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式内拉床液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75947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9 06:04
上拉式内拉床液压系统,由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和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组成。在插装阀组与比例压力阀之间设置无泄漏电磁球阀,有一个监控油压的传感器;比例流量阀、第一溢流阀、插装阀组、比例压力阀、电磁球阀、压力传感器集中安装在主集成块上并通过集成块中的内部孔道按液压原理相互贯通;在第二电磁换向阀与移刀油缸之间设置了调节移刀速度的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节流阀;在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推料油缸之间设置了调节推料速度的单向节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比例流量阀和比例压力阀,实现拉削缸的无级变速,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减少设备体积,降低制作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床,具体涉及一种上拉式内拉床液压系统
技术介绍
拉床由于其加工的材质与工艺要求不同,需要液压系统能提供可调流量的控制手段以改变加工速度,而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节流阀、调速阀等调节元件,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调节精度不高,不利于自动化操作,由于采用了节流阀、调速阀等调节元件,造成系统发热高,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液压部件动作,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采用比例阀控制变量柱塞泵,按照实际工作所需功率输出能量,减少无用功,降低能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上拉式内拉床液压系统,由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和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组成。所述的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中,在插装阀组与比例压力阀之间设置无泄漏电磁球阀;有一个监控油压的传感器;比例流量阀、第一溢流阀、 插装阀组、比例压力阀、电磁球阀、压力传感器集中安装在主集成块上并通过集成块中的内部孔道按液压原理相互贯通;主集成块设置了用于连接压力表以反映系统油压与拉削驱动油压的测压口 ;主集成块的进油口通过液压管道与变量柱塞泵相连;变量柱塞泵的泄油口通过液压管道与风冷却器串接后与油箱相连;主集成块的出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拉削油缸的两腔相连,回油口则直接与油箱相连;所述的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在第二电磁换向阀与移刀油缸之间设置了调节移刀速度的液控单向阀和单向节流阀;在第三电磁换向阀与推料油缸之间设置了调节推料速度的单向节流阀;单向阀、第二溢流阀、第一电磁换向阀、第二电磁换向阀、第三电磁换向阀、液控单向阀、单向节流阀等液压阀集中安装在辅集成块上且通过集成块中的内部孔道按液压原理相互贯通,辅集成块设置了测压口用于连接压力表;辅集成块的进油口通过液压管道与辅助油泵相连;辅集成块的出油口通过液压管道分别与移刀油缸、夹刀油缸、推料油缸相连;回油口通过液压管道与过滤器串接后与油箱相连。所述的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与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共用油箱。本技术以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控制比例流量阀实时调节系统流量,精确地改变拉削油缸的运动速度,刀具不动,以拉削油缸驱动拉床工作台连同加工件向上运动,在比例流量阀对流量的精确控制下,使这一向上运动在开始端平稳加速,末了平稳减速,中间段恒速运动,使加工件获得合适而稳定的切削速度完成拉削,利用上拉立式拉床的特点,在拉削完成后利用拉床工作台的自重使拉削油缸下降复位。同时,用比例压力阀调整拉削油缸背压,保证拉削油缸能平稳下降而没有设备冲击,采用无泄漏电磁球阀防止内漏,保证拉床工作台能在任意位置悬停,减小非工作行程,将拉削油缸的驱动与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而夹刀、推料、移刀等辅助动作的驱动与控制作为另一独立的子系统,使拉削与其它辅助动作不会产生冲突。