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丽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01046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水表流量机芯、阀控机芯、电控机芯,所述电控机芯与所述阀控机芯通过动力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机芯与所述阀控机芯通过动力传递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机芯与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预付费剩余显示、核减、关闭阀门等动作完全依靠机械装置自动完成、电控机构只是在充值和开阀的时候短时供电工作,并且电控装置可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较远的、适合电子设备的环境或方便用户充值查询操作场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特别是机械部分受控电子部分实现自动控制的智能水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水表都是采用磁电式传感器、电控式阀门、带电工作的控制电路与机械式计量水表组合而成,由于使用电池并长期供电,随着电池能量的消耗或受安装环境的影响,产品容易出现失控现象,产品的可靠性极差,并且存在更换电池后顾之忧。另外,水表控制电路和水表为一整体,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如果受到到安装环境的影响可能受潮失效,例如安装在地下窨井中的智能水表,在雨季,完全有可能被长期浸泡在雨水中而失去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本技术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水表流量机芯、阀控机芯、电控机芯,所述电控机芯与所述阀控机芯通过动力传输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机芯与所述阀控机芯通过动力传递装置连接,所述流量机芯与水管连接。所述的流量机芯可以包括叶轮盒、叶轮、计量齿轮组、计数器仓、计数器轮、探测轮、探测轮支架、探测拨杆、计量齿轮、探测拨杆回位弹簧、计量/充值拨杆回位弹簧、计量/ 充值拨杆、计量蜗杆齿轮、充值输入轮、充值输入蜗杆、充值传递软轴管和归零释放软轴拉线,所述叶轮盒内安装有所述叶轮,所述叶轮与所述计量齿轮组啮合连接,所述计量齿轮组的所述计量齿轮通过所述计量蜗杆齿轮蜗杆与所述计数器仓内的所述计数器轮连接,所述探测轮抵在所述计数器轮的边缘,所述探测轮安装在所述探测轮支架上,所述探测轮支架连接有所述探测拨杆,所述探测拨杆一侧抵有所述探测拨杆回位弹簧,所述计量蜗杆齿轮安装在所述计量/充值拨杆上,所述计量/充值拨杆一侧安装有计量/充值拨杆回位弹簧, 计量/充值拨杆通过软轴管受控于阀门检测杆,实现计量或充值自动控制。所述的阀控机芯可以包括动力输入轮、充值/开阀换向杆、中介齿轮、充值输出轮、开阀输出轮、关阀控制轮、开阀输入轮、充值输出轮联动轮、阀门减速机、关阀储能发条、 阀门轴、阀球,所述动力输入轮和所述中介齿轮安装在所述充值/开阀换向杆上,当所述充值/开阀换向杆拨至充值档位时,所述中介齿轮与所述充值输出轮啮合;当所述换向杆拨至开阀档位时,中介齿轮与开阀输出轮啮合,当所述关阀控制轮在开阀时,所述开阀输出轮和所述开阀输入轮啮合,所述阀门轴的上端与所述阀门减速机卡接,所述阀门轴的中间与所述关阀储能发条卡接,所述阀门轴的下端与所述阀球卡接,充值/开阀换向杆通过软轴带动输入轮旋转实现充值或开阀换向自动操作。所述的电控机芯可以包括控制电路、光耦传感器、齿轮传感轴、传感齿轮、动力马达、减速机及输出齿轮,所述动力马达安装有所述控制电路,所述传感轴与所述光耦传感器连接,所述减速机输出轮卡接有软轴,所述齿轮传感轴和所述光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接。马达正反转动力通过软轴远距离输出,其正反转的圈数通过光耦传感轴和齿轮传感器送给控制电路实现自动控制。