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包含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壳体内的共杆、一对形成于共杆两端的凸轮面、一对从动件,及一对脚垫。该对凸轮面相对该共杆呈对称,该对从动件一端抵于凸轮面、另一端穿出壳体供该对脚垫安装,藉由驱动该共杆往复滑移,使该共杆通过该对凸轮面来推抵该对从动件,该对从动件进而带动该对脚垫同步调整距离,也就是说,当其中一脚垫与该壳体间的距离变短时,另一脚垫的距离则相对变长,藉此,同步且便利地达到调整投影机倾角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投影机,特别是一种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
技术介绍
架设投影机时需视环境条件、架设位置等等的差异,来调整投影影像的高低与左右倾角,来让使用者观赏到最恰当的影像。如中国台湾专利第528916号所揭露的一种倾角调整机构,是于投影机壳体前方设置各自独立的调整螺丝,来调整投影机投影影像的倾角,而中国台湾专利第1250369号所揭露的一种调整机构,同样属于各个支脚独立调整。由于前揭专利皆属于各个支脚互相独立,因此在调整时必须反复、轮流调整各个支脚,才能将投影影像调整至最恰当的影像,在调整作业上相当不便利,因此,一种可以同步调整的倾角调整机构为目前市场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投影机的调整机构需要独立调整各个支脚的缺陷,提供一种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使调整作业更加便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 适用于安装在投影机的壳体,该倾角调整机构包含共杆、一对凸轮面、一对从动件,及一对脚垫。该共杆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该壳体内,该对凸轮面分别形成于该共杆的两端,相对该共杆呈对称,该对从动件一端分别抵于该对凸轮面,另一端分别穿出该壳体,该对脚垫位于该壳体外且分别安装于该对从动件上。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藉由该共杆往复滑移,使该共杆通过该对凸轮面来推抵该对从动件,该对从动件进而带动该对脚垫同步调整距离,也就是其中一脚垫与该壳体间的距离变短时,另一脚垫的距离则相对变长,同步且便利地达到调整投影机倾角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外观前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2是立体分解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共杆、一对凸轮面、一对从动件、一对脚垫及驱动单元;图3是剖面后视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件组配位置;图4是动作示意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驱动齿轮带动该共杆滑移;图5是动作示意图,说明本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该驱动齿轮朝另一个方向滑移;图6是剖面后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图7是剖面后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图8是剖面后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及图9是剖面后视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数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在本专利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适用于安装在投影机的壳体1,该倾角调整机构包含共杆2、一对凸轮面3、一对从动件4、一对脚垫5, 及驱动单元6。该共杆2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该壳体1内,通过该驱动单元6驱动该共杆2沿着自身轴向方向滑移。该对凸轮面3分别一体成型地形成于该共杆2的两端,且该对凸轮面3相对该共杆2呈对称,在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对凸轮面3各为斜面,且朝远离该共杆2的方向向下倾斜,在其它变化例中,该对凸轮面3亦可为圆弧面。该对从动件4 一端分别抵于该对凸轮面3,另一端则分别穿出该壳体1,该对脚垫5 位于该壳体1外且分别安装于该对从动件4上。其中,该对从动件4分别包括向下抵于该凸轮面3的滚轮41、穿过该壳体1以连接该滚轮41与脚垫5的立杆42,及安装套设于该立杆42上的弹性体43。该凸轮面3位于该滚轮41下方,该弹性体43为压缩弹簧,该弹性体43 —端抵于该壳体1底面,另一端抵于该脚垫5上,该弹性体43的弹性回复力使得该滚轮41恒向下抵于该凸轮面3上。该驱动单元6包括形成于该共杆2上的齿条60、与该齿条60啮合的驱动齿轮61、 插置于该驱动齿轮61圆心的D字型轴杆62、连接该轴杆62的旋钮63,及对应该旋钮63形成于该壳体1上的刻度表64,该齿条60与共杆2 —体成型,该驱动齿轮61通过该齿条60 驱动该共杆2。参阅图4与图5,使用者施力旋转该旋钮63,通过该轴杆62使该驱动齿轮61转动, 进而通过该齿条60带动该共杆2滑移,该共杆2滑移时,其中凸轮面3会将对应的滚轮41 向上推抵并压缩该弹性体43,而另一滚轮41则同步降低高度,该对从动件4带动该对脚垫 5同步调整距离,也就是当其中一脚垫5与该壳体1间的距离变短时,另一脚垫5与该壳体 1间的距离则相对变长,同步且便利地达到调整倾角的功效。如图4所示,该驱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时,该对脚垫5升降趋势为左低右高,进而带动该壳体1呈左低右高,如图5所示,当该驱动齿轮61逆时针转动时该壳体1则呈左高右低。参阅图6,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是利用电动驱动方式取代手动驱动方式,在本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同样包括该齿条60与驱动齿轮61,另外还包含驱动该驱动齿轮61转动的马达65,及两个电连接该马达65的按钮66。使用者按压这些按钮66通过该马达65来带动该对脚垫5同步调整距离。此外, 也可以使用遥控方式控制该马达65 (图未示)。4参阅图7,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还包括啮合于该驱动齿轮61与该齿条60间的惰轮67。通过该惰轮67,来改变旋转该驱动齿轮61时, 该对脚垫5升降的趋势,也就是当该驱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时,该壳体1呈左高右低,与图 4趋势相反。参阅图8,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对凸轮面3朝远离该共杆2的方向向上倾斜,也就是在本第四较佳实施例中,该对凸轮面3的倾斜方向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反,藉此,来改变旋转该驱动齿轮61时,该对脚垫5升降的趋势,也就是当该驱动齿轮61顺时针转动时,该壳体1呈左高右低,与图4趋势相反。参阅图9,本专利技术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的第五较佳实施例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构件与组装方式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五较佳实施例中,该驱动单元6包括开设于该壳体1上的长槽68,及安装于该共杆2上并凸出于该长槽68外的拨杆69,使用者通过拨动该拨杆69在该长槽68中滑移,进而带动该共杆2往复移动。此外,在本第五较佳实施例中,该对凸轮面3位于该对滚轮41上方,且该对弹性体 43设于该壳体1内部,并位于该壳体1与滚轮41间,使该滚轮41恒向上抵于该凸轮面3。综上所述,藉由该驱动单元6来带动该共杆2往复滑移,使该共杆2通过该对凸轮面3来推抵该对从动件4,使得该对从动件4带动该对脚垫5同步调整距离,也就是其中一脚垫5与该壳体1间的距离变短时,另一脚垫5的距离则相对变长,同步且便利地达到调整投影机倾角的功效,故确实能达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及专利技术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投影机的倾角调整机构,适用于安装在投影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倾角调整机构包含共杆,可往复移动地安装于该壳体内;一对凸轮面,分别形成于该共杆的两端,相对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盈瑞,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