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体混合搅拌的预混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7163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体混合搅拌的预混罐,在罐体上安装有电子秤等计量装置的搅拌装置,其搅拌机构和内循环机构在电气控制器的控制下同时工作,采用此方式拌和两种以上的液体可缩短混料时间,并使原料混合更均匀,而且明显提高混料效果,还可对料温进行必要的调整,尽快符合工艺要求,它可广泛应用于电冰箱工业,汽车工业,热水器工业,家具工业及建材工业等各种硬泡与软泡或自结皮发泡的生产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搅拌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液体混合搅拌的预混罐。目前,在聚氨脂等发泡工艺过程中,使两种以上液体混合的方法一般是采用将一定比例的各种液体混合到容器中,通过机械搅拌使之混合,操作不方便,混合时间长,且混合不均匀。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计量并混合搅拌的用于发泡工艺的液体混合搅拌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分别与电磁阀、电子秤、电机、料泵、电磁水阀和循环泵等相接的电气控制器,轴键配合的电机D和减速机JS通过联轴器与穿过罐体GT顶部或底部的搅拌器JB的搅拌杆伸出罐体端配合固接,罐体GT的上部设置有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的空气过滤器L,罐体GT的底部还安装有电子秤C,罐体GT外壁安装有水套T,由手动球阀SF2、循环泵B、热交换器R、背压阀BF及管道组成的罐体内液体循环机构的管道两端分别与罐体GT的底部混合料出口和罐体GT的上部循环液进孔相接,且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原料接口JK1通过管道经气动球阀PF1接罐体GT的原料进孔,原料接口JK2通过管道经气动球阀PF2接罐体GT的原料进孔,罐体GT的底部混合料出口通过管道经手动球阀SF2、循环泵B和气动球阀PF3接混合料出口QK,气源进口K1经气动联件PL分别接电磁阀DF1和气动球阀PF1、电磁阀DF2和气动球阀PF2、电磁阀DF3和气动球阀PF3,循环水进口K4通过水管经电磁水阀SF0、热交换器R内的曲管经水管G接罐体外壁的水套T,循环水出口K3通过水管接罐体GT外壁的水套T,取样口K2通过管道经球阀SF1接罐体GT内腔底部。搅拌器JB的搅拌杆上固轴安装有2-6层搅拌浆叶,罐体外侧壁上安装有液位显示器Y。罐体GT内腔壁上固装有2-6块条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档流板DB。循环泵B与气动球阀PF3之间或循环泵B与热交换器R之间安装有压力表A。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可通过电子秤自动计量原料的进量,在电气控制器的控制下使搅拌机构和内循环机构同时工作,采用此方式拌和两种以上的液体可缩短混料时间,并使原料混合更均匀,从而明显提高混料效果,且还可通过水套和热交换器可对料温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尽快符合工艺要求,它可广泛应用于电冰箱工业,汽车工业,热水器工业,家具工业及建材工业等各种硬泡与软泡或自结皮发泡的生产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由图1可知,本技术包括分别与电磁阀、电子秤、电机、料泵、电磁水阀和循环泵等相接的电气控制器,它可自动控制电磁阀、电子秤、电机、料泵、电磁水阀和循环泵等的工作,轴键配合的电机D和减速机JS通过联轴器与穿过罐体GT顶部的搅拌器JB的搅拌杆伸出罐体端配合固接,电机D和减速机JS也可安装在罐体GT的底部,罐体GT的上部设置有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的空气过滤器L,用于对进入罐体GT内腔的空气进行过滤;罐体GT的底部安装有电子秤C,用于对罐体的原料进行计量,并将信息反馈给电气控制器;罐体GT外壁安装有水套T和热交换器R,可用于对罐体GT内的液体进行散热或加温;由手动球阀SF2、循环泵B、热交换器R、背压阀BF及管道组成的罐体内液体循环机构的管道两端分别与罐体GT的底部混合料出口和罐体GT的上部循环液进孔相接,且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用于对罐体GT内的液体进行循环搅拌和进行温度控制;原料接口JK1通过管道经气动球阀PF1接罐体GT的原料进孔,原料接口JK2通过管道经气动球阀PF2接罐体GT的原料进孔,通过控制气动球阀PF1和气动球阀PF2的开或关来控制原料进料或停止进料;罐体GT的底部混合料出口通过管道经手动球阀SF2、循环泵B和气动球阀PF3接混合料出口QK,由于从循环泵B的泵出端分出两路管道,在混料过程中,由于气动球阀PF3关闭,则罐体内液体不能经气动球阀PF3从混合料出口QK流出,而只能经热交换器R和背压阀BF进行罐体内液体内循环,当放料时,开启了气动球阀PF3,由于循环管道中有背压阀BF,则罐体内液体会经压力较小气动球阀PF3从混合料出口QK流出进行放料;气源进口K1经气动联件PL分别接电磁阀DF1和气动球阀PF1、电磁阀DF2和气动球阀PF2、电磁阀DF3和气动球阀PF3,电气控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来控制气动球阀的开或关,从而控制原料的进或混合料的出;循环水进口K4通过水管经电磁水阀SF0、热交换器R内的曲管经水管G接罐体外壁的水套T,循环水出口K3通过水管接罐体GT外壁的水套T,热交换器R和水套T主要用来对料温进行调整,既可起到散热作用,也可用于加温;取样口K2通过管道经球阀SF1接罐体GT内腔底部,可通过开启球阀SF1来对罐体内原料进行取样。搅拌器JB的搅拌杆上固轴安装有2层搅拌浆叶,可通过电机驱动搅拌器转动使搅拌桨叶搅拌罐体GT内腔内的原料,罐体外侧壁上安装的液位显示器Y用于显示罐体内液位的高低。罐体内腔壁上固装有4块长条形的档流板DB,对罐体内旋转的原料液体起阻流转向作用,使原料液体的拌和更加均匀。在循环泵B与热交换器R之间安装的压力表A,主要用来测试管道内液体的压力。实施例1将POL料和R41B或F11原料进行混合的工作过程如下先上POL料,操作人员根据原料配比,在电气控制器的触摸式按键键盘了先将所配原料重量(如POL+R41B或F11)分别输入电气控制器,此时,电气控制器记忆并显示预置数值。再按电气控制器的上料按钮,启动料泵,使原料桶中的POL料从原料接口JK1经气控料阀PF1泵至罐体GT中,与电气控制器相接的电子秤C同时对上料重量进行计量并显示,直至预置重量时,电气控制器就会控制POL料泵停止工作,并启动R41B或F11原料泵,其计量和控制过程同POL料的上料方式的一样。当两种或多种原料上料完毕后,电气控制器就会控制系统自动转入混合搅拌,此时,搅拌机构和内循环机构同时工作,搅拌混料是通过装在罐体GT上的电机D和减速机JS驱动罐内双层搅拌浆叶搅拌器J3转动,搅拌原料,而内循环则是通过循环泵B将罐内原料从罐体GT底部混合料出口泵出,经热交换装置R再从罐体GT顶部循环液进孔回到罐体GT内腔中。以此两种方式同时进行搅拌和循环来实现拌和可缩短混料时间,并使原料混合更均匀,从而明显提高混料效果,且还可通过水套T和热交换器R对料温进行必要的调整,使之尽快符合工艺要求,且混料的时间可由操作人员根据工艺要求,通过控制台上的时间整定装置来调整,其时间整定装置可显示预置时间数。本技术的自动上料、搅拌、存料都是在电气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的,它能根据设定的料重将多种不同液体原料分别进行自动上料,当各种原料上料完毕之后能自动转入混料,当混料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完成混合后自动停止混料,它可广泛应用于电冰箱工业,汽车工业,热水器工业,家具工业及建材工业等各种硬泡与软泡或自结皮发泡的生产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液体混合搅拌的预混罐,它包括分别与电磁阀、电子秤、电机、料泵、电磁水阀和循环泵等相接的电气控制器和罐体GT,其特征是轴键配合的电机D和减速机JS通过联轴器与穿过罐体GT顶部或底部的搅拌器JB的搅拌杆伸出罐体端配合固接,罐体GT的上部设置有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的空气过滤器L,罐体GT的底部还安装有电子秤C,罐体GT外壁安装有水套T,由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体混合搅拌的预混罐,它包括分别与电磁阀、电子秤、电机、料泵、电磁水阀和循环泵等相接的电气控制器和罐体GT,其特征是:轴键配合的电机D和减速机JS通过联轴器与穿过罐体GT顶部或底部的搅拌器JB的搅拌杆伸出罐体端配合固接,罐体GT的上部设置有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的空气过滤器L,罐体GT的底部还安装有电子秤C,罐体GT外壁安装有水套T,由手动球阀SF2、循环泵B、热交换器R、背压阀BF及管道组成的罐体内液体循环机构的管道两端分别与罐体GT的底部混合料出口和罐体GT的上部循环液进孔相接,且与罐体GT的内腔相通,原料接口JK1通过管道经气动球阀PF1接罐体GT的原料进孔,原料接口JK2通过管道经气动球阀PF2接罐体GT的原料进孔,罐体GT的底部混合料出口通过管道经手动球阀SF2、循环泵B和气动球阀PF3接混合料出口QK,气源进口K1经气动联件PL分别接电磁阀DF1和气动球阀PF1、电磁阀DF2和气动球阀PF2、电磁阀DF3和气动球阀PF3,循环水进口K4通过水管经电磁水阀SF0、热交换器R内的曲管经水管G接罐体外壁的水套T,循环水出口K3通过水管接罐体GT外壁的水套T,取样口K2通过管道经球阀SF1接罐体GT内腔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剑张捷倪晓朱济南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市精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