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余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疏浚行业的余水处理装置和余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江河湖泊疏浚、建筑施工及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一定杂质的泥浆水,工程中将这些泥浆水称作余水,如果将这些余水直接排放到江河中,会污染环境, 导致水质恶化,直接影响鱼类等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其大量死亡。以往夹带一定泥浆的余水一般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中,或只通过简单沉淀后再排放到江河中,往往时间长,效果差,污染环境严重。工程施工一般都在野外作业,其工作现场环境差,湿度大,设备安装拆卸频繁。近年来,介绍余水处理方法及系统很多,但其方法及系统往往结构简单,依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药液投注量难以控制,其结果为余水处理效率低,成本高,效果不理想。现有不少疏浚施工企业的余水处理,主要是在输泥管道上开设叉管,用高压水泵通过叉管将絮凝剂压入输泥管道,让絮凝剂与泥浆在管道内充分混合,从而使疏浚土在排泥场快速沉淀,让清水排入下游河湖,避免影响下游河湖水质。但该技术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该余水处理加药在输泥管理上,其处理量是全部疏浚土,药剂用量大大增加,从而造成处理成本大大提高;二是加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伯强,郑立大,王卫星,陆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疏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