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戎静华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709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6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它包括瓶塞穿刺器,上输液管,滴斗,下输液管,防回血过滤膜,流量调节器,中空囊管,药液过滤器,外圆锥接头,细小输液管,静脉注射针。在滴斗上端设有设置喷嘴或开口孔或槽的输液滴入管,滴斗内设有上部具有开口孔或槽的排气管。防回血过滤膜设置在滴斗管高的2/3处到下输液管之间的位置上,使用药液过滤膜制作。中空囊管或外圆锥接头、或药液过滤器上安装防水空气过滤器或防水空气过滤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滴斗自动快速的排气,可防止输液滴尽后发生的回血现象,且可防止下输液管一旦进气后气体会进入静脉的现象,且可使滴斗具有持久观察滴速度功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
本技术涉及一次性使用医用输液器,尤其适用于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防回血输液器用自动排气方案,局限于在滴斗壁上,或在滴斗盖上开个口子,再在口子上安装一片防水空气过滤膜或一个设有防水空气过滤膜和密封塞子的排气装置。这样的设计虽然可以实现滴斗自动且非常快速的排气,但是还存在着如下的缺陷。1、 操作不够简单。防回血输液器的滴斗壁或滴斗盖在装上带防水空气过滤膜、密封塞子的排气装置后,在接入新输液瓶时,每次在排气时总需要打开密封塞,在排气结束后还需要关闭密封塞。2、容易使滴斗丧失持续观察滴速的功能。只在防回血滴斗上安装一片防水空气过滤膜的输液器,如果使用时滴斗出现晃动或倾斜,防水空气过滤膜就容易暴露在液面之上使滴斗又自动开始排气,直到滴斗内上漫的输液将防水空气滤膜淹没为止。排气会使滴斗内输液水位上升,输液水位上升到一定的限度将使滴斗无法观察滴速。这将给治疗过程带来不便,也不符合输液器的国家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它可以克服上述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在使用中的不足,使输液器的操作更加方便,安全。本技术包括瓶塞穿刺器,上输液管,滴斗,输液滴入管,防回血过滤膜,排气管,下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外圆锥接头,细小输液管,静脉注射针,其特征是1、输液滴入管连接在滴斗的上端,在输液滴入管上设有一个以上的喷嘴、或开口孔、或开口槽;2、在滴斗腔内设有一个上部开有一个以上的开口孔或开口槽的排气管,排气管和滴斗相接;3、防回血过滤膜由输液器用药液过滤膜制成,安装位置位于滴斗管高的三分之二处到下输液管的上部之间;4、在下输液管和外圆锥接头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一个中空囊管,或在外圆锥接头的罩壳上装有防水空气过滤膜或防水空气过滤器,或在外圆锥接头的上端连接一个带防水空气过滤膜的药液过滤器;5、滴斗由两个以上的部分拼装制成。作为优选滴斗顶部设有滴斗盖或滴斗底部设有滴斗托。进一步优选输液滴入管连接在滴斗上端的颈部。进一步优选排气管使用塑料材料制作,排气管上端的开口孔或开口槽位于滴斗管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排气管的中轴线和滴斗的中轴线相吻合。进一步优选在排气管上端安装一块板。进一步优选防回血过滤膜设置在滴斗内,它和滴斗相接或和排气管相接。进一步优选防回血过滤膜设置在滴斗和下输液管的交接处,安装防回血过滤膜的中空壳体和滴斗相接或和从滴斗下端延伸出去的排气管的下部相接。进一步优选当在下输液管上设置一个中空囊管时,在中空囊管上安装防水空气过滤膜或防水空气过滤器。进一步优选输液管使用塑料材料或硅胶材料制作,滴斗使用塑料材料制作。进一步优选在滴斗上端到外圆锥接头之间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加药管。进一步优选在输液器的输液管上加入避光色或使用避光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自动排气。输液器接通输液瓶后,输液受重力作用落在滴斗底部,因为滴斗排气管上部的开口孔或开口槽位于滴斗管高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之间,又因为排气管的下部和滴斗相接,所以吸入到滴斗内的输液就只能在滴斗下部和排气管相接的位置之上的部位内越积越多。