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86306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02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包括将驱动器的一级太阳轮置于其中的制动器座,制动器座内设有交替排放的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动摩擦片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的花键轴间隙配合,一级太阳轮置于静摩擦片的中心孔内,静摩擦片的圆周外齿卡嵌于制动器座的固齿圈内;制动器座置于上方油缸座内,制动器座与油缸座构成液压油缸,制动器座与油缸座之间形成的环腔为液压油缸的油腔,油缸座上开设油孔连通油腔,活塞置于静摩擦片之上,活塞周边向下的裙部置于油腔内,顶压弹簧预紧在活塞与油缸座顶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制动方式为机械摩擦制动,直接刹住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制动性能更优越,更平稳。(*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内部结构,具体说是一种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正纷纷致力于开发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其回转驱动器由电动机驱动,液压挖掘机回转制动大多由回转驱动器上的液压控制阀组封闭液压油来实现, 不仅存在液压油缓慢泄漏问题,而且电动的回转驱动器完全不具有该制动功能。(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时快速刹死回转驱动器,启动时快速解除回转驱动器锁紧状态的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本技术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制动器座,回转驱动器的一级太阳轮同轴置于制动器座内,制动器座内设置摩擦片,所述摩擦片分为动摩擦片和静摩擦片,所述摩擦片按照自上而下一片静摩擦片,一片动摩擦片的交替排放顺序安装,动摩擦片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的花键轴间隙配合,一级太阳轮置于静摩擦片的中心孔内,静摩擦片的圆周外齿卡嵌于制动器座的固齿圈内,所述静摩擦片连接将其轴向移动压紧和放松于动摩擦片上的操控机构,通过操控机构的运动使静摩擦片与动摩擦片放松和压紧从而消除和产生摩擦力。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驻车时,操控机构与驻车动作联动,操纵静摩擦片压紧于动摩擦片上,制动机构处于闭式状态,静摩擦片与动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阻止动摩擦片转动,同时也阻止了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的转动,从而实现回转驱动器的回转制动(或驻车)。解除驻车即启动时,操控装置与启动动作联动,操纵静摩擦片放松对动摩擦片的压紧,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消除(或基本消除),制动机构处于开式状态,动摩擦片随同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无障碍转动,从而实现回转驱动器的回转工作状态。所述操控机构有多种方式,本技术介绍一种液压操控机构,该液压操控机构包括顶压弹簧和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置于顶压弹簧与静摩擦片之间,液压油缸泄压时(驻车)顶压弹簧通过活塞压紧静摩擦片于动摩擦片上,液压油缸充压时(启动)活塞推开顶压弹簧,解除静摩擦片对动摩擦片的压紧。所述制动器座上方设置油缸座,制动器座置于油缸座内,制动器座与油缸座构成所述液压油缸,制动器座与油缸座之间形成环腔,活塞置于静摩擦片之上,活塞周边向下的裙部置于环腔的上腔,顶压弹簧预紧在活塞与油缸座顶部之间,环腔的下腔为液压油缸的油腔,油缸座上开设油孔连通油腔。对应于油孔位置,于所述油缸座上安装延时阀,油孔通过延时阀连通液压油路。所述动摩擦片为3片,所述静摩擦片为4片。本技术的优点1、当挖掘机回转制动(或驻车)时,能克服挖掘机回转平台的转动惯性,起到立即刹车的作用。2、因制动方式为机械摩擦制动,直接刹住一级太阳轮及输入轴,制动性能比完全靠控制阀组封闭液压油的制动方式更优越,避免了液力冲击,制动更加平稳。3、当挖掘机在较大坡度上驻车时,起回转锁紧作用,有效地防止回转平台在挖掘臂重力作用下发生转动。