其具体工作流程是计量时,自来水从进水口进入到叶轮盒仓,驱动叶轮旋转,叶轮带动计数齿轮组指示计量状态,通过最后一个齿轮传递给蜗杆齿轮、蜗杆齿轮将数据传递给字轮仓中的字轮组指示剩余水量;字轮组在计量时递减显示,计数器显示为全0时,探测轮受弹簧力作用向上旋转,带动探测轮支架向上旋转,产生传感信号输出;当探测轮支架带动归零释放拨杆向右旋转推动软轴向阀控机芯内移动,软轴带动关阀控制轮向右移动, 关阀控制轮脱离开阀输出轮和开阀输入轮,受关阀储能发条反作用力,发条带动阀球、阀杆、减速机组旋转,阀球关闭出水口,实现预付费智能控制;当阀球关闭出水口时,阀杆联动的拨杆拨动软轴管向左移动并在计量机芯内产生位移,软管轴推动计量/充值拨杆围绕轴心左转,带动计量蜗杆脱离计量输出齿轮而和充值输入齿轮啮合;控制电路接受外部充值信号后,驱动马达旋转,通过减速机组输出给软轴,减速机组通过传递齿轮和传感轴旋转, 传感轴上的开口作用到光耦传感器中,产生与齿轮输出同步的脉冲信号,以确定软轴的旋转圈数,软轴旋转,通过动密封件带动输入轮,输入轮旋转带动换向杆向左旋转,中介轮随之旋转并与充值输出轮啮合,充值输出轮带动联动轮旋转,联动轮带动软轴管同步旋转,软轴管带动蜗杆旋转,蜗杆带动充值轮旋转,充值轮与蜗杆啮合,从而带动计数轮递增旋转, 计数传感轴送给光耦传感器信号,控制电路根据程序确定充值结束;充值结束后,马达受控制电路的程序控制反转,带动软轴反向旋转,换向拨杆向右侧旋转,中介轮与开阀输出轮啮合,通过减速机减速,驱动发条储存能量并通过阀杆带动阀球旋转,打开出水口;当阀杆旋转后,拨杆退回到原始位置,软轴管受流量机芯内回位弹簧作用返回原来位置,流量机芯内的拨杆回到原始位置,带动蜗杆回到与计量齿轮啮合的位置,并与充值齿轮脱离,进入计量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预付费剩余显示、核减、关闭阀门等动作完全依靠机械装置自动完成、电控机构只是在充值和开阀的时候短时供电工作,并且电控装置可通过连接装置安装在较远的、适合电子设备的环境或方便用户充值查询操作场合,具体有如下优点(1)抗任何形式的电场、磁场、外力的攻击干扰,安全可靠;(2)无需电池维持工作,无更换电池后顾之忧;(3)水表计量和阀门控制部分可工作在水淹环境;(4)充值和开阀部分可安装在方便用户操作的场合;(5)软轴连接可以替代电线的连接方式,更适合长度较大的水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本技术的实际使用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智能水表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水表流量机芯(1)、阀4控机芯(2)、电控机芯(3),电控机芯(3)与阀控机芯(2)通过动力传输装置(4)连接,流量机芯⑴与阀控机芯⑶通过动力传递装置(5)连接,流量机芯与⑴水管连接。其中流量机芯(1)包括叶轮盒(7)、叶轮(9)、计量齿轮组(10)、计数器仓(11)、计数器轮(12)、探测轮(13)、探测轮支架(14)、探测拨杆(15)、计量齿轮(16)、探测拨杆回位弹簧(17)、计量 /充值拨杆回位弹簧(18)、计量/充值拨杆(19)、计量蜗杆齿轮(20)、充值输入轮(21)、充值输入蜗杆(22)、充值传递软轴管(23)和归零释放软轴拉线(24),叶轮盒(7)内安装有叶轮(9),叶轮与计量齿轮组(10)啮合连接,计量齿轮组(10)的计量齿轮(16)通过计量蜗杆齿轮蜗杆(20)与计数器仓(11)内的计数器轮(12)连接,探测轮(13)抵在计数器轮(12) 的边缘,探测轮(13)安装在探测轮支架(14)上,探测轮支架(14)连接有探测拨杆(15),探测拨杆(15) —侧抵有探测拨杆回位弹簧(17),计量蜗杆齿轮(20)安装在计量/充值拨杆 (19)上,计量/充值拨杆(19) 一侧安装有计量/充值拨杆回位弹簧(18)。其中阀控机芯⑵包括动力输入轮(34)、充值/开阀换向杆(35)、中介齿轮(36)、 充值输出轮(37)、开阀输出轮(38)、关阀控制轮(39)、开阀输入轮(40)、充值输出轮联动轮 (33)、阀门减速机(41)、关阀储能发条(42)、阀门轴(43)、阀球(44),动力输入轮(34)和中介齿轮(36)安装在充值/开阀换向杆(35)上,当充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翟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