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集流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614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9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集流环呈类丁字型,包覆带与极带为一整体连接设计,包覆带垂直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正上方,呈外弯形,定位孔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中间处。该集流环简化了生产工序、易于极耳整理焊接、提高极耳焊接质量,同时解决了电芯与集流环牢固连接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集流环技术。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集流环一般多应用于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设计,比如直径38mm及以上圆柱形锂离子电池,用于连接极耳与极柱,其作用是导通电池内部极片与外部极柱间电流。现有锂离子电池集流环技术形状多为圆形(类似圆形水杯横截面平行截断的下半部分)和方形(类似方形纸壳横截面平行截断的下半部分)。锂离子电池组装时,集流环放置在电芯端部中心处,之后将分布在圆柱形电芯端部的极耳整理后固定在集流环边缘处,再采用激光焊接机将极耳与集流环焊接为一整体,同时集流环底部与极带一端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极带另一端焊接于锂离子电池极柱底部,通过极耳、集流环、极带及极柱的连接导通锂离子电池内部、外部电流。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极耳数目较多,十几至上百不等,并且杂乱排列,整理后无规则分布在集流环边缘处,上述技术存在焊接工序繁琐、生产效率较低、极耳焊接质量一致性差等问题。另外,极耳直接固定在集流环上,不够牢稳,电池在振动环境下使用时,极耳易被扯断,造成电池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锂离子电池集流环在电池生产工艺操作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化生产工序、易于极耳整理焊接、提高极耳焊接质量、电芯与集流环牢固连接的集流环技术。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集流环为一个类丁字型设计,包括极带、包覆带、定位孔,所述包覆带与极带为一整体连接设计,包覆带垂直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处正上方,呈外弯形,所述定位孔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中间处。本技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内部部件组装时,先将集流环放置在电芯端部中心处;极耳整理后放入包覆带夹空中,将2个包覆带左右两侧夹紧后,采用激光焊接机将包覆带与极耳焊接牢固;同时,将集流环丁字竖向端尾处焊接于极柱底部;电芯垫片凸出处在定位孔处穿出,使电芯与集流环的连接牢固;上述连接可完成电芯与集流环的牢固组装以及电芯内、外部电流的导通。本技术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和负极集流环设计,正极一般采用铝合金材料,负极一般采用铜质或者镍质材料。通常,材料整体厚度为0. 2-1. 2mm ;丁字竖向设计宽度为4-15mm,长度为20-100mm ;丁字横向设计宽度为4_20mm,长度为8_25mm ;包覆带长度为8-40mm,折弯后长度为4_20mm,包覆带高度为4_12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丁字型集流环及包覆带整体设计,对于丁字型设计部件,取代了现技术中集流环与极带焊接后部件,省略了焊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包覆带设计,在锂离子电池极耳整理、焊接工序操作时,将极耳整理后放入包覆带夹空中,只需焊接集流环左右包覆带两处,大大减少焊接了工序,提高了焊接效率,同时避免了多次焊接导致的焊接质量不一致的问题;而定位孔的设计,使电芯与集流环更牢固的连接,避免了电池在振动环境下使用时扯断极耳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为极带,2为包覆带,3为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本技术的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集流环呈类丁字型结构,包覆带 2与极带1为一整体连接设计,包覆带垂直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处正上方,呈外弯形, 定位孔3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中间处。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集流环,其特征是集流环呈类丁字型,包覆带(2)与极带(1)为一整体连接设计,包覆带垂直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处正上方,呈外弯形,定位孔C3)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中间处。2.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可以是锂离子电池正极集流环,也可以是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环。3.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材料整体厚度为0.2-1. 2mm。4.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丁字竖向设计宽度为4-15mm,长度为 20-100mm。5.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丁字横向设计宽度为4-20mm,长度为8_25mm。6.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包覆带长度为8-40mm,折弯后长度为4_20mm, 包覆带高度为4-12mm。7.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定位孔直径为0.2-1. 2mm。8.权利要求书1所述集流环,其特征是定位孔数目可为1-10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大容量圆柱形锂离子电池集流环呈类丁字型,包覆带与极带为一整体连接设计,包覆带垂直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正上方,呈外弯形,定位孔位于集流环丁字横向设计中间处。该集流环简化了生产工序、易于极耳整理焊接、提高极耳焊接质量,同时解决了电芯与集流环牢固连接的问题。文档编号H01M2/26GK202231084SQ20112028947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9日专利技术者叶张军, 吴志川, 张玉花, 梁文明 申请人:杭州海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川张玉花叶张军梁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海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