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2452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其包括GPS单元、导航控制计算单元、摄像头、音响单元和输入单元,其中,摄像头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将获取的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至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处理;音响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当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初步判断司机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提醒信号;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司机通过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交互,当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司机的响应信号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报警信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导航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复杂,驾驶员对于导航仪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传统的导航仪通过GPS (或配合伽利略)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帮助驾驶员在纷繁复杂的城市交通网中精确定位自己的位置,同时计算给出到达目的地的最近路线,某些导航仪还带有电子测速、红灯、监控照相预警模式,为驾驶员提供参考,目前导航仪已经有了较好的普及,但是对目前我国高发的交通事故案件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驾驶证的疲劳驾驶占据了非常高的比例,所以在导航仪加入防瞌睡功能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只需要在导航仪中加入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捕捉驾驶员眼睛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要求初步判断处于瞌睡状态的驾驶员进行回应,没有接到回应将启动警示模式,防止其处于瞌睡状态可能引起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用于在司机处于瞌睡状态提醒司机避免引起交通事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其包括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单元和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还包括摄像头、音响单元和输入单元,其中摄像头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将获取的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至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处理;音响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当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初步判断司机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提醒信号;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司机通过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交互,当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司机的响应信号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报警信号。较佳的,摄像头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通过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相连接。较佳的,上述输入单元为按键。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初步判断驾驶员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的提醒信号提醒驾驶员,并等待驾驶员的响应信号,若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驾驶员的相应信号,则进一步发出报警信号,可有效地预防驾驶员处于瞌睡状态而引起的交通事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导航仪包括GPS单元2和导航控制计算单元1,还包括摄像头3、音响单元4和输入单元5, 其中摄像头3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1相连接,将获取的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至导航控制计算单元1进行分析处理;音响单元4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1相连接,当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初步判断司机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音响单元4发出提醒信号;输入单元5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1相连接,司机通过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1进行交互,当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司机的响应信号时通过音响单元4发出报警信号。在原有的车载导航仪硬件平台上加入摄像头模块,并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的相连,在操作系统启动开始导航后运行采集程序,通过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图像,通过进一步计算分析,找到面部眼睛的位置,判断当前时间眼睑所处状态,即睁开还是闭合,每 200ms采集一次,结合前k的数据,计算出眼睑闭合时间所占百分比以及每分钟眼睑闭合次数,通过与预设值的对比判断,得出判断结果,对驾驶员当前状态的初步判断,此时要求与驾驶员进行交互,如果驾驶员没有及时响应交互要求,将判定其处于瞌睡状态,通过音响单元发出警报声对其进行警示,已达到防止驾驶员瞌睡的功能。此外,通过预判的准确程度还可以自动计算调整阈值,使以后初判成功率提高。在上述实施例中,当初步判断驾驶员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的提醒信号提醒驾驶员,并等待驾驶员的响应信号,若在设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驾驶员的相应信号,则进一步发出报警信号,可有效地预防驾驶员处于瞌睡状态而引起的交通事故。例如,摄像头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通过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端口相连接,较适合本实施例。例如,上述输入单元为按键,通过向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发送开关信号,即可实现驾驶员与导航仪的交互。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的导航仪具备了防止驾驶员瞌睡功能,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力口,导航仪的判断准确度也进一步提升,使得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车辆行驶的安全,相比于普通的导航仪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由于增加的模块价格低廉,并没有对导航仪成本造成较大影响,所以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技术所必须的。4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包括GPS单元和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摄像头、音响单元和输入单元,其中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将获取的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至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处理;所述音响单元与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当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初步判断司机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所述音响单元发出提醒信号;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司机通过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交互,当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司机的响应信号时通过所述音响单元发出报警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导航控制计算单元通过USB端口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导航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为按键。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瞌睡的车载导航仪,其包括GPS单元、导航控制计算单元、摄像头、音响单元和输入单元,其中,摄像头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将获取的司机面部图像数据发送至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分析处理;音响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当导航控制计算单元初步判断司机处于瞌睡状态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提醒信号;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相连接,司机通过输入单元与导航控制计算单元进行交互,当在设定时间内收不到司机的响应信号时通过音响单元发出报警信号。文档编号G08B21/06GK202256679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葆青高琦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