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头及安装有该喷头的喷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693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品装置。一种喷头,包括一支撑面,在支撑面下方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和进粉通道,在支撑面上设有第二气流通道和气粉混合通道,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或设有单向阀,第二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气粉混合通道的一端相连,气粉混合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二气流通道。一种安装有上述喷头的喷粉装置,喷头主体通过连接部安装在喷粉罐上部,在进粉管道上连接有吸管或者在第一气流通道上连接有气管,喷粉罐内设有气流层,气流层与第一气流通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型方便,利用孔径的变化形成吸力的喷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喷头的构件多,需要组装,需要保证多处的配合关系,由此制造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用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喷头及安装了该种喷头的喷粉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需要喷一些粉末,比如爽身粉,遮瑕粉或者其余的粉末类或者液体类物质。现在的喷粉罐多是在喷粉盖上开设有多个小孔,使用时候,就是需要倒置瓶子,用力拍打才能使得粉末从盖子的小孔内掉下,然后用手擦勻。在现在公开的文件中公开了,中国专利“水雾剂喷雾罐(C拟805724Y)”,包括喷雾罐、气雾剂阀门、液体包装袋,在其加压密封的喷雾罐内装置有内含蒸馏水或其他液体的包装袋,包装袋上端与气雾剂阀门的引液管相连通,气雾剂阀门上的阀门固定盖与喷雾罐口密封连接,气雾剂阀门的喷雾嘴的一端与大气连通,另一端与引液管的一端连通,引液管伸入在液体包装袋内。 该结构比较复杂,是利用加压方式进行喷雾的。中国专利“气压式瓶盖(CN201457928U)”提供了一种用于食用油油桶上的气压式瓶盖,包括瓶盖、进气管、出液管和加压球,所述的进气管和出液管穿过瓶盖并与瓶盖之间密封,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加压球连接,所述出液管呈倒U型,所述加压球包括气囊和安装于所述气囊尾部的单向阀门。上述结构也是采用压力式将液体压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成型方便,利用孔径的变化形成吸力的喷头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喷头的构件多,需要组装,需要保证多处的配合关系,由此制造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喷粉顺畅,利用吸力将粉罐内的粉末吸出,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要选择正放或者倒放喷粉罐,使用方便的喷粉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粉是利用加压到粉面高压将粉末压出,喷粉不够顺畅,使用不够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和连接部,所述的喷头主体上设有支撑面,在所述的支撑面下方设有第一气流通道和进粉通道,在支撑面上设有第二气流通道和气粉混合通道,所述的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密封件或设有单向阀,第二气流通道的另一端与气粉混合通道的一端相连,所述的气粉混合通道的另一端开口,且气粉混合通道的直径小于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相连,所述的进粉通道与所述的气粉混合通道相连。喷头主体上设置喷头的各个通道,连接部用于将喷头结构安装在其余的容器和装置上配合使用。支撑面同时也是一个安装面,在支撑面上继续成型其余结构。气流的出气走向是经过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后在经过气粉混合通道。若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是通过密封件密封,那么气流的进气走向是反过来,经过气粉混合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再经第一气流通道进入与喷头结构连接的罐体。如果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是采用单向阀,则进气由单向阀经第二气流通道和第一气流通道进入罐体内。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重合。