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来控制比例流量阀和比例压力阀,实现拉削缸的无级变速,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降低能耗,两个子系统共用一个油箱,减少设备体积,降低了制作成本,利用变量泵、比例流量阀、比例压力阀、设备自重等多个手段降低系统能耗,最大限度实现低碳环保,其中压力传感器可以监视拉刀寿命,掉电时比例流量阀关闭停止供油和电磁球阀关闭防止工作台下落,体现完整的安全措施。附图说明附图1为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附图2为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图中1-油箱;2-空气滤清器;3-液位控制器;4-液位指示器;5-主泵电机; 6-变量柱塞泵;7-风冷却器;8-比例流量阀;9-压力表;10-插装阀组;11-电磁球阀; 12-比例压力阀;13-压力传感器;14-压力表;15-拉削油缸;16-移刀油缸;17-夹刀油缸; 18-推料油缸;19-第一溢流阀;20-辅助油泵;21-辅泵电机;22-第二溢流阀;23-单向阀; 24-第一电磁换向阀;25-过滤器;26-单向节流阀;27-液控单向阀;28-第二电磁换向阀; 29-第三电磁换向阀;30-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图2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以对本技术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图1所示,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主泵电机5驱动变量柱塞泵6运转,液压油被变量柱塞泵6从油箱1中吸出并压入系统中,将电能转化为液压能。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比例流量阀8的开度大小,使进入拉削油缸的流量改变而达到调控拉削油缸运动速度的目的。第一溢流阀19限制系统最高工作压力,保证系统安全。风冷却器对发热油散热调节油温,压力表9反映系统油压力,便于人工监控。比例电磁铁YAl控制比例流量阀8的开口大小,使压入系统的液压油经比例流量阀8调节流量大小后进入拉削油缸15的有杆腔, 拉削油缸15驱动拉床工作台及被加工件向上由静止开始平稳加速运动,在接近刀具前达到恒定的拉削速度,并保持拉削速度完成拉削工作。拉削完成后,电磁铁YA4得电使电磁球阀11至开启位置,由比例电磁铁YA2控制的比例压力阀12依据工作台下落的平稳快速要求调定合适的背压曲线,使插装阀组10打开,拉削油缸15在拉床工作台及被加工件重力的作用下下行,由于有合适的背压存在,下行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使整个下行过程平稳,不至产生冲击而损坏设备。拉削油缸15的无杆腔与油箱1相通,液压油在拉削油缸15上行时被挤出油缸并回至油箱1,而在拉削油缸 15下行时又因无杆腔内负压而被吸入油缸无杆腔。压力表14显示拉削缸15有杆腔的压力值,用于人工监控拉削力。待机和工作台下行时比例电磁铁YAl失电,比例流量阀8为全关断模式,变量柱塞泵6将自动变量至输出流量接近为0,系统以极小能耗运行。电磁铁YA4失电使无泄漏球阀11处于关断状态,截断了插装阀组10的控制油路,使插装阀组10不能打开,实现拉削油缸15的任意位置悬停,既减小了拉削油缸的非工作行程,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防止因突然停电、动力源故障等意外情况发生时拉削油缸能悬停于当前位置,不会因自重下降而造成事故。由于拉削刀具的磨损会拉削驱动力的增大,所以在系统中设置了压力传感器13,通过对拉削缸驱动油压力的监控来反映拉削刀具的磨损程度。图2所示为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由辅泵电机21带动辅助油泵20运转, 将液压油从油箱1吸出并压入到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中,第二溢流阀22控制系统最高压力,单向阀23防止油液倒流损坏油泵;并接的两个第二电磁换向阀28及其控制的单向节流阀26、液控单向阀27,通过独立或同时动作,控制移刀油缸16的慢速或快速移动而驱动刀具移动。两个第三电磁换向阀29分别控制夹刀油缸17动作以夹紧刀具及推料油缸18 运动,完成装卸工件的动作。第一电磁换向阀24得电可使辅助子系统卸荷,使待机状态下能耗最低。过滤器25通过对流回油箱1的液压油进行过滤保持液压油的清洁度。压力表 30用于对辅助系统油压力进行人工监控。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与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共用油箱1,在油箱1中还设置了液位控制器3用于自动控制时监控油箱1内的油液量,液位指示器4用于直观显示油箱1内的油液量,空气滤清器2用于维持油箱1内的大气压并过滤空气中的杂质,维持液压油清洁。权利要求1.上拉式内拉床液压系统,由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和辅助动作驱动与控制子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削缸驱动与控制子系统中,在插装阀组与比例压力阀之间设置无泄漏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定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伦多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