因为空气位于液体之上,因此空气逐渐随输液面的上升而被挤压进排气管上部的开口孔或槽,穿过防回血过滤膜进入到下输液管。当输液漫到排气管上部的开口孔或开口槽的位置之后,滴斗就自动结束排气。2、防止回血的发生。 当输液滴尽后,防回血过滤膜上的过滤孔内吸附满了液体,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它和防回血过滤膜融为一体,令防回血过滤膜具有可以隔阻空气通过的性能,从而避免空气进入下输液管,防止了回血的发生。3、避免空气进入人体,造成血栓。输液滴尽后,防回血过滤膜到排气管的开口孔或槽之间如果存在一段距离的话就会在那个部位存沾满空气,换接新的输液瓶后,这部分空气会随下输的输液进入下输液管。此外当防回血过滤膜受到强力弹击或大的震动时会使过滤膜孔中吸附着的液体被弹出,这样会使防回血过滤膜丧失隔阻空气的性能,而使下输液管进气。当下输液管进气后,中空囊管上或外圆锥接头上装有的防水空气过滤器或防水空气过滤膜就会把进入下输液管内的空气全部排走,或当中空囊管上没有安装防水空气过滤膜或防水空气过滤器时,空气进入中空囊管后可以使其停留在囊管的上部,而不会继续向下输,所以本技术可避免空气因此而进入静脉,避免血栓的发生。4、具有持续观察滴速的功能。目前有的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只在滴斗上安装防水空气过滤膜,所以不具有密封排气通道的技术方案,使用时滴斗如果发生倾斜或晃动会使防水空气过滤膜暴露在输液液面之上而使滴斗继续排气,滴斗排气后就会造成滴斗内输液水位的上升,如果滴斗大角度晃动时,只需持续一、两秒钟,就会使滴斗丧失观察滴速的功能, 滴斗具有持续观察滴速的功能,是输液器国家标准中的一项,所以这是一个重要的缺陷。本技术中排气管上部的开口孔或槽的纵向位置设置在滴斗管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横向位置设置在滴斗的中轴线区域。排气完成后滴斗内输液体积已达到或超过滴斗体积的二分之一,如果发生晃动时,即使滴斗横置都不会使排气管上的开口孔或槽高于液面,所以不会导致大量的气体被排出滴斗而导致滴斗内输液水位明显上升而使滴斗丧失观察滴速的功能。5、使用方便。目前的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在排气装置上带密封塞的,每次在排气时须将该密封塞打开,在排气结束后将该密封塞塞上,使用不够方便,而本技术在接入输液瓶时滴斗就自动排气,输液,没有和排气有关的任何手工操作,使用时更加的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4图6是本技术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排气、防回血输液器,瓶塞穿刺器1连接上输液管2,上输液管2连接滴斗5。滴斗5上部设有硬塑料制作的滴斗盖5B。在滴斗盖5B的颈部装有一个由硬塑料制成的输液滴入管3。输液滴入管3的底端向下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开口孔3A 或开口槽3A。滴斗5内设排气管4,排气管4的中轴线和滴斗5的中轴线相吻合,排气管4 的上部,在位于滴斗5管高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的位置上侧向开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开口孔4A或开口槽4A。在排气管4的顶部装有一块圆形板4C,圆形板4C由塑料制作而成。在排气管4下部横向延伸形成一块环形平板4B,在该环形平板4B的外部边沿再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圆环柱体。该圆环柱体在滴斗5接近底板的位置和滴斗5的周壁相接。防回血过滤膜6使用加厚的普通药液过滤膜制作,在排气管4下部延伸形成的圆环柱体上设有一个环形体和防回血过滤膜6相接,安装防回血过滤膜6时采用超声或热合或胶合的方法使防回血过滤膜6紧密的贴合在该环形体上。该圆环柱体的高度要确保防回血过滤膜6和排气管4之间具有一个可以供气体、液体流动的间隙腔。在防回血过滤膜6和滴斗5底板之间也留有间隙腔。下输液管7和滴斗5下端的颈部相接,在下输液管7上安装一个流量调节器8,在流量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静华
申请(专利权)人:戎静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