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华乔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996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辊体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辊体的周向和轴向均交错分布凸刀和凹槽,凹槽的槽底及槽底所对应空腔主轴处开设通孔构成顶料杆孔,顶料杆由辊体的凹槽槽底插入并伸出顶料杆孔,空腔主轴的空腔内设有推动顶料杆的偏心顶料轴,辊体由滚刀环并排组合而成,每排滚刀环的周向为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凹槽的槽底开设通孔,相邻两排滚刀环上的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每排滚刀环依次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滚刀环封闭端的空腔主轴上设有固定滚刀环的定位盘,滚刀环的开放端通过锁紧螺母与空腔主轴螺纹配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滚刀环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利于维护与更换。(*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软金属滚压制粒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棍。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制造中所用的铅粉是将颗粒状铅块通过铅粉机制成粉状,颗粒状铅块的获取,传统工艺是将铅锭在熔铅炉内熔化后切割成颗粒状;这种熔化切割工艺不仅浪费大量能源,产生大量铅渣(氧化铅)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在此背景下,2008年西安启源机电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了在冷态直接将铅锭通过切片、滚压制成铅块颗粒的冷制粒机(CN 101306471B),从理论上分析,这种冷制粒机能较好地解决传统工艺中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但在对公开的冷制粒机技术剖析和实施过程中发现,其中的挤压辊的辊体加工难度太大,它的辊体是整体加工成型的,主要以电脉冲的方式加工,存在加工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的缺点,而且这种辊体不利于维修和更换,如果局部凸刀或凹槽损坏,需要更换整个辊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利于维护与更换的铅锭冷制粒机用挤压辊。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包括空腔主轴、辊体、顶料杆和顶料轴,辊体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辊体的周向和轴向均交错分布凸刀和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及槽底所对应空腔主轴处开设通孔构成顶料杆孔,所述顶料杆由辊体的凹槽槽底插入并伸出顶料杆孔,空腔主轴的空腔内设有推动顶料杆的偏心顶料轴,偏心顶料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并固定在制粒机的机架上,其特征是,所述辊体是由四排以上的滚刀环并排组合而成,所述每排滚刀环的周向为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凹槽的槽底开设通孔,相邻两排滚刀环上的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每排滚刀环依次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滚刀环封闭端的空腔主轴上设有固定滚刀环的定位盘,滚刀环的开放端通过锁紧螺母与空腔主轴螺纹配合固定。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主轴轴面的轴向开设有键槽,所述滚刀环的内环设有与所述空腔主轴轴面上键槽配合的平键。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空腔主轴上装配7排滚刀环,每排滚刀环的周向交错设置18个凸刀和18个凹槽,7排滚刀环并排设置构成126个凸刀、126个凹槽在轴向和周向均交错设置的辊体。