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及其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07408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3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及其荧光灯,其包含有一玻璃管、至少一阻挡件及多个陶瓷玻璃合成电极,该阻挡件设置于该玻璃管的至少一末端,多个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分别设置于该玻璃管的两末端,且抵于该玻璃管的该阻挡件,该些陶瓷玻璃合成电极为一陶瓷玻璃合成物,以限制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套设于玻璃管的位置,且防止接着剂粘接玻璃管与陶瓷玻璃合成电极时流入玻璃管中,如此可提高荧光灯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及其荧光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与荧光灯,尤特别是涉及一种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及其荧光灯,其可防止接着剂进入荧光灯的玻璃管中,以延长荧光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其是TFT-LCD的背光模块的传统冷阴极荧光灯的剖视图。该荧光灯100包含一玻璃管120,其含有一对插入于玻璃管120的两末端的杯状金属电极110,两导入接线130分别连接于两金属电极110的末端。当制造该荧光灯100时,即使将该荧光灯100净空至一真空水准,其内仍会出现因宇宙射线而自然出现的主要电子。在该荧光灯 100的制造程序中,在净空之后,接续按一 50torr以上的压力对该荧光灯100填充一氖氩气体(Ne-Ar) 150。当高电压的交流电施加于位在该荧光灯100的两末端的金属电极110时, 该主要电子会被电场所加速,从而将该氖氩气体150离子化。当此一离子化继续进行时,就会构成火花等离子体,而其中阳离子160及负性电子140共同存在。阳离子160及电子140 碰撞于两金属电极110,并因此中性化。在此情况下,会因碰撞而自两金属电极110产生次级电子,从而能够连续放电。如此,产生次级电子为实现连续光发射方面的重要因素。若有助于次级电子发射,则即可维持高亮度。当电子140碰撞于中性的汞原子170时,可将汞原子170激发。当激发的汞原子 170回返至接地状态时,可发射出UV光180。UV光180会入射至涂布于玻璃管120的内部边壁上的磷质190,并因此转换成可见光181。据此,电子140或阳离子160撞击于金属电极110,而在金属电极110处产生溅射。经由溅射而散射的金属电极元件会被接附于汞原子170,如此构成一复合物。当此复合物被沉积在金属电极110附近时就会出现暗化现象, 而这会造成荧光灯100寿命缩短情况。所以,寿命缩短对于荧光灯100而言是一项重大问题。为克服此一问题,现今已提出几种方式解决。(1) 一种根据填载至该荧光灯100内的氖氩气体150的激发及离子化,利用彭宁效应以降低放电初始电压的方法,如此可减少撞击该等金属电极110的电子140或阳离子160的脉冲,藉以消弱溅射的产生;以及⑵一种藉由将气体压力降至尽可能地低微,以减少放电初始电压的方法。然而,当放电初始电压低微时,撞击于金属电极110的阳离子160或电子140的动能会减少,而降低次级电子自金属电极110的发射,如此导致荧光灯100的亮度减弱。为克服此项问题,现又进一步提出另一种方式,其选择性采用低工作效能的材料制作为该金属电极110,如此以有助于金属电极110供应电子。然而,此方式会提高制造成本,因为此种材料的价格昂贵。此外,此方式还必须使用昂贵的硼硅玻璃作为该玻璃管120 的材料,藉此调整该玻璃管120及该导入接线130的热膨胀系数。而荧光灯100具有低电阻,因此其电阻成分会明显性地高,使得一个变压器仅可驱动一个荧光灯100,而造成总制造成本的增加。此外,由于玻璃管120的直径增大,如此亮度大幅地减低,且该荧光灯100的机械强固性较弱。因此,上述荧光灯100并不易于运用于需要具有大型直径的荧光灯(管直径4mm以上)作为一大尺寸电视的背光。为解决该项问题,现已开发出具有一外部电极的荧光灯,如图2所示,玻璃管210 的两末端的外部表面分别设置有一导体层221,或分别套入于一金属覆帽220并接触金属覆帽220。在图2的具有外部电极的荧光灯200里,磷质是涂布于玻璃管210的内部表面上,而其两者末端则经嵌封。玻璃管210的内部空间被填入含有带电气体的混合物,其包含像是氩(Ar)或氖(Ne)的惰性气体以及汞(Hg)气体。导体层221具有各式形状,且设置于该玻璃管210的两者末端的外部表面处,其可为银质或碳质,此外玻璃管210的两末端并分别设置有金属覆帽220。当高电压交流电(AC)施加于该导体层221时,接触于金属覆帽220的玻璃管210 的两末端即扮演一介电材料的角色,以产生一强烈的感应电场。更详细地说,当施加于金属覆帽220的电压的极性为正时,电子累积于接触该导体层221的玻璃管210内。另一方面, 当电压的极性为负时,即累积阳离子于接触该导体层221的玻璃管210内。由于该交流电的电场连续极性转换,所以累积于玻璃管210的两末端的边壁电荷会在玻璃管210的相对两末端间互换。从而,当边壁电荷撞击到连同于惰性气体一起供应的汞气体时,即会激发汞原子。然后,在此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UV光可激发涂布于该玻璃管210的内部边壁上的磷质,藉此发射可见光。