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8894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1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育苗播种设备,特别是一种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种子贮存器(1)、种子捕捉控制器(2)、握杆(3)、漏管(4)组成,种子捕捉控制器(2)在种子贮存器(1)的底部,漏管(4)在握杆(3)内,握杆(3)通过连接装置(12)与种子捕捉控制器(2)相连,漏管(4)和种子捕捉控制器(2)底部的种子漏孔(5)相连。利用种子捕捉控制器(2)手动控制种子进入漏管进行精确播种。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漏管防堵装置控制漏管的开启和闭合,避免了播种时播种器插入基质,基质进入漏管内部造成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苗播种设备,特别是一种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
技术介绍
苗盘育苗是蔬菜和花卉常用的育苗方式。目前,苗盘育苗过程中实现小圆粒种子快速播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使用电动气吸式播种器(多为韩国产)。原理是利用真空泵与吸盘连接,在吸盘表面形成负压,而将种子吸附在吸盘上。真空泵停止工作后负压消失,种子即掉落在苗盘内。该方法性能稳定,整盘播种效率高,一次可完成整个苗盘播种,适用于工厂化育苗等规模化育苗生产。缺点是必须使用电源,易坏,只能整盘播种导致播种方式灵活性差,播种完成后需对种子手工覆土,价格昂贵。二、使用错位穴盘育苗手动播种器。该播种器由排盒、刮种板、错位分种插板、定位器、托盘、种子导管、支柱、底盘、支脚组成。在播种时,将插板孔眼和托盘底板孔眼错位,待刮种板将种子刮留在插板孔眼以后,推动插板使其孔眼对准底板孔眼,种子通过导管流入穴盘穴眼。优点是整盘播种效率高,适用于规模化育苗生产,无须电源。缺点是稳定性差, 操作简便性差,播种方式不灵活,播种完成后需手工覆土,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播种设备播种精确度差、播种方式不灵活、 价格昂贵的缺点。( 二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方式灵活,无需电源,造价低廉的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该播种器由种子贮存器、种子捕捉控制器、握杆、漏管组成,种子捕捉控制器在种子贮存器的底部,漏管在握杆内,握杆通过连接装置与种子捕捉控制器相连,漏管和种子捕捉控制器底部的种子漏孔相连,其特征在于,种子捕捉控制器由底座、按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单粒种子限桥、连接装置、种子漏孔组成;按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单粒种子捕捉片、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单粒种子限桥和连接装置均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上有种子漏孔;单粒种子捕捉片上有种子捕捉孔,种子捕捉孔略大于单粒种子粒径,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上,可沿着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自由移动,捕捉片安装柄或按柄与底座之间装有复位机构A ;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与按柄连接;在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路径上安装有单粒种子限桥,种子漏孔在单粒种子限桥下方;漏管的上端入口位于种子漏孔的下方。当按压按柄时,带动单粒种子捕捉片沿着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前行,贮存器内的圆粒种子便进入捕捉孔内。单粒种子捕捉片带着捕捉孔内的圆粒种子继续向前移动至单粒种子限桥,单粒种子限桥对捕捉片滑道路径上的通行进行限制,使只有在捕捉孔内的圆粒种子可以通过单粒种子限桥继续向前移动。当按柄按压到一定程度时,捕捉孔正好移动至种子漏孔上方,捕捉孔内的圆粒种子通过种子漏孔落入防堵漏管。松开按柄后,在复位机构 A的作用下,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带动单粒种子捕捉片和按柄回复原位置。上述漏管是防堵漏管,由漏管、复位机构B、卡环B、底片和压力感应针组成。漏管底部前细后粗,卡环B套在漏管底部,可上下移动,卡环下面连接有压力感应针;卡环B下还有底片,底片固定在握杆上,底片上有可供压力感应针穿过的小孔;复位机构B安装在卡环 B(17)和握杆(3)之间。播种时,预先将播种器插入基质。在此过程中,压力感应针最早接触基质受到向上压力,由于底片固定,感应针穿过底片带动与其连接的可活动卡环向上移动。而漏管头部前细后粗,卡环向上移动致漏管孔完全闭合。这样,保证了漏管在插入基质时是出于闭合状态的。待按压按柄,种子落入漏管时,播种器上提,感应针压力消失,复位机构B推动卡环下移,漏管孔恢复原来大小,种子即播入基质。从而保证了整个过程中基质不会进入漏管内部堵塞,避免了基质堵塞种子通道的问题。(三)有益效果目前国内工厂化蔬菜育苗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而本专利技术真正适用于现阶段国内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模式生产。另外,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人们对造型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个性化、独特化成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特色。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单粒播种控制,因此可按个人意图调整种子间距离、进行不同种子类型排列,以最终实现由不同植株构成图案或完成独特造型设计等。