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素芳专利>正文

高效冲击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128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冲击磨,包括有机体,主轴安装在机体两侧的轴承座上,主轴上固定有转子和打击锤,在转子和机体之间设置有低速回转的箅板装置,转子和箅板装置之间形成一个粉碎腔,物料在粉碎腔内受到打击和反击实现粉碎,合格物料及时排出,不合格物料落到筒体底部再次被提升,此过程循环往复,直至达到合格细度排出腔体。该粉碎装置效率高,能耗低,消耗小,且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碎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高效冲击磨。目前使用的锤式破碎机,物料进入粉碎腔体后,受到高速回转的锤头的打击,和反击板反击等一系列粉碎作用,合格的物料从篦孔中排出,未充分粉碎的物料滞留在篦板上,这些物料受到锤头的铣削作用,直至达到合格细度后从篦孔中排出腔体。该破碎机存在的缺陷是未充分粉碎的物料不能在腔体内实现再循环,只能滞留在篦板上借助锤头的铣削作用实现粉碎,从而加剧了锤头和篦板的磨损和消耗,同时物料在腔体内粉碎过程中合格细料不能及时排出,必须集中在篦板上通过篦孔排出,粉碎效率低,能耗和材料消耗大。而目前使用的磨机,其工作大部分是靠磨机回转时,物料和研磨体混合,在离心力和筒体内壁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被带到一定的高度,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落下的研磨体冲击底部的物料,把物料冲碎。其存在的缺陷是研磨体靠自由下落冲击粉碎物料效率低,能耗高,而且设备笨重,金属消耗量也很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物料在腔体内粉碎过程中实现循环往复,合格细料能及时排出,且能耗低、消耗小的高效冲击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一种高效冲击磨,包括有卧式安置的机体、通过轴承座安置在机体内的主轴、固定在主轴上的转子和安置在转子上的打击锤,机体的内壁上固定有衬板,机体的一侧固定有进料斗,下侧固定有下料斗,主轴的一端固定有皮带轮,主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空心轴,空心轴与主轴间设有轴承,伸出机体外侧的空心轴通过轴承座安置;在转子左侧的主轴上通过轴承安置有轴套,在机体与转子之间设置有一个能随空心轴一起低速旋转、并与轴套和空心轴相固定的篦板装置。所述的篦板装置包括有分别固定在轴套和空心轴上的筒体法兰,在筒体法兰的外缘上固定有篦板。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物料在粉碎过程中,合格的细料能及时排出,避免过粉碎现象,不合格的物料仍然滞留在粉碎腔体内,从而保证了出料细度;其次,滞留在粉碎腔体内的不合格物料,被低速回转的篦板带动并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下落,实现了物料在腔体内循环往复的粉碎过程;第三,这种粉碎装置效率高,能耗低,消耗小,且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洋述参考附图1、2所示一种高效冲击磨,包括有卧式安置的机体2、通过轴承座5安置在机体2内的主轴7、固定在主轴7的转子13和安置在转子13上的打击锤15,所述的固定在转子13上的打击锤15呈“ L”型,其内侧设有调整片17,并用压板16固定。机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衬板9,机体2的一侧固定有进料斗10,下侧固定有下料斗1,主轴7的一端固定有皮带轮6,主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空心轴12,空心轴12与主轴7间设有轴承,伸出机体12外侧的空心轴12通过轴承座11安置;在转子13左侧的主轴7上通过轴承安置有轴套8,在机体2与转子13之间设置有一个能随空心轴12一起低速旋转、并与轴套8和空心轴12相固定的篦板装置。所述的篦板装置包括有分别固定在轴套8和空心轴2上的筒体法兰4,在筒体法兰4的外缘上固定有篦板18。所述的篦板18是有若干块带孔的圆弧状板组成的。工作原理物料由进料斗进入粉碎腔体内,受到低速回转的篦板装置作用,被提升到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下落到高速回转的打击锤上受到打击而粉碎,以及打击后的物料获得巨大的动能再次在篦板装置的篦板上受到反击和物料相互撞击而粉碎,合格细料及时排出,不合格物料落到篦板底部再次被提升。此粉碎过程循环往复,直至达到合格细度从下料斗中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冲击磨,包括有卧式安置的机体(2)、通过轴承座(5)安置在机体(2)内的主轴(7)、固定在主轴(7)上的转子(13)和安置在转子(13)上的打击锤(15),机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衬板(9),机体(2)的一侧固定有进料斗(10),下侧固定有下料斗(1),主轴(7)的一端固定有皮带轮(6),其特征在于主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空心轴(12),空心轴(12)与主轴(7)间设有轴承,伸出机体(2)外侧的空心轴(12)通过轴承座(11)安置;在转子(13)左侧的主轴(7)上通过轴承安置有轴套(8),在机体(2)与转子(13)之间设置有一个能随空心轴(12)一起低速旋转、并与轴套(8)和空心轴(12)相固定的篦板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篦板装置包括有分别固定在轴套(8)和空心轴(12)上的筒体法兰(4),在筒体法兰(4)的外缘上固定有蓖板(1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篦板(18)是有若干块带孔的圆弧状板组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高效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在转子(13)上的打击锤(15)呈“L”型,其内侧设有调整片(17),并用压板(16)固定。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冲击磨,包括有机体,主轴安装在机体两侧的轴承座上,主轴上固定有转子和打击锤,在转子和机体之间设置有低速回转的箅板装置,转子和箅板装置之间形成一个粉碎腔,物料在粉碎腔内受到打击和反击实现粉碎,合格物料及时排出,不合格物料落到筒体底部再次被提升,此过程循环往复,直至达到合格细度排出腔体。该粉碎装置效率高,能耗低,消耗小,且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文档编号B02C13/28GK1248497SQ9811150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9月19日专利技术者李素芳, 杨连国 申请人:李素芳, 杨连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冲击磨,包括有卧式安置的机体(2)、通过轴承座(5)安置在机体(2)内的主轴(7)、固定在主轴(7)上的转子(13)和安置在转子(13)上的打击锤(15),机体(2)的内壁上固定有衬板(9),机体(2)的一侧固定有进料斗(10),下侧固定有下料斗(1),主轴(7)的一端固定有皮带轮(6),其特征在于:主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空心轴(12),空心轴(12)与主轴(7)间设有轴承,伸出机体(2)外侧的空心轴(12)通过轴承座(11)安置;在转子(13)左侧的主轴(7)上通过轴承安置有轴套(8),在机体(2)与转子(13)之间设置有一个能随空心轴(12)一起低速旋转、并与轴套(8)和空心轴(12)相固定的篦板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素芳杨连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素芳杨连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