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开关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378253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30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按键开关的制造方法。将推部件(25)的键帽侧端部插入下模表面的推部件用下模凹部,以推部件(25)通过加强板(28)的板侧通孔的方式将加强板(28)放置在下模上,将推部件(25)的另一端插入设置在上模的下表面上的推部件用上模凹部,使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将含有与上模和下模不粘合却与推部件(25)粘合之成分的液状硅氧橡胶(27)注入型腔内,在规定温度下加压并保持规定时间后,开模,取出推部件(25)的轴向中间部分由硅氧橡胶(27)支撑在板侧通孔内的成形品,将键帽(26)的背面安装在成形品上推部件(25)的键帽侧端部。由此而简单且可靠地利用弹性部件一体成形推部件和加强板,使按键开关的耐久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等电子设备上所用。
技术介绍
至今一直在使用手表、手机等具有防水构造的电子设备。例如,专利文献1中那样的具有防水构造的电子设备上的按键开关具有固定构造部和被安装成能够进入该固定构造部且能够从该固定构造部出来的操作体。在该操作体上设置有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构造部滑动的滑动部和连接在该滑动部外侧且具有直径比滑动部更大的鼓出形状的操作头部。而且,还设置有被保持在操作头部的鼓出部分和固定构造部之间、环绕滑动部的筒状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该弹性部件包括与操作头部的鼓出部分的内表面抵接的第一抵接部、与固定构造部的与鼓出部分相向的部分抵接的第二抵接部以及与滑动部抵接的第三抵接部。专利文献1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02-352662号公报(第14页和图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就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按键开关而言,因为弹性部件和操作体不是一体,是分开的,所以组装性不好,而且为确保操作体的操作性不得不使弹性部件的厚度较薄。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因为每当操作操作体时,弹性部件被压缩的范围较大,所以弹性部件容易恶化。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弹性部件还会断裂,防水性能就会恶化。因此能够想到给弹性部件设置加强板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如果加强板和操作体 (推部件)使用的是不同的材料,那么要想在不使操作性恶化的情况下将加强板和操作体 (推部件)一体成形多数情况下都是很困难的。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简单且可靠地用弹性部件将推部件和加强板一体成形,在不导致按键开关的操作性恶化的情况下提高其耐久性。-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达成上述目的,在该专利技术中做到了 用含有与上模和下模不粘合却与推部件粘合之成分的弹性部件将推部件和加强板一体成形,并由加强板的通孔支撑推部件的中间部分。具体而言,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以一种为前提。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工序、推部件插入工序、加强板放置工序、合模工序、注入工序、成形工序以及组装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准备键帽(key-top)、安装在该键帽背面上的推部件以及具有比该推部件的外周还大的板侧通孔的加强板;在推部件插入工序中,将所述推部件的轴向一端插入下模表面的推部件用下模凹部中;在加强板放置工序中,以所述推部件通过所述加强板的板侧通孔的方式将所述加强板放置在所述下模上;在合模工序中,将所述推部件的另一端插入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下表面的推部件用上模凹部,使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在注入工序中,将具有与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不粘合却与所述推部件粘合之成分的弹性部件注入形成在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的型腔内;在所述注入工序之后,在成形工序中,在规定温度下加压并保持规定时间后开模,取出由所述弹性部件将所述推部件的轴向中间部分支撑在所述板侧通孔内而形成的成形品;在组装工序中,将所述键帽的背面安装在所述成形品上的推部件的一端。根据所述结构,在已将推部件插入下模中的状态下,让该推部件通过板侧通孔地将加强板放置在下模上,将含有与上模和下模不粘合却与推部件粘合之成分的弹性部件注入用下模和上模夹住推部件而形成的型腔内,一边保持模分离性,推部件一边可靠地与弹性部件粘合,推部件利用弹性部件与加强板上的板侧通孔精度良好地接合。通过将键帽安装在该推部件上,即能够很简单地制造出按键开关。而且,因为推部件的中间部分利用弹性部件与加强板的板侧通孔精度良好地接合,所以弹性部件就不是伴随着对推部件的操作而被压缩,而是伴随着对推部件的操作而弯曲。其结果是即使增加弹性部件的厚度,操作性也难以恶化。因此能够一边确保操作性一边使耐久性提高。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板的材料是金属,对该加强板施加了氮化处理。根据所述结构,通过对加强板施加氮化处理来在加强板的表面生成氮化保护膜, 加强板的强度提高,且化学性质稳定,耐腐蚀性提高。第三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对所述加强板施加了提高氮化处理后的表面和所述弹性部件的粘合性的涂底(primer)处理。根据所述结构,因为通过对氮化处理后的加强板的表面施加涂底处理,加强板和弹性部件就更加可靠地粘合在一起,所以按键开关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第四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推部件由热塑性树脂制成。在所述成形工序中,在所述推部件不熔化的温度下成形。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在所述推部件不熔化的温度下进行弹性部件的成形,所以推部件不会受热的影响而变形,而是能够与加强板一起与弹性部件一体成形。第五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第一方面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推部件由聚碳酸酯制成,所述弹性部件是在所述成形工序中与所述聚碳酸酯化学结合的硅氧橡胶。根据所述结构,通过用聚碳酸酯成形推部件,则与用金属成形推部件的情况相比, 被推部件推压的端子难以损伤。而且,因为弹性部件与聚碳酸酯可靠地化学结合,所以能够确保防水性和耐久性,脱件也更能容易。第六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到第五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推部件的一端和另一端呈外形逐渐缩小、断面为圆形的尖细形状。所述推部件用下模凹部和所述推部件用上模凹部中的至少一凹部内径在两处以上的位置上阶梯性变小且断面为圆形地凹陷,所述推部件的外周紧紧地顶在所述阶梯性变小的多个角部中的每一个角部而防止所述弹性部件流入。根据所述结构,因为推部件的外周被推部件用下模凹部或推部件用上模凹部的阶梯性变小的多个角部可靠地顶住,所以推部件在模内不会歪斜。因此,尺寸精度提高,操作性得以确保。而且,角部的存在消除了该推部件与模之间的间隙,所以弹性部件不会流到推部件的外周,在推部件的外周也就不会附着上很薄的保护膜,因此也就不会出现无用的毛刺。因此,减轻了毛刺处理的负担,且在将键帽安装在推部件的一端时毛刺不会成为障碍。第七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到第六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使所述推部件上与所述弹性部件粘合的粘合部位是一个在所述成形工序以前施加粗糙度处理的结构。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对推部件上的与弹性部件粘合的部分施加粗糙度处理,所以弹性部件的接触面积增加,弹性部件会更加可靠地与推部件粘合在一起。第八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到第七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在所述成形工序以前,在该成形工序的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对所述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事先在成形工序的所述规定温度以上的温度下对推部件进行热处理,则即使在成形时施加了热,也难以产生变形,成形后的尺寸就稳定。因此能够获得操作性良好的高质量按键开关。第九方面的专利技术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到第八方面任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和上模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利用上模的下表面上的推加强板的至少一对推杆保持为一定值。根据所述结构,因为加强板由上模下表面的推杆保持着不歪斜,所以推部件会精度良好地布置在板侧通孔内且弹性部件的厚度也一定。结果是,能够获得尺寸精度高、操作性好的按键开关。-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用含有与上模和下模不粘合却与推部件粘合之成分的弹性部件将推部件和加强板一体成形,并使加强板的板侧通孔与推部件的中间部分接合,则能够简单且可靠地一体成形按键开关,从而能够一边确保其操作性一边使其耐久性提尚。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实施方式的的流程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日向俊太铃木教郎福田启一宫村治明
申请(专利权)人: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