因此相对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小巧的特点,特别适合小范围、高精度播种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种子捕捉控制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单粒种子限桥工作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堵漏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堵漏管工作状态图;其中,1 贮存器;2 种子捕捉控制器;3 握杆;4 漏管;5 种子漏孔;6 底座;7 按柄;8 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9 单粒种子捕捉片;10 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1 单粒种子限桥;12 连接装置;13 种子捕捉孔;14 弹簧A ;15 卡环A ;16 漏管防堵装置;17 卡环B ;18 底片;19 压力感应针;20 弹簧B。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实施例中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的椭球形种子贮存器1的底部是一旋盖式的种子捕捉控制器2,种子捕捉控制器2通过带螺纹的连接装置12固定在握杆3上。种子捕捉器包括按柄7、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单粒种子捕捉片9、弹簧A14、卡环A15、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单粒种子限桥11、种子漏孔5。握杆3内的漏管4连接在上述的种子漏孔5上。单粒种子捕捉片9上有种子捕捉孔13,捕捉孔13上开口略小于下开口,上开口稍大于种子粒径最大值,深度大于一般种子粒径的1/2,以保证每次都有一粒并只会有一粒种子被捕捉孔13捕捉。单粒种子捕捉片9安装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上,并可沿着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自由移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与按柄7连接,卡环A15和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之间装有弹簧A14 ;单粒种子限桥11在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路径上,并覆盖了种子漏孔5。单粒种子限桥11为一中空的管道结构,在接近单粒种子捕捉片9的一端有开口, 开口处有一限高层,限高层距单粒种子捕捉片9的高度约为一般种子粒径的1/2。因为捕捉孔13的深度大于一般种子粒径的1/2,所以被捕捉孔13捕捉的单粒种子露出单粒种子捕捉片9的高度将小于一般种子粒径的1/2,所以可以顺利的通过单粒种子限桥11。并且限高层距单粒种子捕捉片9的高度不足以通过其他未被捕捉的种子,所以更加保证了每次直选取一颗种子的精确性。当按压按柄7时,带动单粒种子捕捉片9前行,而弹簧A14因受到卡环A15阻挡压缩。根据上述捕捉孔13大小的设置,贮存器1内只能有一粒圆粒种子在单粒种子捕捉片9 运动过程中进入捕捉孔13内。单粒种子捕捉片9继续前行进入单粒种子限桥11时,由于单粒种子限桥11与单粒种子捕捉片9之间的高度限制,结果只有捕捉孔13内的一粒种子通过单粒种子限桥11,其余种子被限桥阻隔。待按压到一定位置,捕捉孔13正好处于漏管 4上方,种子从种子漏孔5落下,进入漏管4进行播种。松开按柄7后,按柄7在弹簧A14弹力作用下,带动捕捉片返回原位置。为满足播种大小不同大小种子的需求,安装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上的单粒种子捕捉片9可以拆卸更换,单粒种子限桥11上限高层的高低可以调节。为防止播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由种子贮存器(1)、种子捕捉控制器O)、握杆(3)、漏管⑷组成,种子捕捉控制器⑵在种子贮存器⑴的底部,漏管⑷在握杆⑶内,握杆 (3)通过连接装置(1 与种子捕捉控制器( 相连,漏管(4)和种子捕捉控制器( 底部的种子漏孔( 相连,其特征在于,种子捕捉控制器O)由底座(6)、按柄(7)、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单粒种子捕捉片(9)、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单粒种子限桥(11)、连接装置(12)、种子漏孔( 组成;按柄(7)、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单粒种子捕捉片(9)、复位机构A、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单粒种子限桥(11)和连接装置(12) 均安装在底座(6)上,底座(6)上有种子漏孔(5);单粒种子捕捉片(9)上有种子捕捉孔 (13),种子捕捉孔(1 略大于单粒种子粒径,单粒种子捕捉片(9)安装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上,可沿着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自由移动,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或按柄(7)与底座(6)之间装有复位机构A ;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与按柄(7)连接;在单粒种子捕捉片滑道(10)路径上安装有单粒种子限桥(11),种子漏孔( 在单粒种子限桥 (11)下方;漏管的上端入口位于种子漏孔(5)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柄复位结构由弹簧A(14)和卡环A(K)组成,卡环A(K)固定在底座(6)上,弹簧A(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卡环A(14)和单粒种子捕捉片安装柄(8)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式小圆粒种子精量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粒种子限桥 (11)为一中空的管道结构,在接近单粒种子捕捉片的一端有开口,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