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称锥形喷浆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674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对称锥形喷浆管,包括喷浆管道、位于喷浆管道上的短接管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短接管的喷嘴,所述喷浆管道尾端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浆管道的进浆口的内径,所述喷浆管道的下母线与所述喷浆管道的上母线相对于所述喷浆管道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短接管连接所述上母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喷浆管道内的浆液流速在每个喷嘴喷出浆液后,还能保持原设计的流速,使每个喷嘴的流量和喷射速度相等,保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从而提高脱硫装置的可利用率,提高脱硫率的对称锥形喷浆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脱硫的对称锥形喷浆管
技术介绍
双向喷淋塔的湿法脱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该方法中,目前使用的喷浆管为等径圆管,在脱硫塔内泵入的吸收剂浆液经喷浆管将浆液分配至η个喷嘴,形成一定高度的连续的强烈的气液碰撞层,吸收流经塔内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达到高效脱硫的效果。但是,存在喷浆管中的浆液流速随流量逐渐减少而愈来愈低,一方面使每个喷嘴之间的流量和喷射速度不同,对提高脱硫效率不利,同时,由于喷浆管尾部流速过低,在运行中较容易产生固体物质沉积而堵塞喷嘴的问题,使工作周期变短,降低脱硫装置的可利用率,力口大了检修的工作量,亟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使喷浆管道内的浆液流速在每个喷嘴喷出浆液后,还能保持原设计的流速,使每个喷嘴的流量和喷射速度相等,保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从而提高脱硫装置的可利用率,提高脱硫率的对称锥形喷浆管。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一种对称锥形喷浆管,包括喷浆管道、位于喷浆管道上的短接管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短接管的喷嘴,所述喷浆管道尾端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浆管道的进浆口的内径,所述喷浆管道的下母线与所述喷浆管道的上母线相对于所述喷浆管道的中轴线对称,所述短接管连接所述上母线。优选的,所述喷浆管道的锥度为1 9-1 10。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提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喷浆管道内的浆液流速在每个喷嘴喷出浆液后,还能保持原设计的流速,使每个喷嘴的流量和喷射速度相等,保持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从而提高脱硫装置的可利用率,提高脱硫率。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对称锥形喷浆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浆口 ;2、尾端;3、下母线;4、喷浆管道;5、短接管;6、喷嘴;7、上母线;8、中轴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结合图1,实施例给出一种对称锥形喷浆管,包括喷浆管道4、位于喷浆管道4上的短接管5以及固定连接短接管5的喷嘴6,喷浆管道4尾端的内径小于喷浆管道4的进浆口 1的内径,喷浆管道4的下母线3与喷浆管道4的上母线7相对于喷浆管道4的中轴线 8对称,短接管5连接上母线7,啧浆管道4的锥度为1 9-1 10。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此实施方式,以本技术思想为基础的相关实现总成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称锥形喷浆管,包括喷浆管道、位于喷浆管道上的短接管以及固定连接所述短接管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浆管道尾端的内径小于所述喷浆管道的进浆口的内径, 所述喷浆管道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桂琴徐信明周郑兴
申请(专利权)人:天长市中芬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