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钟泰专利>正文

保育辅助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6452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辅助保育的保育辅助器械。尤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保育辅助器械,包括:上身支撑部,用于支撑婴幼儿上身;下身支撑部,用于以张开腿的状态支撑婴幼儿下身;支撑台,连接所述上身支撑部和下身支撑部,使婴幼儿以张开腿的姿势站立后,进行更换尿布、换衣服或者清洗臀部等,可便利地进行保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辅助保育的保育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为止,给婴幼儿换尿布时,通常是使婴幼儿平躺在地面的状态下换尿布。但是,婴幼儿以平躺的状态换尿布时,婴幼儿经常晃动四肢,需要将腿抓住,再将臀部提上来给其更换尿布,因此,排泄物流向腰部或者泄露至尿布外部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更换尿布的人要一手抓住婴幼儿的身体一部分来更换尿布,因此两手不自由,使得更换尿布更为困难。如上所述,不仅在更换尿布,而且在给婴幼儿脱去或者穿上下衣、给婴幼儿清洗下身时、开始学走路时、喂养婴儿辅食等操作的多种情况下,需要可以给保育提供帮助的方案。专利技术的详细说明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使婴幼儿以张开双腿的姿势站立的保育辅助器械。技术方案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包括上身支撑部,用于支撑婴幼儿的上身;下身支撑部,用于在婴幼儿张开腿的状态下支撑婴幼儿的下身;支撑台,用于连接所述上身支撑部和下身支撑部。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上身支撑部包括一对扶手,所述扶手相互间隔预定距离,以能够分别插入至婴幼儿两侧腋下。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扶手的与支撑台反方向的末端向上弯曲形成。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扶手的至少一部分是向下侧凸出的曲线形状。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一对扶手向彼此弯曲形成,以环绕置于之间的婴幼儿。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在于,所述上身支撑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一对扶手和所述支撑台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使所述一对扶手从所述支撑台间隔预定距1 O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上身支撑部与所述支撑台可拆卸地纟口口。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下身支撑部包括一对落脚部,所述一对落脚部相互间隔预定距离而用于以张开腿的状态支撑婴幼儿,可以分别插入婴幼儿的脚。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一对落脚部由槽形成,所述槽形成于连接于所述支撑台的托架上。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下身支撑部底面具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件。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支撑台可以调整高度。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还包括夹子,所述夹子安装于所述支撑台和上身支撑部中至少一个上。根据所述的保育辅助器械,其特点在于,所述夹子可移动地设置,从而使其插入到所述上身支撑部或者所述支撑台内部,或者从所述上身支撑部或者所述支撑台凸出。专利技术功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育辅助器械,可以支撑婴幼儿以张开腿的姿势站立。由此,可以在更换尿布或者衣服、清洗臀部等时,照顾婴儿的人无需抓住婴幼儿,可以自如使用双手。并且,婴幼儿不会因为不想躺下而挣扎,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保育。并且,更换尿布或者清洗臀部时,可以防止排泄物流向腰部,可更加卫生地进行保育。