4、完全避免了驻车过程中因液压油的缓慢泄漏导致回转平台的缓慢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号标识1、一级太阳轮;2、制动器座;3、动摩擦片;4、静摩擦片;5、固齿圈;6、 顶压弹簧;7、限位板;8、活塞;9、油缸座;10、延时阀;11、油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简要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以控制回转驱动器中一级太阳轮1的转动达到制动目的,为此设置制动器座2,一级太阳轮1同轴置于制动器座 2内孔中,制动器座2内孔中还设有3片动摩擦片3和4片静摩擦片4,按照自上而下一片静摩擦片4,一片动摩擦片3交替排放的顺序装配,静摩擦片4的中心孔套装一级太阳轮1, 静摩擦片4圆周外齿卡嵌于制动器座2的固齿圈5内,静摩擦片4被固定静止不动,动摩擦片3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1的花键轴间隙配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通过活塞8的上下运动来放松和压紧摩擦片来控制一级太阳轮1的转动,所述操控机构包括顶压弹簧6和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由油缸座9和制动器座2构成,油缸座9置于制动器座2上方,制动器座2同轴置于油缸座9内孔中,制动器座2与油缸座9之间形成环腔,液压油缸的活塞8置于制动器座2端面,其内圆处向下的凸部接触在静摩擦片4上,其外圆处向下的裙部处于环腔的上腔,而环腔的下腔为液压油缸的油腔11,油缸座9顶部均布有沉孔,沉孔内设置顶压弹簧6,顶压弹簧6顶压住活塞8, 如图1所示。 对应于油腔11位置,于油缸座9上开设出油孔并安装延时阀10,延时阀10连通油孔和液压油路,如图1所示。启动工作时,液压油通过延时阀10进入油腔11,液压油缸充压,油压推动活塞8向上运动克服顶压弹簧6向下的作用力,活塞8放松对静摩擦片4的压力,从而消除作用在动摩擦片3和动摩擦片4上的压紧力,两者间的摩擦力消失,动摩擦片3随一级太阳轮1及输入轴做无阻碍转动;为限制活塞8推动顶压弹簧6的行程,活塞8与油缸座9顶部之间设置限位板7,限位板7不超出顶压弹簧6的范围。制动(或驻车)时,液压油缸泄压,油腔11内的液压油从延时阀10泄出,油腔11 内油压消失,活塞8在顶压弹簧6的弹力作用下退回,压紧静摩擦片4于动摩擦片3上,使两者产生摩擦制动力,从而阻止一级太阳轮1及输入轴的转动。权利要求1.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驱动器的一级太阳轮(1)置于其中的制动器座O),制动器座O)内设有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为动摩擦片 (3)和静摩擦片G),动摩擦片(3)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1)的花键轴间隙配合,一级太阳轮(1)置于静摩擦片的中心孔内,静摩擦片的圆周外齿卡嵌于制动器座O)的固齿圈(5)内,所述动摩擦片(3)和静摩擦片(4)按照自上而下一片静摩擦片⑷,一片动摩擦片( 交替排放的顺序装配,所述静摩擦片(4)连接将其轴向移动压紧和放松于动摩擦片(3)上的操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机构包括顶压弹簧(6)和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活塞(8)置于顶压弹簧(6)与静摩擦片(4)之间,液压油缸泄压时顶压弹簧(6)通过活塞压(8)压紧静摩擦片(4)于动摩擦片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座(2)置于上方油缸座(9)内,制动器座(2)与油缸座(9)构成所述液压油缸,制动器座⑵与油缸座(9)之间形成环腔,活塞⑶置于静摩擦片⑷之上,活塞⑶ 周边向下的裙部置于环腔的上腔,顶压弹簧(6)预紧在活塞(8)与油缸座(9)顶部之间,环腔的下腔为液压油缸的油腔(11),油缸座(9)上开设油孔连通油腔(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座(9)上安装连通油孔与液压油路的延时阀(10)。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摩擦片⑶为3片,所述静摩擦片(4)为4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电混合动力挖掘机回转驱动器内置制动装置,包括将驱动器的一级太阳轮置于其中的制动器座,制动器座内设有交替排放的静摩擦片和动摩擦片,动摩擦片的花键孔与一级太阳轮的花键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善杰廖宏谊程燮丰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禾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