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724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5:05
一种卡片连接器,用以插接电子卡,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与检测端子,绝缘本体与遮蔽壳体之间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多个导电端子于收容空间分两组对应而设,检测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与第一端子配合的第二端子,第二端子设于绝缘本体且具有一臂部,于臂部末端设有导通部,与第一端子呈紧贴接触,该臂部与该导通部之间并具有一第一弯折段,该第二端子的安置上的设计亦能更加灵活,扩展了第二端子的延伸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片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卡片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具有改良检测端子的卡片连接O
技术介绍
如图7所示,为一现有的卡片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以及检测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插入口以及自插入口向内凹陷的用以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所述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收容空间内与电子卡配合的接触部,所述检测端子设有固持部、自固持部延伸的弹臂部以及自弹臂部进一步延伸的抵压部,所述弹臂部设有侧面,所述弹臂部于靠近抵压部处设有自侧面向内凹陷的打薄部。然而,现有的卡片连接器具有以下缺陷(1)电子卡反向插入收容空间内时,该电子卡仍可以完全插入卡片连接器内,检测端子受触动而启动了检测功能,但导电端子并未接触电子卡接触部,为一不合理的结构;(2)检测端子虽具有固持部、弹臂部以及抵压部,但通常与之配合须设有对应检测端子,该对应检测端子的设计很少巧思且考量到设置的问题,使该对应检测端子的结构缺乏灵活性及延伸性;(3)多个导电端子设有延伸入收容空间内与电子卡配合的接触部,多为单组排列去配合接触部为单列的电子卡,于搭载通话晶片的卡片常具有双列接触部的结构无法匹配,没有综合考量电子卡之间的差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卡片连接器,使电子卡插入检测端子更加灵活。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卡片连接器,能够插接电子卡,其特征在于,该卡片连接器包括一遮蔽壳体, 一绝缘本体,该遮蔽壳体遮罩该本体,且与该遮蔽壳体之间形成收容所述电子卡的收容空间,该绝缘本体设有底面、侧壁及后壁,该收容空间相对于后壁的另一端设有一插入口,该收容空间内具有一斜设的防呆部,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该底面,自该插入口方向分两组对应而设,一检测端子,设于该后壁两侧上,容置于该绝缘本体内且远离所述插入口设置,其包括第一端子及与该第一端子配合的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设于所述后壁的一角并具有抵压部,该第二端子设于所述后壁的另一角且具有一臂部,于该臂部末端设有导通部,该导通部与该抵压面呈紧贴接触,该臂部与该导通部之间具有一朝所述抵压部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段,于该第一弯折段与该后壁之间设有一位移空间,该第一端子位于该第二端子一侧且较该第二端子接近该收容空间,该电子卡完全插入该收容空间内时,该电子卡的斜面一端达到并抵靠该防呆部,该电子卡挤压该第一端子,该导通部与该抵压面之间相互分离。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的安装部,自该安装部向上延伸成该臂部。[0011 ] 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端子导通部表面设有凸包。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固持部、自该固持部延伸的弹臂部以及自该弹臂部进一步延伸并弯折形成的抵压部,该固持部固持于该绝缘本体上。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弹臂部为片状。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弹臂部具有第一支持段、第二支持段与连结两所述支持段的曲段。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支持段与该抵压部之间设有一向后所述壁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段,该第二支持段自该曲段较该第一支持段更趋近该收容空间设置。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抵压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弯折段的末端,且具有一抵压面及一第二弯折段。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弯折段自该第一弯折段朝所述侧壁方向延伸弯折。上述的卡片连接器,其中,所述电子卡为Mini-UICC标准电子卡。