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无线通讯综合测试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91635 阅读:3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综合测试仪器,由控制器、信号收发处理板和射频放大器组成,控制器的输出端接信号收发处理板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的输出端接射频放大器的输入端,射频放大器的输出端接被测设备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的输入端接被测设备的输出端,信号收发处理板的输出端接控制器的输入端,形成信号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模块无线电技术的高度灵活性,用虚拟仪器实现NFC物理层和协议层要求的各种协议栈。在相同的硬件基础上,通过模块编程,模拟多种协议栈,控制模块化的无线电硬件,最大效率地使用硬件资源,满足测试要求。由于模块无线电的优势,只需更新模块,不更换硬件就能实现协议栈的扩展和更新,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近距离无线通讯(NFC)
,具体涉及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综合测试仪器
技术介绍
近距离无线通讯(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PC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提供了一种简单、触控式的解决方案,可以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NFC工作模式共分为三种,分别为非接触读卡器模式,非接触卡模式和点对点模式,这三种工作模式整合在一块芯片中。为了能够同时测试NFC设备的物理层和协议层,要求测试仪器具备模拟三种工作模式的能力,能够与处于任一工作模式下的NFC设备进行通讯。NFC标准集合了多种射频识别协议栈,物理层规定了三种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协议层根据NFC设备数据传输处理方式规定了 6种不同的传输方式,随着NFC标准的发展,协议栈会日趋多样和复杂。作为NFC测试仪器需要覆盖标准规定的所有物理层和协议层内容,支持所有协议栈,并且能随着标准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扩展已有协议栈。NFC标准中规定了指令和应答之间的最短间隔时间为75. 52us,所以NFC测试仪器处于非接触卡模式时,必须在该时间内实时完成解调解码,指令分析,应答合成,以及编码调制等一系列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模拟NFC三种工作模式,支持NFC所有协议栈,实现实时解调解码,指令分析,应答合成,以及编码调制的近距离无线通讯综合测试仪ο本技术提出的近距离无线通讯综合测试仪器,由控制器1、信号收发处理板2 和射频放大器3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输出端接射频放大器3的输入端,射频放大器3的输出端接被测设备4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输入端接被测设备4的输出端,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输出端接控制器1的输入端,形成信号回路。本NFC综合测试仪器能够模拟NFC三种工作模式。当NFC被测设备工作于非接触读卡器模式时,测试仪器完成非接触卡的功能,即模拟非接触卡和NFC被测设备进行通信; 当NFC被测设备工作于非接触卡模式时,测试仪器完成非接触读卡器的功能,即模拟非接触读卡器和NFC被测设备进行通信;当NFC被测设备工作于点对点模式时,测试仪器模拟点对点模式,和NFC被测设备进行通信。本NFC综合测试仪器采用信号收发处理板板载FPGA的高速实时处理能力,结合实时处理算法来实现实时解调解码,指令分析,应答合成,以及编码调制等一系列操作。本NFC综合测试仪器,利用模块无线电技术的高度灵活性,用虚拟仪器实现NFC物理层和协议层要求的各种协议栈。在相同的硬件基础上,通过模块编程,模拟多种协议栈, 控制模块化的无线电硬件,最大效率地使用硬件资源,满足测试要求。由于模块无线电的优势,只需更新模块,不更换硬件就能实现协议栈的扩展和更新,节约开发时间和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示。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图示。图中标号1为控制器,2为信号收发处理板,3为射频放大器,4为被测设备,5为测试流程控制器,6为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器,7为协议层参数模块,8为物理层参数模块, 9为状态控制器,10为指令/应答分析器,11为解码器,12为解调器,13为应答/指令合成器,14为编码器,15为调制器,16为脉冲成形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 将下列各部件按图1-图2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控制器1采用PXIe-8106,信号收发处理板2采用PXIe_5641R,射频放大器3采用 TIA-1000-1R8-2。其中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2 的输出端接射频放大器3的输入端,射频放大器3的输出端接被测设备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输入端接被测设备的输出端,信号收发处理板的输出端接控制器1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1由测试流程控制器5、协议层参数模块7、物理层参数模块8、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器6组成,测试流程控制器5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器6和协议层参数模块7输出端,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器6的输入端连接物理层参数模块8的输出端;信号收发处理板2由状态控制器9、解调器12、解码器11、指令/应答分析器10、应答 /指令合成器13、编码器14、调制器15和脉冲成形器16组成,测试流程控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状态控制器9的输入端,状态控制器9的输入端依次连接指令/应答分析器10、解码器 11和解调器12的输出端,解调器12的输入端依次连接被测设备4、脉冲成形器16、调制器 15、编码器14和应答/指令合成器13的输出端,应答/指令合成器13的输入端连接状态控制器9,形成信号回路;解调器12的输出端连接物理层参数模块8,解码器11的输出端连接协议层参数模块7,测试流程控制器5的端连接状态控制器9的输入端。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控制器1中的测试流程控制器5控制状态控制器9, 状态控制器9控制信号收发处理板2的接收被测设备4信号,按顺序执行解调器12、解码器 11、指令/应答分析器10,得到分析数据后依次执行应答/指令合成器13、编码器14、调制器15和脉冲成形器16,发送信号给被测设备4。同时,测试流程控制器5取得解码器11输出的数据给协议层参数模块7进行协议层分析,并且,测试流程控制器5取得解调器12输出的信号给物理层参数模块8进行物理层分析。协议层参数模块7和物理层参数模块8分析得到的数据提交给数据分析和报告生成器6,进行综合处理得到测试结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讯综合测试仪器,由控制器(1)、信号收发处理板( 和射频放大器(3)组成,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的输出端接信号收发处理板( 的输入端,信号收发处理板O)的输出端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婷婷陈柯邵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聚星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