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育辅助器械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A,部分扩大图;图4是图1的平面图;图5是图1的底面图;图6是示出图1调整高度的一个实施例立体图;图7是图6的部分剖开侧面图;图8、图9是示出夹子单键方式的工作示意部分剖开侧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保育辅助器械,可以包括上身支撑部10,支撑婴幼儿2 的上身;下身支撑部20,以婴幼儿2张开腿的姿势支撑婴幼儿2的下身;支撑台30,用于连接上身支撑部10和下身支撑部20。所述上身支撑部10只要能够支撑婴幼儿2的上身,任何结构均无妨。但,优选的是,包括一对扶手12,所述扶手12相互间隔预定距离以便能够分别插入至婴幼儿2的两侧腋下。即,婴幼儿2由一对扶手12来支撑上身,以简单的结构确保婴幼儿2不晃动上身地把持婴幼儿2。并且,一对扶手12并没有整体环绕婴幼儿2,因此,婴幼儿2不觉得束缚自己,在没有反感的状态下舒服地依靠着。并且,在一对扶手12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地活动,因此,不会压迫婴幼儿2,便于将婴幼儿放置或者从本专利技术的保育辅助器械中移开。尤其,如图1以及图2的‘箭头B’,扶手12中与支撑台30相反方向的末端12A向上侧弯曲形成。由此,婴幼儿2的上身可以挂于扶手12的末端12A,可以防止婴幼儿2的上身从一对扶手12之间的空间滑出。在此,比较优选的是,扶手12的至少一部分向下形成凸出的曲线形,从而能够使扶手12柔和地与婴幼儿2接触。并且,一对扶手12向如图4的‘箭头C’以及‘箭头D’所示的方向朝向彼此弯曲形成,以环绕在一对扶手12之间的婴幼儿2,可防止婴幼儿2从一对扶手12之间的空间滑出。在此,更加优选的是,扶手12互相朝向对方彼此弯曲成曲线状,使得扶手12与婴幼儿 2柔和地接触。另外,上身支撑部10还可以包括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形成于所述一对扶手 12和所述支撑台30之间,用于使所述一对扶手12从所述支撑台30间隔预定距离G。由此, 由一对扶手12和支撑台30之间的预定距离,可方便地确保婴幼儿2和支撑台30之间的空间。由此,照顾婴儿的人便于将手绕至婴幼儿的身后更换尿布4或者穿衣服、清洗臀部。并且,防止婴幼儿2的身体接触支撑台30,防止婴幼儿产生排斥感,更加有利于清洗。如上所述的上身支撑部10,与支撑台30可拆卸地结合而可以更换,以便于维修、 变更颜色、设计、尺寸等。在此,上身支撑部10无需因为与支撑台30可拆卸地结合而将其限定为特定结构,通过螺栓或者销缔结等方式可拆卸地结合两个部件是公知技术,因此省略对其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另外,下身支撑部20只要能够以张开腿的姿势支撑婴幼儿2的下身,任何结构均无妨。但是,下身支撑部20优选的是,包括一对落脚部22,所述落脚部22为了使婴幼儿 2的腿以张开的姿势支撑而相互间隔预定距离,分别插入婴幼儿2的脚,其具有结构简单、 易于将婴幼儿2的腿张开等优点。所述一对落脚部22,只要是能够插入婴幼儿2的脚,任何结构都无妨,优选的是, 由形成在连接于支撑台30下端的托架M的槽22A构成,以便放置于地面,其可以由简单结构形成。在此,托架M如图所示,大约为椭圆形,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四角形、圆形,或者为对应一对落脚部22而形成的两条“匚”型形状。上述下身支撑部20,可以形成排水口,便于婴幼儿清洗时所用水的排水以及干燥。另外,下身支撑部20的底面可以具有用于防滑的防滑部件沈。由此,由防滑部件 26提供下身支撑部20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本专利技术的保育辅助器械的滑动,由此,更加安全地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保育辅助器械。防滑部件沈可以起到通过摩擦力防止滑动的作用,可以使用任何材质和结构,例如,可以使用橡胶圈。另外,支撑台30用于连接身支撑部10和下身支撑部20为一体,上身支撑部10和下身支撑部20之间以一个柱状部件连接,或者上身支撑部10和下身支撑部20的各边缘部分以两个柱状部件连接等,具有多种实施方式。尤其,支撑台30可上下调整高度,婴幼儿2具有身高差异也可以根据身高进行调整而使用。在此,支撑台30的高度调节结构可以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如图所示,支撑台30与上身支撑部10、连接台上侧支撑台32以及下身支撑部20连接,包括通过螺栓36与上侧支撑台32可拆卸地结合的下身支撑台34,在上侧支撑台32和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钟泰
申请(专利权)人:金钟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