传统具有外部电极的荧光灯200,由于该玻璃管210的两末端处的区域是作为介电材料并设置该导体层221,所以末端区域会被放大,因此会增加边壁电荷的规模,从而提高荧光灯200的亮度。不过,该导体层221在纵方向上延伸会有所限制,如此在该导体层 221纵方向上延伸处,辐射出的光线会减少,因而减低发光效率。基于上述缺点,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公开第200842928号“具有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荧光灯”,其揭露一种陶瓷玻璃合成电极,此陶瓷玻璃合成电极为陶瓷与玻璃的合成物,其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高的次级电子发射效率,并且在相同的电场下具有较高的极性,因此可移动更多的电子及阳离子而提高荧光灯的亮度。如图3所示,该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呈中空圆柱形,以设置于玻璃管的两末端,该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具有两个内径 310与313,此两内径310与313并不相同,内径310小于内径313,所以陶瓷玻璃合成电极 300的内部呈步阶状,内径313略大于玻璃管的外径,以让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可套设于玻璃管的末端,而内径310则小于玻璃管的外径。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套设于玻璃管之前,玻璃管的末端的外表面必须先涂布接着剂,接着再将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套设于玻璃管的末端,以固定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 于玻璃管的末端。但,涂布接着剂于玻璃管的外表面的剂量不易控制,所以容易涂布过多或过少的接着剂于玻璃管的外表面,若接着剂过少则无法确实固定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于玻璃管的末端;若接着剂过多则会溢入玻璃管中,如此即会污染玻璃管内的混合气体,而影响到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与使用寿命。此外,由于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的内径并不相同,所以在制作上具有一定难度,如此即提高了制造过程的复杂度与成本。因此,如何不让接着剂于陶瓷玻璃合成电极300套设于玻璃管的末端时流入玻璃管中为现今的一大重要课题。因此,本技术即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一种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及其荧光灯,不仅可改善上述现有现有技术的缺点,还可增加荧光灯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问题。4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陶瓷玻璃合成电极,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该陶瓷玻璃合成电极为中空圆柱且内径相同,从而以简单的结构达到便于制作与降低成本的目的,非常适于实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荧光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荧光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玻璃管的末端具有阻挡件,以在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套设于玻璃管的末端时,抵住陶瓷玻璃合成电极而限制陶瓷玻璃合成电极位于玻璃管的位置,且防止接着剂粘接玻璃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一玻璃管;至少一阻挡件,其设置于该玻璃管的至少一末端;以及多个陶瓷玻璃合成电极,分别设置于该玻璃管的两末端,且抵于该玻璃管的该阻挡件, 该些陶瓷玻璃合成电极为一陶瓷玻璃合成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陶瓷玻璃合成电极为一圆柱,并仅具有一内径,且该些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内部呈直筒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 多个导体层,分别设置于该些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外部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荧光灯,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 多个嵌封组件,其分别设置于该些陶瓷玻璃合成电极的末端。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盛陶盟香港有限公司林文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