本技术为揭露一种卡片连接器,用以插接电子卡,其包括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多个导电端子与检测端子,该绝缘本体受该遮蔽壳体遮罩,且与该遮蔽壳体之间形成收容电子卡的收容空间,该绝缘本体设有底面、侧壁及后壁,该收容空间的相对于后壁另一端设有一插入口,该收容空间内为有一斜设的防呆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该底面,自该插入口方向分两组对应而设,该检测端子设于该后壁两侧上,收容于远离插入口的绝缘本体内,包括第一端子及与第一端子配合的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设于后壁的一角并具有抵压部,该第二端子设于后壁的另一角且具有一臂部,于该臂部末端的设有导通部,该导通部与该抵压面呈紧贴接触,该臂部与该导通部之间并具有一朝抵压部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段, 于该第一弯折段与该后壁之间有一位移空间,该第一端子位于该第二端子一侧且较该第二端子接近该收容空间。更进一步,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上的安装部,自该安装部向上延伸成该臂部。该第二端子导通部表面亦得设有凸包。所述第一端子,具有固持部、自该固持部延伸的弹臂部以及自该弹臂部进一步延伸并弯折形成的抵压部,该固持部固持于绝缘本体上,该弹臂部得为片状,并得具有第一支持段、第二支持段与连结两支持段的曲段,该第二支持段与该抵压部之间有一向后壁方向弯折的第三弯折段,该第二支持段自曲段,较第一支持段更趋近该收容空间,该抵压部位于第一端子的第三弯折段末端,具有一抵压面及一第二弯折段,该第二弯折段系自第三弯折段朝侧壁方向延伸弯折。由以上说明得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藉由本技术以上设计,该电子卡插入该收容空间内时,该电子卡的斜面一端, 与该防呆部达到抵靠而完全插入卡片连接器内,该第一端子受该电子卡挤压并于该位移空间上向后壁退移,该导通部失去与该抵压面的接触及电导通状态,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得以达成检测功能。藉由本技术以上设计,第二端子的臂部与导通部之间具有一朝抵压部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段,第一弯折段后方有一位移空间,得使该第一端子的抵压部有一作动空间, 而且该第二端子的安置上的设计亦能更加灵活,扩展了第二端子的延伸性。 藉由本技术以上的结构,所述多个导电端子设于绝缘本体底面,自该插入口方向分两组对应而设,使该卡片连接器能够成为一种插设Mini-UICC标准电子卡的卡片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的部分组合图;图3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检测端子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插卡后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一现有的卡片连接器。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00 卡片连接器1 绝缘本体10 收容空间11 底面110 收容槽111 位移空间12 插入口13 侧壁131 凹槽132 定位孔133 凸柱14 后壁141 开口2:导电端子21 基部22 焊接部23 接触部3 退卡机构31 滑块311 心形槽312 定位柱32 弹簧33 连杆331 基体部332 第一弯折部333 第二弯折部4:防呆部5 检测端子51 第一端子52 固持部53 弹臂部531 第一支持段532 曲段533 第二支持段534 第三弯折段54 抵压部541 抵压面542 第二弯折段55 第二端子550 安装部551 臂部552 第一弯折段553 导通部6 遮蔽壳体61 顶面62 卡持翼63 弹片7:电子卡71 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卡片连接器100用以插接电子卡7,特别是一种用于Mini-UICC标准的电子卡7,其包括绝缘本体1、多个导电端子2、退卡机构3、检测端子5及遮蔽壳体6,所述遮蔽壳体6扣置于绝缘本体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片连接器,能够插接电子卡,其特征在于,该卡片连接器包括一遮蔽壳体,一绝缘本体,该遮蔽壳体遮罩该本体,且与该遮蔽壳体之间形成收容所述电子卡的收容空间,该绝缘本体设有底面、侧壁及后壁,该收容空间相对于后壁的另一端设有一插入口,该收容空间内具有一斜设的防呆部,多个导电端子,设于该底面,自该插入口方向分两组对应而设,一检测端子,设于该后壁两侧上,容置于该绝缘本体内且远离所述插入口设置,其包括第一端子及与该第一端子配合的第二端子,该第一端子设于所述后壁的一角并具有抵压部,该第二端子设于所述后壁的另一角且具有一臂部,于该臂部末端设有导通部,该导通部与该抵压面呈紧贴接触,该臂部与该导通部之间具有一朝所述抵压部方向弯折的第一弯折段,于该第一弯折段与该后壁之间设有一位移空间,该第一端子位于该第二端子一侧且较该第二端子接近该收容空间,该电子卡完全插入该收容空间内时,该电子卡的斜面一端达到并抵靠该防呆部,该电子卡挤压该第一端子,该导通部与该抵压面之间相互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子具有固持于所述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贤
申请(专利权)人:大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