由于第二气流通道到气粉混合通道的直径骤减,导致在第二气流通道和气粉通道连接处形成负压,从而产生吸力,可以有进粉通道内吸粉进入气粉混合孔道,气体和粉末混合由气粉通道的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喷粉。在喷粉主体上设置各个通道实现喷洒,结构简单,利用各通道的直径差形成吸力。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气流通道的直径,第二气流通道的直径大于进粉通道的直径,第二气流通道的直径大于气粉混合通道的直径,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的直径为气粉混合通道直径的5 10倍。第一气流通道的直径最大,方便气流通道与罐体内的气流相通,实现快速排气,同时也保证了进气的迅速,第二气流通道根据喷头结构的整体设计,位于支撑面上,且第二气流通道穿过支撑面的直径方向,使得长度最大,保证气流的流通。气流通道的直径的递减,容易形成吸力,提高吸附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主体为塑料件一体注塑成型的。一体成型工艺简单,稳定性好,成本低。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与所述的进粉通道平行,所述的第二气流通道和气粉混合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与支撑面的直径重合,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垂直,第二气流通道与气粉通道通过圆锥面过渡连接,所述的气粉通道与所述的进粉通道多段圆弧面过渡连接。第一气流通道和进粉通道均与支撑面垂直,第一气流通道和气粉通道位于同一直线上,方便进气和出气出粉,并且减少粉末在通道内的残留。第二气流通道与气粉通道通过坡面过渡,气体流向直径逐渐缩小,容易形成吸力并使得气流容易集中。气粉通道与进粉通道通过圆弧面过渡,可以防止粉末残留和堵塞,同时增大粉末通过面,提高出粉效率, 使得出粉均勻。作为优选,所述的气粉通道的直径由气粉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相接处到气粉通道的开口端逐渐递增。气粉通道直径递增形成一个类似喇叭口形状,在出口处形成一个喷洒的效果,使得喷粉更为均勻,由于是吸力向外喷,粉末状物质形成喷射弧线,喷射的范围比较广,可以减少人为的喷粉后需要用手擦勻的缺点。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气流通道的长度为气粉通道长度的2 3倍,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的相交口位于第二气流通道的中部,所述的气粉通道和进粉通道的相交口位于气粉通道和第二气流通道的相交处。第二气流通道较长,方便气流走向,第一气流通道的出口位于第二气流通道的中部,方便布置,同时进粉通道开设在直径缩减处,能形成更好的形成吸力,提高吸附效果。一种安装有上述喷头的喷粉装置,所述的喷头主体通过连接部安装在喷粉罐上部,在所述的进粉管道上连接有吸管或者在第一气流通道上连接有气管,所述的喷粉罐内设有气流层,所述的气流层与所述的第一气流通道相连。喷粉罐为弹性材料制造的可变形的罐体,当喷粉罐正放使用时,在进粉管道上连接吸管,吸管伸入到罐体里的粉末内,在喷粉罐的上部空间内空出一块容纳空气,第一气流通道直接与喷粉罐上部的空气相同,当挤压罐体时,空气由第一气流通道流入第二气流通道,在第二气流通道与气粉通道交合的直径缩减处形成吸力,而进粉通道的开口正在此处,利用吸力将罐体内的粉末由罐体内吸入吸管,从气粉通道的出口处排出。当喷粉罐倒放使用时,进粉管道直接与罐体内的粉末相接触,在第一气流通道上连接气管,气管伸入罐体底部,由于粉罐倒置,在粉罐的底部要留有一定的空气容纳空间,当挤压罐体时,空气由气管经第一气流通道流入第二气流通道,并在第二气流通道与气粉通道交合的直径缩减处形成吸力,进粉通道产生的吸力将罐体内的粉末吸出。利用喷头直径变化产生的吸力对罐体内的粉末进行吸附,结构简单,并且形式多样,可以适用不同使用习惯的人群。作为优选,所述的吸管的一端与进粉管道通过进粉通道外壁凸起的环形坡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吸管的另一端距离所述的喷粉罐的内底面距离为广3mm。所述的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气流管道通过第一气流通道的内壁凸起的环形坡面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的气流层内。通过环形坡面进行可拆卸连接,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喷头主体与喷粉罐的连接可以采用卡接或者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喷头主体的连接部的外圆周表面均布有凹槽,在所述的喷粉罐的开口端的内壁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在喷头主体上设有瓶盖,所述的瓶盖的开口端的内壁设有卡接凸起,在所述的瓶罐的开口的外圆周表面设有与卡接凸起配合的卡槽。装拆方便,成型简单,充分利用塑料的弹性特点,扣合紧密。因此,本技术的一种喷头结构及安装该喷头结构的喷粉装置具备下述优点 利用各个通道直径的变化交错布置产生吸力,从而完成对罐体内的粉末的吸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特力喷雾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