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的辊体采用多排单独的滚刀环组合而成,通过键配合及定位盘、锁紧螺母固定在空腔主轴上,单独的滚刀环采用线切割加工制作,比现有整体辊体电脉冲加工的难度小很多,加工周期及成本也大幅降低,经实际加工对比测试,同规格的辊体,采用本技术单独滚刀环独立加工后组装的加工周期是传统辊3体整体制作加工周期的1/12 1/15,加工难度和周期降低明显,加工成本随之降低;另外, 本技术中辊体采取拼装组合形式,利于维护与更换,如果局部凸刀或凹槽损坏,只需要更换相应的滚刀环,不用更换整个辊体,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产品轴测示意图;图3为滚刀环的主视图;图4为滚刀环装配在主轴上的纵向剖视图;图5为两个挤压辊对滚加工铅颗的工作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挤压辊由空腔主轴1、滚刀环2、锁紧螺母3、顶料杆4及偏心顶料轴5装配而成,7排单独的滚刀环2套装在空腔主轴1的外圆周面上,滚刀环 2封闭端(即第一排套装在空腔主轴上滚刀环的一端)的空腔主轴上设有定位盘6,有于限制并固定滚刀环2的封闭端,滚刀环的开放端(即最后一排套装在空腔主轴上滚刀环的一端) 通过锁紧螺母3与空腔主轴1螺纹配合固定,空腔主轴1轴面的轴向开设有键槽7,结合图 3所示,滚刀环2的内环设有与键槽7配合的平键8,相邻滚刀环2内环上的平键8错一个槽位,使装配好的相邻滚刀环2轴向的凸刀9与凹槽10交错设置,每排滚刀环2的周向交错设置18个凸刀和18个凹槽,7排滚刀环并排设置构成126个凸刀、126个凹槽在轴向和周向均交错设置的辊体;结合图4所示,滚刀环2的周向为凸刀9与凹槽10交错设置,凹槽 10的槽底开设通孔,空腔主轴1上与凹槽槽底通孔对应处开设通孔,凹槽10槽底通孔与空腔主轴1上对应通孔构成顶料杆孔11,顶料杆4由凹槽10槽底插入并向内伸出顶料杆孔 11,空腔主轴1的空腔内设有推动顶料杆4的偏心顶料轴5,偏心顶料轴5的两端通过带座轴承支撑并固定在制粒机的机架上,偏心顶料轴5的固定方式为现有技术,故图中省略。如图5所示,进行铅颗加工时,两个挤压辊相对设置并在动力带动下同步对滚,两个挤压辊圆周面上的凸刀与凹槽是相对设置的,铅片经过两个挤压辊接触面时,一个挤压辊上的凸刀将铅片滚切成颗粒并挤入另一个挤压辊上对应的凹槽内,挤压辊转动过程中, 空腔主轴空腔内的偏心顶料轴将顶料杆向外推动,顶料杆将凹槽内的铅颗顶出,完成冷态制粒。上述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和实施要点,并非是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及等效结构变换或修饰,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包括空腔主轴、辊体、顶料杆和顶料轴,辊体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辊体的周向和轴向均交错分布凸刀和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底及槽底所对应空腔主轴处开设通孔构成顶料杆孔,所述顶料杆由辊体的凹槽槽底插入并伸出顶料杆孔,空腔主轴的空腔内设有推动顶料杆的偏心顶料轴,偏心顶料轴的两端通过轴承支撑并固定在制粒机的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体是由四排以上的滚刀环并排组合而成,所述每排滚刀环的周向为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凹槽的槽底开设通孔,相邻两排滚刀环上的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每排滚刀环依次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滚刀环封闭端的空腔主轴上设有固定滚刀环的定位盘,滚刀环的开放端通过锁紧螺母与空腔主轴螺纹配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主轴轴面的轴向开设有键槽,所述滚刀环的内环设有与所述空腔主轴轴面上键槽配合的平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主轴上装配7排滚刀环,每排滚刀环的周向交错设置18个凸刀和18个凹槽,7排滚刀环并排设置构成126个凸刀、126个凹槽在轴向和周向均交错设置的辊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铅锭冷制粒机的挤压辊,辊体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辊体的周向和轴向均交错分布凸刀和凹槽,凹槽的槽底及槽底所对应空腔主轴处开设通孔构成顶料杆孔,顶料杆由辊体的凹槽槽底插入并伸出顶料杆孔,空腔主轴的空腔内设有推动顶料杆的偏心顶料轴,辊体由滚刀环并排组合而成,每排滚刀环的周向为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凹槽的槽底开设通孔,相邻两排滚刀环上的凸刀与凹槽交错设置,每排滚刀环依次套装在空腔主轴的外圆周面上,滚刀环封闭端的空腔主轴上设有固定滚刀环的定位盘,滚刀环的开放端通过锁紧螺母与空腔主轴螺纹配合固定,本技术中的滚刀环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利于维护与更换。文档编号B22F9/04GK202224656SQ20112034136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3日专利技术者余华乔 申请人:余华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华乔
申请(专利权)人:余华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