出,便于维修,同时动组件可根据转动扭矩的变化作出随动补偿,保证密封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转动设备的机械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机械转动密封装置通常包含动环、静环。其中,静环与机壳之间通过密封圈紧固密封连接,动环套接于转轴上并随转轴旋转,动、静环之间具有相对转动摩擦的抵接端面,端面之间具有转动密闭的表面精度,动环套接在动环座内,抵推弹簧抵接在动环座上,使动、静环抵接端面之间保持适当的抵接压力,确保动、静环之间的密封效果。此结构的缺点在于,抵推弹簧与弹簧座、动环座之间为单纯的抵接关系,当机械密封维修需要更换零件时,需将设备打开后将零件取出或自弹簧座处打开逐个将机械密封的零件拉出,造成很大的不便;另外,现有的抵接弹簧不具有扭矩传递功能,当设备出现扭矩不均时,机械密封难以及时补偿,进而造成密封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可实现机械密封的动组件整体取出,便于维修;同时,动组件可根据转动扭矩的变化作出随动补偿,保证密封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密封装置,该装置套接在机壳内的转轴外部,包括静环,其固定安装于机壳内并通过密封圈与机壳密封连接,静环与转轴为间隙配合;弹簧座,其套接于转轴上,且具有弹簧的顶推面;动环,其设于静环与弹簧座之间, 动环内侧端与静环相抵接,动、静环的抵接端面具有转动密闭的表面精度。动环固定套接于动环座内,动环外侧端通过动环座与弹簧相抵接;动环与动环座之间夹持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弹簧端面处设有由弹簧端头向轴心延伸的勾头,动环座、弹簧座上分别设有与勾头相对应的过孔。其中,转轴上、弹簧座外侧固定套接一固定座,固定座与转轴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弹簧座的外端面设有与固定座相连接的插销,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对应的插孔。其中,动环座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大直径段的敞口面向静环并套接在动环外侧, 其阶梯的竖向过渡面与弹簧相抵接,构成动环座的弹簧顶推面;动环与静环的抵接面凸出于动环座的敞口。其中,动环座的小直径段套接于弹簧内并轴向延伸出的复数个导引段。其中,动环座的导引段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并环绕于转轴,安装弹簧勾头的过孔设置于小直径段的靠近弹簧顶推面的根部。其中,弹簧座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小直径段套接于弹簧内并延伸出复数个导引段;阶梯的竖向过渡面与弹簧相抵接,构成弹簧座的弹簧顶推面。其中,弹簧座的导引段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并环绕于转轴,安装弹簧勾头的过孔设置于小直径段的靠近弹簧顶推面的根部。3其中,弹簧座的插销可以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弹簧座的外端面。其中,动环的外表面径向延伸出一组对称的凸耳,动环座的侧壁设有与动环凸耳相适配的切口,动环的凸耳嵌入动环座的切口中,形成动环与动环座相对旋转的约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与动环座、弹簧座相抵接的弹簧两端延伸出的勾头并与两零件相连接, 实现整个动组件(即动环、动环座、弹簧、弹簧座)的稳定连接,在维修时可将整个动组件拉出,便于维修、更换;2、弹簧勾头的设计使得动组件可根据转动扭矩的变化作出随动补偿,保证密封性能;3、动环座、弹簧座的阶梯形结构以及导引段设计使得夹持其间的弹簧保持稳定;4、动环的凸耳以及动环座相应的切口设计可使得两者的套接更为牢靠,形成相对旋转的约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装配后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剖视图(动环座、弹簧座分别作90°旋转剖切)。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1-机壳,11-固定座,2-转轴,3-静环,31-密封圈,4-动环,41-凸耳,5_动环座, 51-过孔,52-导引段,53-切口,6-密封圈,7-弹簧,71-勾头,8-弹簧座,81-过孔,82-导引段,83-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本技术的机械密封装置如图1-3所示,该装置套接在机壳1内的转轴2外部, 包括静环3、动环4、动环座5以及弹簧座8等。静环3固定安装于机壳1内并通过密封圈 31与机壳1密封连接,静环3与转轴2为间隙配合。弹簧座8套接于转轴2上,且具有弹簧的顶推面。动环4设于静环3与弹簧座8之间,动环4 一端与静环3相抵接,动、静环的抵接端面之间具有转动密闭的表面精度(即形成机械密封)。如图1、3所示,动环4的外表面径向延伸出一组对称的凸耳41,动环座5的侧壁设有与动环凸耳41相适配的切口 53,组装后,动环的凸耳41嵌入动环座的切口 53中。进一步如图1-3所示,动环座5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大直径段的敞口面向静环3 并套接在动环4外侧,其阶梯的竖向过渡面与弹簧7相抵接,构成动环座的弹簧顶推面,动环4与静环3的抵接面凸出于动环座的敞口。动环4套接于动环座5内,动环外侧端(即图3中的右端)通过动环座5与设置在弹簧顶推面上的弹簧7相抵接。动环与动环座之间夹持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6,弹簧7的两端口平面内设有由弹簧端头向轴心延伸的勾头71,动环座5、弹簧座8上设有相应的与弹簧勾头71相对应的过孔51。进一步如图1-3所示,动环座5的小直径段套接于弹簧7内并轴向延伸出的两个导引段52,导引段52对称环绕于转轴2外侧,安装弹簧勾头71的过孔51设置于小直径段的靠近弹簧顶推面的根部。弹簧座8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小直径段套接于弹簧内并延伸出复数个导引段82,阶梯的竖向过渡面与弹簧相抵接,构成弹簧座的弹簧顶推面,弹簧座的导引段82为两个,对称环绕于转轴2外侧,安装弹簧勾头71的过孔81设置于小直径段的靠近弹簧顶推面的根部(图1、3)。进一步如图1-3所示,转轴2套接于固定座11内,固定座11与转轴2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图中未示出),弹簧座8的外端面设有与固定座相连接的插销83,弹簧座8 的插销83为两个,对称设置于弹簧座的端面,固定座11设有与弹簧座插销83相对应的插孔。使用过程中,动环4、动环座5、弹簧7、弹簧座8以及固定座11将共同旋转,弹簧7对动环座5的抵推作用,使得动、静环之间始终保持一定的抵接压力,形成机械密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带有勾头的弹簧将动环座与弹簧座稳定连接, 可实现机械密封的动组件整体取出,便于维修;同时,两端的勾头使得动组件可根据转动扭矩的变化作出随动补偿,保证更加良好的密封性能。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密封装置,套接在机壳内的转轴外部,包括静环,其固定安装于机壳内并通过密封圈与机壳密封连接,静环与转轴为间隙配合;弹簧座,其套接于转轴上,且具有弹簧的顶推面;动环,其设于所述静环与弹簧座之间,动环内侧端与静环相抵接,动、静环的抵接端面具有转动密闭的表面精度;动环固定套接于动环座内,动环外侧端通过动环座与弹簧相抵接;动环与动环座之间夹持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端面处设有由弹簧端头向轴心延伸的勾头,所述动环座、弹簧座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勾头相对应的过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弹簧座外侧固定套接一固定座,固定座与转轴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弹簧座的外端面设有与固定座相连接的插销,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插销相对应的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环座为阶梯圆柱状结构,其大直径段的敞口面向所述静环并套接在动环外侧,其阶梯的竖向过渡面与弹簧相抵接,构成动环座的弹簧顶推面;动环与静环的抵接面凸出于动环座的敞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精科机械密封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